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课教学“实质等效”的个案分析

2020-08-20张迅实

文教资料 2020年16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

张迅实

摘   要: 在“抗疫”背景下,高校展开了网课教学新尝试。依赖于教育部文件的指导,结合教学单位自身情况、专业教师实践经验加以实施。网课形成了教法多样化、方式人性化和互動灵活化的特色,对于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持续改进。它的持续推进需要完善网络建设做后盾,并改进教学互动模式和强化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网课教学达到与课堂教学“实质等效”的效果,实践经验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网课教学    实质等效

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扰乱了国家和人民的正常经济生活。在党和政府及时且有效的综合治理举措下,疫情在数月内终得到有效的遏制和缓解。回顾整场“战疫”经历,各地与各级单位都曾出台一系列新的政策尝试,并获得民众们的积极配合,在各行业领域内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以高等教育为例,突出表现在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新形式在线课堂教学管理,保障无法返校的学生们达到与课堂教学“实质等效”的学习效果。为此教育部先后出台多份相关文件,对各高校在线教学工作形成指导。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即形成一系列持续改进的“网课教学”方法。有鉴于此,笔者立足于本单位组织的网课教学和个人经验,对网课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对其实践价值进行反思。

一、网课教学方法的制定与尝试

为抗击“疫情”,各地方政府都采取“封闭”手段,有效地阻遏住了疫病的扩散。然而封闭在家的学生和家长们最关注的莫过于“何时开学”“如何在家进行学习”两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1月27日,教育部下发关于《2020年春节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1],文件指出高等学校“适当推迟”春季开学时间,并要求返乡学生暂时不要“提前返校”,此外还提出要求“各类”学校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对于各地高校而言,如何做好开学准备工作,特别是在“不返校”的前提下保障对学生的授课质量,是一个极有挑战的教学管理任务。

(一)政策的解读与规划

2月4日,教育部再次出台《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应实施展开“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以降低疫情对高校“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对于校方而言,如何遵循教育部文件精神、展开网课教学,也是未有先例的一种尝试。《意见》下发后,本单位即明确利用“上线的慕课”和“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相关解读,并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积极为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的活动做规划,以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二)方法的制定与准备

在开学前两周,本单位开发和使用了多种在线教学资源,提前让教师们试用“网络教学平台”,此外专门出台“网课教学建议”以资实用。推荐的慕课包括“中国大学MOOC”“超星慕课”等九大类,还推荐“腾讯会议”“微信”等各种网络平台作为直接在线教学的辅助工具,鼓励教师根据课程需要搜索更多的课程资源。前期尽量做到资源充分、途径多样,为达到良好的“实质等效”教学效果做准备。此外,开展“网教”模拟测试,通过测试发现了一些问题,包括课程资源缺乏、网络不稳定、在线互动存在不足等。随后通过校方支持、教师互助等方式尝试解决,以待真正的网课教学实践予以检验。

二、网课施行过程中的方式和改进

通过不断更新“网教手段”以形成持续改进,这是保障网络化教学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等效”水平的必要途径。决定了必须采用多种类的教学安排,不能被“一刀切”的简单管理模式限制思维。2月下旬,教育部即明令禁止“网络教学”一刀切管理。28日,教育部党组印发通知《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通知》[3](以下简称《通知》),文件“第二条”第三段中明确指出: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类型特点,制定一校一策、一校多策的在线教学方案。《通知》还明确提出要明确线上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不断探索课堂教学与线上教育的有机结合;对于强制“所有老师制作直播课”“所有学生每天上网‘打卡”的现象予以杜绝等。出于此,教师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适用的网教方法。

