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

2020-09-02陈泉键

现代交际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创新思考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当下,新媒体技术自身拥有的开放性、多元化、简便性,对人类的数据获取、传播及处理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逐渐变得不可或缺。但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对原有的思政教育模式和教育工作者本身也是巨大挑战,我们应转变思维把思政工作从线下转到线上,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紧随潮流,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专业性,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并为日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191-02

现阶段,新媒体对于高校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思想政治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较特殊的社会群体,又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思政教育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效用。鉴于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问题展开更加深入、全面的剖析。

一、新媒体的特征及内涵

关于新媒体的基本内涵,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最具代表性的一类看法为:此类媒体介质最早诞生于20世纪末期,并主要在信息领域中依靠网络媒体科技及数字科技等传播的一种新兴媒介。一般而言,人们将新媒体技术认定为区别于半导体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的新的传媒概念。新媒体依托于互联网、通讯网等数据传播途径,并采用终端电子计算机、数字电视等设备来获取、传播、处理相关的信息数据。新媒体的“新”主要反映为对互联网、移动通信和数字信息等诸多现代化技术的利用。具体而言,新媒体的主要特性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數据获取的交互性及平等性;传播媒介的多元化与独特性;新媒体的受众特定群体化;数据传递的即时性与共享性。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一)面临的挑战

1.新环境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复杂化

新媒体环境开放没有界限,信息量巨大,其借助多媒体及其信息数据的超文本性、海量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学校各处随处可见大学生利用电子设备上网。新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交流学习资源与平台,但这些资源却是海量且无序的。大学生畅游互联网的同时,必然会接触到多种多样的思想观念,别有用心的人可能通过新媒体向大学生传播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干扰到他们的思考和判断能力,造成学生对主流思想认识的误解。除此之外,大学生对于筛选和区分网络信息的能力有限,这让导向性、方向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同时令原本单一固化的思政教育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2.现有思政教育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普遍实行“传统型”思政教育模式,即开设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育主要以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形式开展,比较容易把控,教育者在课程教学中起指导性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新媒体背景下,热衷于接受、传播、挑战新鲜事物的大学生,在各类社交平台、微应用等App的吸引下自发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力军,新媒体丰富的信息和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给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与感受,大学生也不再满足于传统单调乏味的书本教学。新媒体环境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且无处不在的,各类有益无益的信息都会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些都使得现有思政教育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3.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授课带来巨大考验

以往的高校教学都是教育者借助课堂教学、书本教学等传统教育模式,将认为有用的信息灌输给学生,达到教学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常常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他们必须于规定时限内完成校方规定的学习任务,紧接着通过考试测验对自身的课程学习效果进行验收。当前的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资料,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其他信息。但是,很多大学生对这些信息还不能很好地甄别与筛选。甚至部分大学生采取匿名方式在网络上进行信息发布,而他们在网络上的言行得不到规范和监管,这大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难度。同时,相比大学生而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运用新媒体的步伐略显缓慢。面对各类新媒体时,一些人常表现出茫然和无措,他们对新媒体的运用和获取各类信息的速度远落后于大学生,这样便产生师生交流的代沟,也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者权威性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二)存在的机遇

1.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由现实向虚拟空间环境的拓展

众所周知,原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基本都是借助报告会议、讲座培训和课堂教学等形式完成的,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普遍不够理想。在当前的新媒体背景下,媒体信息令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含量及指向均获得了实质性的扩展,同时,教育模式更新颖个性,信息内容更丰富多元,沟通平台更简便平等,更为高校大学生所认可和接受。现阶段,新媒体在真实与虚拟间、单一与多元间交替转换,这使高校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接受课堂教学,还能够走进新媒体的虚拟空间,借助多维度、自由化的思想理念更好地进行学习与生活。除此之外,在新媒体背景下,上述方式也为各高校教育平台的拓展、教育方式的创新、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提供了更多可能。

2.高校大学生在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成长与发展

当今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网络成了高校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新媒体借助大量信息资源与科学技术不断改变着社会与时代,不但可以突破信息获取的瓶颈,令信息的获取更为透明公平,也有助于激励人们自觉投身于信息传递的环节。在互联网普及率如此高的情况下,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会变得更敏锐,更愿意沟通传递。另外,在互联网信息环境中,高校学生还能充分感受到各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思想理念、意识形态等,对尽快转变学生一味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突破传统教学的知识固化、拓展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自身素养等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授课内容更具多元性

在传统大众媒体下,国内高校主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使得时空界限被打破,社会环境更具开放性,多元思想与信息的沟通传递更为流畅,大量网络资源使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变得更加与时俱进,进一步体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多元化特点。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有利有弊,所以说高校的教育人员应当对新媒体的本质有一个科学、准确的把握,并且把此类新形式合理地应用到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更深入、全面地思索符合社会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道路。

(一)强化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团队的专业建设

教学工作是各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最基本、最有效途径之一,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内里与外延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持续不断地增强教育者素质,便于在新形势、新环境下取得更加理想的教育教学成果。为此,需要各方做出共同的努力:首先,各高校应当持续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素养,并按照教学环境的变化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按照学生实际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手段,充分借助新媒体和学生进行互动,如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给学生答疑解惑等。此外,校方还必须持续强化全体教工人员的思想认识,从本质上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媒体素质,令学校始终处于一种良性循环之中。其次,教育工作者也需要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及时转变自身的思想理念,更全面地掌握新媒体的使用方法及有关理论,对部分媒体信息的实际价值做出准确、客观的判断,通过新媒体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在互动中掌握教育的主动权。

(二)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与技术优势,为思政教育提供方向与指引

当前,新媒体在互联网、信息科技、电子技术、移动通信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如微信、MSN等均展露出了很强的便捷性与时效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单调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变。鉴于此,高校教学者需要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更全面地掌握新媒体技术,持续提高自身的思想深度,并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传输思想文化,注入全新的教学理念,传递更多正能量。与此同时,更主动地为大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的价值功能。

(三)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学习内容

从哲学角度来看,所有事物的内容与形式均互相作用、对立统一,新媒体作为从信息源头上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的技术方式,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新媒体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不断丰富和大学生紧密联系的内容,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进一步增强大学生面对各类媒体信息时的行為能力与表现,借助对多种媒介技能的创新使用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更充分地发挥新媒体的价值功能。其次,提高大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学习管理的能力,正确引导学生,防止其过度使用新媒体工具,令其养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良好习惯,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最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培养大学生在海量的新媒体资源中准确辨别各类信息的能力,坚定他们的信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主要对新媒体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存在机遇、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剖析,旨在为今后此方面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潘强,陈岩,陈子谦.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51-52.

[2]蓝庆华.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1):82-83.

[3]单博.当代媒体对开展思想政治个性化教育有效性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7):242-243.

[4]武红娟.媒体融合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综述[J].鄂州大学学报,2019(6):67-71.

[5]宋虎.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高教学刊,2019(23):40-44.

责任编辑:刘健

[作者简介]陈泉键,淮阴师范学院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创新思考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信访工作中的档案管理创新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