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对脑卒中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作用

2020-08-20房姝

影像技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影像脑卒中临床

房姝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对脑卒中患者磁共振检查的作用。方法:选取行磁共振检查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采取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比较护理前后两组SDS、SAS等评分变化、对磁共振检查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满意度等指标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对脑卒中患者磁共振检查的作用显著,既可有效消除患者不良心理,且可提升其对磁共振检查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磁共振检查;临床;影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5.2;R743.3文献标识码:BDOI:10?郾3969/j.issn.1001-0270.2020.04.04

The Role of Effective Cooperation of Clinical and Imaging Nursing in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of Stroke Patient

FANG Shu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Liaoning 11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effective cooperation of clinical and imaging nursing in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of stroke patient.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stroke who underwent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0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ffective cooperation of clinical and image nursing. The changes of SDS and SAS scores,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and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DS, SAS scores and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P<0.05). Conclusion: Effective cooperation of clinical and imaging nursing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MR examination of stroke patients, which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patients'bad psychology and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MR examination and nursing job. Therefore,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Key Words: Stroke;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Clinical; Imaging; Nursing

在临床上,脑卒中较为常见,其发病通常较为突然,且发病患者病情十分危急,因而会出现一些不良心理,从而降低其检查和护理的配合度[1]。在实施磁共振检查的过程中,由于检查部位需静止,噪声较大,耗时较长,脑卒中患者多易出现不配合或者不耐受的情况,而通过对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加以干预尤为重要[2]。本文即探讨了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对脑卒中患者磁共振检查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行磁共振检查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女17例,男23例,年龄为43-69岁,年龄均值为(56.3±2.7)岁。对照组女16例,男24例,年龄为44-68岁,年龄均值为(55.7±2.9)岁。两组基本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对患者病情予以密切观察,并将检查相关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基于此观察组采取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具体为:①检查前护理。即患者可提前进行预约,对检查的具体时间、日期加以确定,而護理人员则需充分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并对护理方案进行个性化制定,以有效提升诊断效率。注意全面了解患者的基础资料,对其是否存在假牙、有无检查禁忌症等进行评估,如果患者安有假牙,则需在检查前取出,对于无法取出的体内金属植入器,还需与医生及时沟通交流,对其是否影响检查进行判断。同时在检查前,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积极交流和沟通,注意将磁共振检查的重要性、方法、目的等详细告知患者,将该检查的优点和费用告知患者,告知其检查不会危害其身体健康,不会产生放射性影响,将检查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增强扫描的重要性告知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以消除其不良心理,如焦虑、抑郁等。在检查前半个小时及时通知患者做好相关准备,有效去除身上佩戴的金属物体。如果患者检查前存在躁动不安的表现,则需采用适量的镇静剂对其进行镇静,以避免检查结果受到患者躁动不安情绪的影响。另外影像护士与临床护士之间需具体交流沟通,以确保前者对患者基础情况予以及时了解,从而判断其有无禁忌症和过敏史。②检查中护理。即影像科护士与临床护士之间需建立有效的交流和沟通,需对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及时了解,明确其有无其他特殊要求,然后对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在进行疾病扫描检查的过程中,需叮嘱患者做好相关配合工作,为了降低噪音影响,可叮嘱患者配戴耳机,将外周门控与呼吸门控等链接好,详细观察患者的脉搏和呼吸,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一旦患者出现病情改变,则需向医生及时告知,以便做好相应的处理准备。技师需准备好扫描的序列,以尽可能地缩短检查的时间。另外需详细观察患者的血管情况,并将高压注射器的压力和流量等提前调整好。③检查后护理。将检查的情况及时告知患者,将相关事项告知患者,对其尿量做好详细记录,以防发生造影剂肾病。注意及时冷敷处理造影剂皮下渗漏,对于出现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3,4]。

1.3 观察指标

比较护理前后两组SDS、SAS(两组均采用Zung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分值越低越好)等评分变化、对磁共振检查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采用院内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分为满意、不满意、一般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 12.0 软件,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理指标变化对比

在SDS、SAS评分方面,两组护理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护理后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磁共振检查的满意度对比

在对磁共振检查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总体为75.0%,观察组总体为82.5%,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2。

2.3 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在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总体为82.5%,观察组总体为95.0%,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3。

3 讨论

在临床上,脑卒中属于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俗称中风,且患者多为突然发病,主要是指脑内动脉因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破裂、闭塞、狭窄等,导致脑血液循环急性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永久性或一过性脑功能障碍症状体征,可分为出血性或缺血性两种类型[5]。对于此类患者,目前主要采取的诊断方法即为磁共振,但在实际检查期间,由于其噪声大、耗时长,具有一定特殊性,因而多数患者不良心理较多,且依从性较差[6]。而在检查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采取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还能极大地提升其检查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此种护理要求临床护士与影像护士之间积极交流和沟通,并各自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从而达到提升患者配合度的目的[7]。本文的研究中,在SDS、SAS评分方面,两组护理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护理后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磁共振检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总体分别为75.0%、82.5%,观察组总体分别为82.5%、95.0%,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可见,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对脑卒中患者磁共振检查具有积极影响和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对脑卒中患者磁共振检查的作用显著,既可有效消除患者不良心理,且可提升其对磁共振检查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 1 ]马凯凯.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8):28-29.

[ 2 ]董秀平.临床与影像护理配合对脑卒中患者磁共振图像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1):160-161.

[ 3 ]董宇清.脑卒中患者磁共振检查中采取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1):161-162.

[ 4 ]黄丹云,吴晓英.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对脑卒中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7,36(12):159-161.

[ 5 ]廖玲,陈钰莹,李赛群,周有君,常小荣,娄必丹,章薇.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0):2220-2222.

[ 6 ]左智煒,李功杰.脑卒中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25(4):272-274.

[ 7 ]姚建玲,高俊英,万芳.治疗性沟通系统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7):65-67.

猜你喜欢

影像脑卒中临床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现实主义影像剖析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临床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