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思考

2020-09-10崔冠军

高考·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方法

崔冠军

摘 要:现如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紧跟时代潮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使语文课程的学习成果不仅仅体现学生当前学科的知识掌握上,更体现在学习能力加强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本文对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方法;

传统高中语文课堂往往存在枯燥、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的问题[1],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时代的教学要求。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创新教学理念,代入到新的教学方式中去,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转变教学观念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教学,其中贯穿着学生的整个人生过程,包括如何去学习,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事情,对于未来的规划等,甚至关系到文化对于下一代的传承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自身的角色,从知识的灌输者变成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习语文乃至其他学科的关键能力。思维能力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伊始能够独立地找到学习的切入点,从而进入学习之中.思维能力就是学习能力的基础[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有很多,信息化时代的多媒体教学就是很好的思维能力教学方法,通过视频,音乐,图片的展示,能够快速给学生营造出特定的情境,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直观的感官效果,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不会感到无力,更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比如学习关于描绘景色或者是描写艺术品的文章时,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展示,可以让学生先感受到实物的美,再通过实物的美去对比文章的美,从而可以更好地去理解文章。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教师将语文课变成了知识的罗列,课堂时间也被充满了。但是需要注意,单单是罗列知识和拓展知识是不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的,只有让学生懂得去探索究竟,才能提高思维能力水平。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学科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学生自我的语文知识积累有着密切联系。学习新的课程之前,需要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有基于这种了解,学生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如果学生对于所学课程不具有了解,教师还要抽取一部分课上时间帮助学生预习,那么课堂效率就很难得到保证了。所以,在学习课程之前,老师一定要引導学生加强课前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老师首先要有明确的引导目标,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然后要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并对于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监督检验。

四、审美教学

语文本身具有非常强烈的文化魅力,是一个需要审美能力去学习的学科。高中语文的教学需要将语文的魅力展现出来。教师需要通过教材的优秀文学作品,将审美的意识带给学生,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美。文章的具有语言,情感,结构,意境美等,要想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美,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五、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合作探究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讲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设置情景带入课程,合理设置学生分组讨论,围绕学习目标提供给学生讨论的问题,最后再加以指导点拨。这种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一部分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合作探究中,学生会加深课程印象,提高学习能力,在未来的课程中也能够举一反三。此外讨论中还能收获到许多老师教不到的知识,如团队协作,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长远来看合作探究学习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方式。

六、合理的教学评价

对于学生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这是教学评价当中最关键的一点。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学生的评价,老师教与学生的学都有了一个明确的导向,对于教学的目的,内容,方式和标准都有着极大的影响。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如年龄,性格,心理等)有更多的了解[3],学生通过老师的评价也能对自我有更直观更全面的认识,这对于教学活动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方面特点对症下药,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调整,并且对于不同的学生都能有针对性的方法去完善教学。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自己的了解,能够更加理解老师的要求,合理制定学习的目标。

七、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语文的学习不仅是对于学生知识的丰富,更是作为老师对于下一代的文化传承。高中语文所选课文里全部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所承载的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优秀文化和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传承这样的文化与精神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去做的。这种文化和精神很难通过其他的渠道汲取[4],只有通过对优秀文学的阅读,才能培养学生对于优秀文化的认同意识。这需要需要教师对教材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通过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优秀文化,看到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人的优秀品格,通过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自身参与进去,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加文化认同感。

结语: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社会背景下,良好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打下基础,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将其科学合理融入到教学改革实践中,促进教学改革的全面优化开展,为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晓敏.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实践[J].百科知识,2019,(27):43,66.

[2]冷富裕.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创新教学方法[J].数码设计(上),2019,(8):81-82.

[3]王珅.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创新教学方法探索[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9,(8):200.

[4]李建华.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外语文(上),2019,(8):96-97.

猜你喜欢

新课改高中语文方法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