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2020-09-02李晓媛

现代交际 2020年13期
关键词:人居环境改善新时代

摘要:聚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奠基石,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集中展现了人类辉煌的文明成果。当今世界,面对愈加严重的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人们的视线逐渐聚焦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上,人居环境建设的问题和发展对策都非常值得关注,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很大的关联,通过改善人居环境可以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 改善 农村 人居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250-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市化是一个有机整体,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奠定基础。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工程。十九大报告中对此做出了明确指示,乡村环境的治理是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就要想办法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短板,这样才能够实现农业强国、美丽乡村和农民富裕的目标。

1993年吴良镛先生根据自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理论[1]提出应该建立“人居环境科学”这一学科,并对人居环境的释义及构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2001年他出版了《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提出该学科结合地理、生态、社会、工程等相关学科,主要探讨人与环境间的关系,将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体系,使得人类对人居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以更好地建立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一、农村人居环境保护现状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在新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过去相比,建设水平与农民住房条件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在农村的社会保障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不仅推动了一体化的建设,而且在落实人们的基本养老、医疗和社会保险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在某方面已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例如住房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部分地区住宅模式也有所改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愉悦感、舒适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方面,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具有艰巨性和紧迫性,尤其在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由此可见,实现美丽农村就是要做好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整治。

二、当代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正处于瓶颈期,当前農村人居环境的综合管理工作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有许多需要完善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的人居环境理念相对落后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生活的环境和固有的生活习惯使得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认识不深,对环境污染存在的潜在危害很大程度上缺乏了解[2]。由于很多居民科学素养水平不高,没有形成人居环境理念,人们不知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继而导致行动自觉的缺失。应该提高农村居民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主动配合,主动参与。

2.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

中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比较粗放,具有高消耗和高污染的特征。个别地区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却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导致生态环境恶化[3]。农村地区环境治理能力还不够强、治理体系还不健全。一些工业企业把工厂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也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再加之农药化肥和农村生活垃圾都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3.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国家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但基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工作存在还缺乏重视的现象。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有一部分地区人居环境建设的部署执行力度不够,发展不均衡,实际效果不明显。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在规划、选址、规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规模比较小、规划凌乱、选址不合理,对于土地的利用程度也不高。除此之外,对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方面缺乏有效治理,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覆盖面也非常有限,仅仅把乡镇的周边村作为整治区域,并且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也比较落后,管理机制不完善、技术设计不适用,乡村的环保建设大多是效仿城市的治理模式,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

三、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新要求

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虽然在农村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形势依旧严峻。要想解决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前提,正确的思想将指导正确的实践,要实现人类居住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统一,必须以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城市建设理念为指导,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科学发展观[4]。还要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方式来对农民进行人居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使人居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2.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要坚持以“绿色”“创新”作为建设发展的根本,协调统筹发展。注重人居环境建设的制度、规划等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改变农村固有的生活方式,重点解决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绿化力度,改善生产活动用水,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为农村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还要引导企业进行从高能耗到低能耗、从高排放到低排放的转型升级,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也要不断优化。

3.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当前我国城市建設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人居环境建设的制度和规划依旧存在很多不足,加强人居环境建设,必须合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生产生活所需,制定出一套适合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规划,从而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保障。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推进过程中[5],要注重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长效机制。基层政府也应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基层环保机构建设并配合长效机制,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查漏补缺,逐步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垃圾乱堆乱放的问题,保证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根据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内容,依据政府占主导地位、公众积极参与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多方资助机制,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投资机制进行多元化设计,对于农村在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垃圾分类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切实加强改进;对于农村交通道路的建设、污水排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维修和管理工作,基层政府要及时跟进,不断完善,建立起对人居环境管理和保护的长效机制。

四、结语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对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总体来看还存在一定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农村人居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农村的人居环境理念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人居环境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观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8.

[2]郭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及建议[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9(4).

[3]赵霞.农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及对策:以京冀农村地区为例[J].河北学刊,2016,36(1):121.

[4]蒋淑玲,王宏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J].农业经济,2010(5):32.

[5]杨天.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8(3):48-50.

责任编辑:张蕊

[作者简介]李晓媛,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猜你喜欢

人居环境改善新时代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设计研究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浅谈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