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品德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2020-09-10朱惠玲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6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朱惠玲

摘要:品德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虽然在中小学中有道德与法治学科等开展直接性的品德教育,但是品德教育还应当融入学科教学中,在不同的学科、不同视角中为学生认识和感知,辅助学生体验和建构。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开展品德教育,应当注重对学生美好品德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美好价值品质和完善的道德素养的建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本文就小学語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将品德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展开了研究和探索,并总结了几点可行有效的教学建议和措施,为本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品德教育;教学研究

引言: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所以,自教育产生依赖,教育便承载着传承文化、社会经验以及道德品质的多重作用。虽然在新课改教学理念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品德教育多年,但学科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却并未真正受到足够的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品德教育被一笔带过,多数教师还是依然以功利性的理念实施教学,因而导致学生的品德发展和认知水平并未实现同步。根据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品德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品德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研究

1.品德教育的融入缺乏启发性

良好道德品质的促成培养,应当是由学生自主获得、由学生情感和思想的主动建构生成而建构的,不应当单纯由教师的机械说教,而应当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向学生渗透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启发性的教学方式辅助学生感知良好道德品质的价值。但是,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所实施的品德教育却多是以说教的形式展开的,缺乏启发性,因而未能发挥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德育价值。

2.品德教育中缺乏情感介入

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情感教育作为基础和媒介。完备的道德品质培养,需要以情感作为动力催化和促成,才能辅助学生建构完善的道德品质。但是,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并未真正能融入到语文教学中用以催化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基于如上分析,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针对如上问题应用如下措施展开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催化学生的美好道德行为。

二、品德教育融入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研究

1.融入实际生活,培养道德情感

对学生开展品德教育、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辅助学生感知美好品德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生活化资源引入的方式辅助学生感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例如,在《我不是最弱小的》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德育目标的设置,应当是让学生认识到这世界中还有需要比自己弱小的人和物。所以,个体应当建立自信,并且要善于应用自己的力量、承担自己的责任去维护和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和物。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文章便给学生开拓建设了非常宽广的道德规范演绎空间。当教师问询学生有什么样的启发和感受时,学生可能想到要维护自己的弟弟妹妹,因为年幼的他们更需要别人的保护;也有学生表示,想要维护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动物,如流浪猫等;也有学生表示,花草也有生命,自己不能随意践踏等。所以,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文章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品德认知演绎空间,这一空间的拓展让学生的道德水准获得更高幅度的提升。

2.激发情感共鸣,增强道德感知

语文学科教学的优势在于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促使学生形成和作者相同的情感共鸣。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学生的情感共鸣开展品德教育。例如,在《我选我》这一篇文章中,学生阅读时能够体验到文章主人翁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在群体生活中主动毛遂自荐需要多大的勇气。在这种情感共鸣的背景下,主人翁说出的话语既表现了自己的自信,也陈述了自己想要为班级服务的想法。此时,在学生经历了对一整篇文章的阅读之后,其钦佩之情驱动着学生个体向主人翁学习,去重新认识勇敢和自信。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文章中的情感让学生升华了道德认知,更有助于催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开展启发教学,升华道德品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品德教育也应当遵循启发性原则,在教师开展的品德教育中引领学生主动思考和建构,才能促使学生主动生成关于生活智慧的思考和关于品德的感悟。对此,教师应当悉心设置启发性问题,促使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提升。例如,在《我要的是葫芦》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在帮助学生梳理了文章脉络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文章中,文章中的主人翁最后为什么没有获得葫芦?你能帮助他找到原因吗?在通过文章的学习后,学生很明确:文章中主人翁只是一味地追求好的结果,希望获得葫芦。所以,在葫芦藤蔓和叶子上长满了蚜虫后,葫芦藤开始变得枯黄,最终死亡。所以,文章是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丰富的哲学思想,结果和过程密不可分,不能只为追求结果而不顾过程。葫芦的果实和成长中的藤蔓叶子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叶子的凋亡直接导致了葫芦无法结果。在帮助学生认识了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有这种不顾过程而只追求结果的现象?你在生活中是否有出现过这种想法和行为?此时,也就有学生提出:为了获得老师的夸奖,选择抄袭答案或者用小猿搜题的方式获取问题的答案,为了追求好的成绩或老师的夸奖时,不顾学习的过程,最终也难以得学习成绩的提升。在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之后,学生受文章中案例或者思想哲理的启发,演绎思考文章时,其道德情感也就能驱动学生更加明确文章中的哲理和内涵,生活化资源也就起到了促进学生美好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成效。

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生活化资源的形式熏陶感染学生,可以通过利用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可以通过开展启发性教学升华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而促使学生的道德品质获得完备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文贞.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0(24):80-81.

[2]郭纾妤.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德育渗透探析[N].贵州民族报,2020-07-15(B03).

[3]苗雨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3):58-59.

[4]胡向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名师在线,2020(19):33-34.

(惠东县实验小学 广东惠东 516300)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