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扬琴教学改革策略

2020-09-10翟琳娜田美晨

红豆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扬琴互联网+教学改革

翟琳娜 田美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影响逐渐延伸到了高校教育领域。扬琴是高等艺术类院校的教学方向之一,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于当下的教学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高校扬琴教学改革策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探讨,即丰富扬琴教学形式、细化扬琴教学内容、整合扬琴教学评价。

【关键词】互联网+;扬琴;教学改革

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中国扬琴也是世界三大扬琴体系之一,因此高校扬琴教学逐渐走进人们视野中,互联网的发展紧跟时代趋势,应用在高校扬琴教学改革中使其被赋予更多现实意义,尤其是在调整教学策略方面使其帮助扬琴艺术不断发扬光大。

一.丰富扬琴教学形式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就如平地惊雷,对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扬琴教学领域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助益。首先,扬琴教学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其教学形式得到了丰富。扬琴教学能通过互联网打破传统教学中“一教一学”的教学方式,比如说教师可以在学校的技术支持下制作扬琴课程软件或者网站帮助学生课后反复练习,也可以在上面给学生提供扬琴乐谱和相关演出视频,所有资源在线学习,不但解决了学生们课后练习无人看顾的问题,保证了高校学生扬琴学习的及时性、有效性,还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其次,互联网使得学生的扬琴学习场地扩大,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教师在新课标的改革基础上将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不但要培养学生学习扬琴,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自我提升,与此同时加大混合式教学和深度教学的所占比例,如此一来,学习场地的扩大和学习方式的改变这两者的结合是丰富扬琴教学形式的必经之路,一是加速了高校学生的扬琴理论学习和实践效率,二来则带动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此外,国外综合环境和国内扬琴教学呈相互辅助之势,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创作阶段都需要采取采风的形式以激发自己的灵感,而在互联网搭建线上平台则会节约许多不必要的运输、交通、时间成本,融合中西风格,为高校扬琴的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以期得到更多更高质量的扬琴作品。

二.细化扬琴教学内容

我国高校扬琴专业自开设以来年头并不长,但却在传统演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融会贯通形成一种新旧并济的艺术专业。因此,细化扬琴教学内容成为了“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策略之一,这种细化主要体现在通过高新技术对扬琴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和转换师生身份等两个方面。

所谓二度创作是指扬琴表演者对原本的作品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在不脱离其原有作品特色的同时增添更多个人色彩,以更好地展示该作品的情感和内涵。在扬琴学习的过程中,高校学生总是会不可避免的进行二度创作,尤其是在新时期的发展进程中,教师和学生对扬琴二度创作的重视超出以往,但创作并不能空穴来风,它还需借助更多手段,如录音工具、音乐制作类工具等将即时的扬琴创作保留或者将扬琴作品与其他形式的作品融合,促进了扬琴教学内容的精细化和创新向。在转换师生身份方面,教师要以学生为本,通过提高课堂的配置,深度挖掘学生需求,探求学生在扬琴学习上的优劣,提供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扬琴学习模式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而自己甘愿做一个资源的共享者和传播者,双方置换身份实现教学内容最大化。

三.整合扬琴教学评价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扬琴艺术也需要适应当下发展速度,促进多方实现扬琴学习方面的交流,以期整合扬琴教学评价,实现扬琴艺术与其他艺术共同融合的新态势。这种扬琴教学评价大抵可以分为实现教学音乐会的普及和完成学生艺术水平考级两种情况。

教学音乐会和专场音乐会无一例外都作为探查高校学生扬琴学习成果的检验报告,传统的评价方式更在乎学生的理论学术成果,如扬琴专业的论文发表和学期中、学期末的单一扬琴演奏等。但现如今这些评价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扬琴学习所需,互联网+背景下的扬琴学习需要教师率先打破惯性,使教學音乐会和专场音乐会成为评价常态。对教师来说,教学音乐会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其教学水平的高低优劣,而对于学生,教学音乐会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展示,是直接体现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否契合学习目标、教学进度的,包括其学习能力是否过关。这种音乐会可以将线上与线下进行联动,拓展听众范围,让更多人参与到扬琴教学和展示的环节中,助力扬琴教学。而学生的扬琴水平等级考试也是检验学习成果、整合教学评价的方式之一,考级并非是进入高级扬琴学习的敲门砖,也不是一味的抛弃高校学习的借口之一。相反,考级可以帮助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查缺补漏,并规范这种学习形式,帮助教师定制更专业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和教学内容,最终使学生学习贴合实际,扬琴艺术得到推广和宣传。

总而言之,互联网的出现使高校的扬琴单一化教学受到了冲击,在改革其教学策略方面,丰富扬琴教学形式、细化扬琴教学内容和整合扬琴教学评价都会对其有所助益,我们也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紧跟潮流趋势,不断完善优化扬琴教学策略,使这种传统民族乐器发挥它真正的光与热,并在国际音乐主流上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严文蕃,韩玉梅.新教学范式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 视野, 2016(10).

[2]丁永波,王春秋,乔良. “互联网+”视阈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探析[J]. 文化视野, 2016(01).

[3]张强. 论新课标背景下的高师扬琴教学改革[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11).

[4]翟琳娜. 论扬琴轮竹演奏技法中的手臂运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22).

项目名称:高校新媒体扬琴教学现状(201910232381),项目组主要成员:田美晨、杨丽君。

(齐齐哈尔大学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猜你喜欢

扬琴互联网+教学改革
浅析中国扬琴乐器改革历程
浅谈中国平均律扬琴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我的扬琴学习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