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0-08-14徐进艇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核心素养能力

徐进艇

摘  要: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构建“大语文”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自主学习;核心素养;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9-0034-02

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能力建设方面,自主学习是发展潜力的桥梁;从教育实践看,自主学习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主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人。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时代的主流。这也是时代的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自主学习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现实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寻求者,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求知、探索和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自主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营造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勤于思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思想碰撞,闪烁思想火花。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每学期初,我都会向学生讲述教学进度,包括计划,进度和课时,一些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完成相应阶段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各自的水平和爱好,提前向老师提出学习要求。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个别辅导,这样效果非常好。

给学生以灵感,鼓励学生探索、体验和行动。尊重每个学生的思想,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积极探索和成长。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被动接受知识成为主动学习和探究知识,使意识形成具有长期性的学习品质。

只有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许多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往往处于依赖教师的教学阶段。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要从主观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用自主学习意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学习乐趣,知道自己知识的漏洞在哪里。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种自我监督的状态,不需要教师的反复监督,而是学生本能的自我要求,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更好地提高学习能力。

2.创设宽松的学习情景,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设置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教学情境可以贯穿全班,也可以从课前开始,或者渗透到课堂中;教学情境可以从生活中衍生出来,可以用来激发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与原有知识和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也可以从故事中派生出来,通过生动的情节,使学生获得信息,发现问题,拓展思维广度。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相互区别开来。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到自由,才能巩固和增强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进入自由情感学习状态时,他们会不断超越原有的认知体验、智慧水平和想象能力,独立理解内容,形成积极的创新精神,促进他们的语感、想象力和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支配学习时间的自由。注重倾听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说,爱说,甚至与老师提出不同的意见。教师应提供尽可能多创造机会,使学生从头到尾都能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语文课程有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生活有着许多接触。教师要把语文学习作为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支持和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创新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树立学生的观念,使创造性问题不被抹去,而是给予更积极的鼓励和赞扬。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基础上,重视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乐于树立伟大的理想。

3.构建“大语文”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大语文”突出体现在“语文学习环境的运用”上,即语文学习资源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传统语文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等。在语文教育的大背景下,把学生终身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需要改变原有的被动、单向的接受学习模式。逐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构建和形成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目标的多元化学习模式。这是“大语文教育”最突出的标志。大语文资源,包括影视媒体、讲座、图书馆、布告栏、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重要事件和日常生活话题等。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把校园各个地方的建设和活动与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语文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机会发挥。

语文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最有效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大语文”的愿景,还要站在提高学生素养的高度,采用可行的教学方法,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整体感知阅读材料。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题,欣赏语言,把握情感,确保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实现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并注意捕捉学生的创作火花,记录并给予热情鼓励,期望其燃烧成火。课后,我经常到各学习组参观辅导学习,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例如,每次作业,都要求学生互相检查。在草稿作文中,学生首先改变自评,然后互相评价,寻找自己的遗漏,养成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在学习中,圈一圈,点一点,画一画,摘一摘……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每个人都有摘录笔记,周记进行传阅,不断积累新知识,及时解决新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大的语言观,将课堂上的汉语学习与课后、家庭、社区甚至社会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生接触和了解广阔的中国世界。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这样,学生就会觉得知识是有用的,不断地感受到进步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

4.长期坚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要持之以恒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课堂上,语文教师要带着自己的文化视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深入挖掘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并注意捕捉学生创造性的火花,记录并给予热情的鼓励,期望其燃烧成熊熊大火,在学生面前展现一个“激情的我”,以陪伴学生度过每一个每一节课。教他们学习的方法,努力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每次作业都要求学生互相检查。作文,学生先自我修改,相互评价,发现自己的疏漏,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不断积累新知识,及时解决新问题。

语文教学要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完成知识的积累和拓展,使学生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阅读还可以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帮助他们养成独立的性格,为学生终身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阅读是一种输入,其最终目的是输出,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养成勤练笔的习惯。平时我会让学生准备一本专门的练习本,当他们对生活有一定的感悟时,他们可以把它记录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无论时间和格式,都可以每周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长期坚持,就会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在指导学生運用不同的方法时,不要去处理学生没有太多困难的问题,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接受长期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形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审美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中月.浅议新课标下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 (12)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核心素养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