(一)教学方式多样化

出于专业不同、课程不同,特别是教师情况不同,应让任课教师选用自己最熟练的网络手段完成教学任务。以本单位为例,不同专业的教师多次尝试各种不同的网教办法,包括通过平台进行授课、组建聊天群进行教学资源流通、在线直播、提前录制等。“各显神通”带来的好处是实现了动态化的持续调整与进步。这些多样化思路获得了学校管理层面的认可,解决了前期在线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1.“慕课”与“自授”并行,解决线上课程资源不足问题。已有的线上资源并不能覆盖全部课程,依然存在一些无资源的课程。比如笔者讲授的“世界近代史”通史课程,使用武汉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世界近代史”系列资源。但另一门“外国历史要籍选读”课程,目前尚未找到与该课程相适应的在线“慕课”;特别是该课本身专业性较强,需对文本进行大量针对性解读,完全依赖在线资源则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不同课程情况,分别采用线上资源和自行授课较为相宜。

2.采取多平台交叉利用,提高不同教学平台的使用效率。“自行授课”可分为多种方式,比如根据课程需求、网络设备等条件,有教师采用直播,有教师采用会议语音,也有的教师采用录播,都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对同一门课程可尝试分段教学方法:例如课程资源完备的,采取学生观看慕课为主,教师讲解重难点、答疑的方式;课程资源只能覆盖部分教学内容的,学生观看慕课,教师亲授补足其他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完全无法覆盖教学内容的,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以一些其他资源作为课程补充。总之,以不同方法对应不同的课程内容,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学生学习方式人性化

线上教学不仅对校方和教师是挑战,对学生和家长也是挑战。为解决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教师们从人性化角度进行了考虑和安排。

1.解决网络拥堵造成的学习困难。同一时期内大量网课同时在线,极易造成网络“卡顿”现象,进而影响教学质量。教师通过“错峰”下载课程资源和多样化教学文本共享,解决网络不稳定的教学不足。2.照顾不同学生而制作多类型课程资料。有些家庭中多个子女都需要上网课,但设备不足,就造成网课“撞车”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尝试性采用了录制和提前上传资源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把每次课程都提前录制、先行上传。每次课程资料都分为PPT、音频(或视频)、PDF和讲义WORD等四类不同的文件格式,再由学生课前下载。既有利保存(可以不定时下载),又便于随时复习,更丰富了学习途径。无论能否依课表时间登录网络,无论使用何种设备,无论是否网络卡顿,都能够提前下载并流畅观读。

(三)师生互动方式灵活化

比起课堂教学的直接性和即时性,线上教学互动相对困难,网络教学中往往存在互动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本单位教师根据不同线上教学方式灵活化处理。

1.“问题索引”式。例如在开始正式课程之前,先行提炼出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几个关键知识点,并编写成两道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激发和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在课程结束后在线回答,由老师点评。2.“集中答疑”式。课程中会涉及不少专业性较强的知识概念,会有学生课后向老师提问。教师人不在教室,如何保障在线答疑足够细致?笔者采用的方式是把所有学生们的提问统一收集起来,集中回答并录制成音频,统一上传网络,鼓励全班同学下载并倾听。这样单独某一问题的答案让全体同学“共听”,既能让他们共享知识答案,又解决缺乏正面交流的不足。3.“随时互动”式。教师采取的是直播或会议语音的方式,教师可以随时提问,学生即时回答;学生也可以随时提问,教师即时答疑。4.“课后考察”式。网上学习的收获如何,也是需要考证的一个层面。可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们进行抽点提问(也可作为一种考勤方式),考查其知识点掌握情况。也可布置适当的作业,通过网络提交和批改。通过以上方法,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随时对授课内容做出调整。

三、持续推进网课的建议和反思

国内抗疫活动逐渐趋于胜利,是保障春季学期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网课方式仍要坚持到最后。既是整体高教界面临的共同话题,又是教育同仁们共同关注的重要思考方向。如以本单位个体案例而言,网课活动已在持续改进基础上取得良好效果。但要进一步更好地推进网课,仍需从宏观着眼,在高教界共通层面寻求实施一些保障性、安全性的措施方略。

