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020-09-10赵嘉蹊

高考·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

赵嘉蹊

摘 要:创新思维能力是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内容,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为当前高中数学教学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在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对于高中数学教育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是当前的教学目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使学生能够拓展思维、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升,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型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由于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与推进,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已经获得了转变,然而,在现代高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学生的兴趣;(2)学生缺乏抽象思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和学习习惯;(3)教师和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过于重视结果,缺乏观察和实践;(4)教师和学生过于迷信教材和教参的权威性,缺乏质疑精神,难以进行创新。

从以上情况来看,高中数学教师仍需要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从而达到保持教学方法内容的先进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效果。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2016年以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而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就需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1)教师业务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2)教师和学生过于重视答案和成绩等结果,思维方法唯结果论,缺乏实验精神和创新精神;(3)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的实践训练,教师存在着教条主义思想[1]。

这些问题的存在,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既不利于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就必须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氛围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认识到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教学主体。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家访、平时成绩、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多各方面,对学生的状态做出综合评估,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为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条件,创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氛围[2]。

例如,教师可以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观察、详细分析,并得出学习结论和学习心得,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分工的方式,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以优秀生带后进生的方式,让后进生能够在同学的帮助下尽快跟上学习进度,并体会到参与学习的乐趣,让优秀生能够在小组活动中得到多项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还可以采用设计问题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二)采用提问的形式,提高数学教学的互动性

问题预设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观察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求解的教学方法。在问题创设到得出答案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训练机会,并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3]。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数学问题,并将学生分组,鼓励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进行大胆的猜想,进而为了证实猜想而进行小心求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需要调动一些可用资源,产生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在小组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不同的思维习惯和思维逻辑,能够不断碰撞出智慧火花,从而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变得趣味盎然,同时,互动性课堂还能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三)鼓励学生养成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实践精神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不断质疑权威,提出问题。只有不断提问,坚持求真,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实验精神,才能不断生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空间几何体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以下哪些属于空间几何体,哪些属于多面体?来引发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思考,学生在求证空间几何体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需要对图形进行观察、研究、抽象提取,在对多面体空间幾何体进行图形拆分时,学生可能会运用到过去所学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几何知识,而在对问题进行求证时,学生将经历不断推翻假设、证实假设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在不断经历这样的实践训练后,学生自然而然会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创新精神,进而培养出创造性思维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中数学教学应当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研究、探索的现代化教学课堂,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并能够灵活运用数学解题知识,从而在对知识的自主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中,学会质疑、学会逻辑思维、勇于创新,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并最终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雯.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1):68.

[2]罗培恩.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J].中外交流,2019,26(22):214-215.

[3]闻庆学.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案初探[J].中外交流,2019,26(23):221.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
对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