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研究

2020-09-10包燕杜爱燕张东梅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包燕 杜爱燕 张东梅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或者说是教学理念。大学中的每一门课程都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传授相关知识和培养相关能力,二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课程思政的提出更是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的思想政治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局限于思政课,而是要扩展到高校教育的其他学科,以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传统的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一般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而甚少关注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如若放任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分离,那么必将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助力国家金课建设。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引言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思政”构建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教学模式,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大学英语教学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策略,最后举例介绍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案例和课堂效果。

1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者有密切关系,核心内涵都是育人,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的要求,但又有不同的侧重。两者的本质联系主要体现在目标追求与功能任务一致,都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不同则体现在教学内容、课程特点及优势等方面。要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协同效应,增强育人合力。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立德树人,并且学校中的各门各类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都要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三观。“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学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实现立德树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对课程德育的政治提升,是高校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大学英语》这门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课,也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任,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時,也要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这也是大学英语体现思政功能的重要途径。在大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文化对比、信仰对比和价值对比等等,在对比中使学生获得“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2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一门的传统英语课程,目前“课程思政”的导向还不是那么明晰显著。这门公共课程的培养目标还未脱离其传统的培养大学目标,即还是以英语知识技能的提高为教学目标和核心。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不重视甚至没有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的意识,也缺乏对学生在思想意识领域的有意识地引导。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大学英语培养方案和目标在教师心目中根深蒂固,教学环节中,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以及学生为了继续深造而准备的各种考试占据左右了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因而,这种以考试为导向的学习目的以及教学过程方法都极大影响了“课程思政”的推行和实施。此外,大学英语教师也大多数习惯了语言知识的传授,在实际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中缺乏一种指导性强的理论或实施策略。即便是有些走在前列的大学英语教师,已经产生了在英语课程教学中要结合“课程思政”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意识,但也失之于浅层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无法真正有效地将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有机融合在一起。

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过程最优化方法

3.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法

将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两者的核心进行深度融合。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形式可以多元化,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将学生进行分组,采用基于一个主题的辩论赛或小组讨论等模式开展英语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可以让每位同学就高等校园内的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话题选出来,例如“勤工助学”对学生的益处,通过这些话题的英文表达呈现,来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辨能力。学生在讨论这些话题的同时,一方面会切身感受到父母们对自己多年的养育不易,从而在内心不断强化这种亲情观念,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理性地做好自己的学业和职业规划。此外,还可让学生结合中国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蔓延的大背景下,叙述中国政府的积极得力措施以及主动援助世界各国疫情的举措,展示出的中国的大国形象。学生通过这些话题的讨论,一定会切身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的自豪感,从而将英语语言知识的习得和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通为一体。

3.2课程思政活动设计

课程思政活动不一定是孤立在课程教学之外、专门进行思政教育的一项活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涉及思政教育的各个方面,完全可以在兼顾英语技能培养的同时,隐性地达到思政教育的具体目标。此外,可以基于教学内容进行深挖和延展,就与教材相关的某一思政教育内容组织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等,从而显性地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但是,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思政教育,都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地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使英语技能和思政教育融为一体,保证教学流程自然、深入,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3.3营造利于思政教育的课堂情境

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体现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来实现。教师可以通过构建面向“课程思政”的教学情境来开展课堂活动。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选择有明显价值观倾向和家国情怀的课文、听力和对话练习资料。教学环节上,教师要对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进一步拓展描述,例如,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词语作为课程基础内容,安排学生进行默写、听读、造句和对话练习,教师要将思政内容进一步凝练和概括,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展示这24个价值观要素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具体体现。通过这样的情境营造,不仅可以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融入思政要素,还可以借助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3.4開展多种教学评价体系

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里,容易忽视思政元素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考试形式还是以有试卷有标准答案为主,从没想到将学生思想意识形态作为考核评价的一部分,使用形成性评价可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度、交际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还应该使用学生之间互评和自评的方式,多样性的评价考核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并发展正确、健康的道德方向发展,树立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英语这门课程,除了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也应该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课程,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有课程思政的意识,起到连接中西方文化的纽带,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树立梦想,勇于追求梦想,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目前课程思政功能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如何能更有效地在课程设置、课堂活动、教材选择等方面来开展课程思政,仍旧是业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3.5提高教师思政素养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语言文化知识和中国文化素养,因此要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跟上快节奏的时代,另一方面,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母语文化,了解中国发展历史、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中国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和节日习俗等。只有教师具备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在课堂中才能用英语将其正确完整地表达出来,帮助学生建立词汇库,让学生从词汇入手,掌握越来越多的句式和表达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慢慢了解慢慢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发展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感,并且在学习后能将中国优良传统向世界传播,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3.6利用技术手段拓展思政教学渠道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多媒体、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已经相对普及,思政教育的教学渠道也不应仅限于传统课堂形式,可以利用线下线上多渠道手段构建新型的思政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在线下环节让学生去“可可英语”、“中国日报双语版”等国内知名英语微信公众进行文章阅读和摘抄,也可以在BBC、CNN等国外媒体平台上选择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内容来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在中外不同的平台上阅读文章,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语言表达差异性,还可以养成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有关“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贸易战”等内容的中英媒体文章时,要对热点词汇翻译背后的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正确讲解,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线上环节,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慕课等形式来开展“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活动。学校可以依托国内的优秀线上教育平台建立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库,鼓励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共同打造大学英语“思政理论慕课”,要求学生在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观看慕课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结语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满足社会大环境的教育需求而提出的,在实际教育中,将大学英语公共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通过各类课程体系的建设,将学科知识与思政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可为学生建设立体化的教育格局,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顺利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融入。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

[2]陈顺利.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研究,2018.

[3]顾友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4]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03):64-69.

课题信息:齐鲁理工学院2020年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交互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在线同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G202015)。

作者简介:

包燕(1982-),女,山东济南人,齐鲁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语言学;

杜爱燕(1988-),女,山东德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张东梅(1987-)女,河北张家口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齐鲁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