(一)需提供完善的网络建设

近期有学者通过大数据分析指出,我国现有支持实施网课的条件保障仍需持续优化:主要表现在某些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和环境下,网络硬件与相关智能支持设施比较薄弱,并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4](25)。事实确实如此,发达地区学生总会比欠发达地区学生享有较多网络资源。这需要地方政府、社会和学校单位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网络资源建设。

1.在政府层面,应把教育资源投入作为重点工作。特别是在“抗疫”特殊时期,要对教育单位有更多资金保障,尤其是涉及网络资源建设的各项费用及时予以提供,防止学校因网络建设投入不足而出现教学不畅。2.在社会各界,特别是与网络产业、网络教育相关的各家产业机构,要更多发挥社会责任,为网课教学多开绿灯、降低相关资源的使用费。3.作为主管层面的学校,要进一步确保网课实践的多样化,对不同模式的教学方法更多包容,且要尽一切可能为一线教师提供网络使用的便利。

(二)更进一步改进互动模式

现代大学生本就更趋向网络交流,授课教师要思考利用网络互动,强化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思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办法[5](22)。应遵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让网课教学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设计。

1.增加与学生的线上交流。例如试讲场景、讨论活动、资料搜集与交流对话等,都是比较有益的。当前网络社交软件的功能十分齐全,例如腾讯工具与微信平台的在线音频或视频、资料传输功能都很齐全,足以满足这些要求,完全可以利用其作为辅助教学的使用工具。2.布置知识性专题任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互动给学生布置一些“学业任务”,比如设置以学术知识指导为目的的“线上话题”,并进行指导。可以鼓励学生们分组协作完成这些专题任务,提高学习兴趣和协作互助能力。

(三)强化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当前网络信息内容庞杂、传输快速,一些违背国家安全、危害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讯息杂糅其中,这是需要警惕的重要方面。日前有学者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实情做出分析,发现高校对网络信息安全教育重视度不足,并提出应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健全网络安全教育制度等方式弥补不足[6](167-168)。笔者认为,当前大范围的网课教学活动尚处于初步尝试阶段,对许多从教者而言,在“信息安全”方面或仍有关注度不足、执行力度欠缺的可能,應引起足够的重视。

1.秉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在学科性教学环节中,不能忽视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网络领域不同于现实课堂,存在一定的虚拟空间,难免让网络使用者在某些状态下思想飘忽,很有可能对听课学生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影响。在网课教学中更要保持足够的清醒,让整个教学环节时刻保持在正确理论的指引下,杜绝把错误信息、不适当口误传输上网。2.引入足够的安全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是全民大事,任何从教者都有义务尽能力开展相关教育。在网课教学常态化的特殊时期,教师和学生每天长期身处网络,前者是信息的传输端,后者处于知识的接受方。教师有足够多的机会把安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既是其职能所在,又是其职责所向。

综上所述,网课教学的持续推进是当前高教界要事,应达到“实质等效”目的,以待“疫情”结束后现场教学回归正式教学环节中。网课活动能带来很大的实践意义,值得从教者们进一步反思。新事物虽有可能衍生新问题,但只要用心协力,就能找到持续完善的方式。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授课、提问、考勤或答疑都很好地实现了与课堂教学相互等效,并不可怕,反而很有魅力。网课教学仍在继续,未来回归课堂之后,它的经验必然能得到更多应用、得到更大发挥,体现出增益传统教学方式的新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1/t20200127_416672.html,2020-1-27.

[2]教育部. 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Z].教高厅〔2020〕2号文件,2020-2-4.

[3]教育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通知[Z].教党〔2020〕16号文件,2020-2-28.

[4]谢幼如,丘艺,黄瑜玲,王芹磊.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方式的特征、问题与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20(3).

[5]胡小平,谢作栩.疫情下高校在线教学的优势与挑战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4).

[6]刘佳欣.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的必要性[J].文教资料,2019(3).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
教学和管理层面的高等教育服务思考分析
高校双语教学现状与创新分析
在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引入MATLAB的简单介绍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