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学习如何应用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

2020-08-13唐良玉蒋海霞

文教资料 2020年14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移动学习大学英语

唐良玉 蒋海霞

摘    要: 移动学习是远程学习和电子学习在信息化时代的扩展和延伸,代表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同时催生了新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移动学习的内涵和优势,研究并实践了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包括四个部分:基于教材的移动APP课前线上“教”与“学”;课中线下“教”与“学”;课后线上“教”与“学”;线上线下发展性评价。

关键词: 移动学习    大学英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十一世纪,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承载形式慢慢由纸质媒介转移到网络,人们的学习方式从固定学习、纸质学习逐渐发展为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外语的教和学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方式和前所未有的海量资源。2017年发布的《大學英语教学指南》在教学手段部分强调“大学英语应大力推进最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继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1]“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计和构建‘移动英语学习平台,凸显现代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移动性、随时性等特点”[1]。显然,以计算机、多媒体构建的有线网络环境因存在机器性能不稳定、笨重、回复不及时等缺陷,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以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相结合构建的移动学习则可以让学习者因时因地选择学习内容和任务,弥补课堂教学因时间和空间限制带来的不足,从而构建灵活、动态的新型英语学习和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移动技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

一、移动学习的内涵

国外移动学习的研究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1994年开展的Wireless Andrew项目为起点。该项目旨在让全校师生在校园内通过移动设备接入无线网络,享受移动学习的便捷性,从此全球拉开了移动学习的大幕。国内移动学习的研究兴起于二十一世纪初,韩玲等在2004年发表了关于移动学习的第一篇文章,提出了移动英语教学的基本组成和教学思路[2](43-45);2007年马俊波在《M-learning与外语教学的对接:从CALL到MALL》一文中探讨了移动技术与外语教学的对接问题[3](30-35);2009年之后有关移动外语学习的论文逐渐增多。目前,学术界对移动学习并没有确切的定义,Chabra Figueiredo(2002)结合远程教育理论,将移动学习定义为“移动学习就是能够使用特定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4](11-13)。Alexzander Dye(2003)等对M-learning作了一个较具体的定义,即“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的学习,移动学习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实现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5]。国内黄荣怀及其研究小组认为“移动学习是当学习者不在固定的、预先设定的位置下所发生的任何类型的学习,或者当学习者利用移动技术提供的优势带来的学习”[6]。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对移动学习的内涵做出如下理解:移动学习(M-learning)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远程学习(D-learning)和电子学习(E-learning)的扩展和延伸;移动学习是一种利用移动互联技术,以便携式移动设备为实现工具,帮助学习者在非固定的地点发生的学习;具有便捷性、个性化、交互性、情境性等特点。

二、移动学习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势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7]“高等教育要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高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7]。因此,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学习应用于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突出优势:

第一,有利于创造“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移动学习倡导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轻松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移动设备的便捷化和智能化为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了保障,为学生营造了相对放松、自在又内容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为解决传统课堂内学生人数多、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等问题找到了可行的途径。

第二,有助于“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到实处。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特征,传统课堂很难做到这一点,但移动学习平台能够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时长、学习偏好、参与讨论、作业完成等内容。这些数据为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提供了依据,同时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使教师真正在尊重每个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传道授业解惑。

第三,为英语教学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库和互动答疑平台。移动学习让学习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查询互联网上的各种音视频、图片、电子书等学习资料,也能够选择合适且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下载到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设备上,拓展学习的广度和宽度。同时,学习者在遇到难题时不用再苦苦等待别人帮助或老师的解答,学习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即时登陆一些学习或社交平台,如QQ学习群、微信公众号、在线课程答疑区,与更多人实现互动交流,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混合式学习(教学)原有含义是指各种学习或教学方式的结合。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远程教育和数字化学习的发展,国际教育技术界在总结数十年网络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利用Blended Learning(或Blending Learning)原有的基本内涵,赋予全新的含义:“所谓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电子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8](37-48)在电子学习(E-learning)阶段,混合式教学强调将计算机、多媒体构建的有线网络环境与传统教学环境相结合,但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学习已发展为更便捷的移动学习(M-learning),此阶段的混合式教学打破了有线网络的限制,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因此混合式教学的侧重点转为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教学模式多样化。基于本校的特点,混合式教学主要分为四个环节:课前线上“教”与“学”、课中线下“教”与“学”、课后线上“教”与“学”+第二课堂、线上线下发展性评价。接下来我们将以《新目标大学英语3》第七单元“Let the volunteer spirit shine”为例阐述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一)基于教材的移动APP课前线上“教”与“学”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都提供了配套的网络资源和移动学习资源,以笔者所使用的《新目标大学英语》为例,它们就有一款名为“随行课堂”的移动应用,每单元的内容包含背景听力练习、词汇学习、篇章和句子朗读、词汇测试等板块。此外,在班级区域还可在线发布任务、创建话题、监控学生学习等。因此,课前老师设置并布置具有真实性和挑战性的线上学习任务,学生依据教师指导,完成自主学习,开展小组协作。在第七单元的课前学习部分,老师发布了两个任务:第一是请学生在课前通过登录“随行课堂”熟读并了解本文中的生词,在平台上完成词汇投票,选出你认为需要在课堂上讲解的词汇;第二是小组合作活动,每组由4名到5名学生组成,请各组制作并提交跟“volunteer”这一主题有关的海报或PPT,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篇章主题有初步的了解并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出见解。对比单一的传统课堂,这一步骤的学习能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的目的和内容,便于学生发现问题,以便在第二阶段课堂学习中跟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二)课中的线下“教”与“学”

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围绕在线学习内容答疑解难、拓展辨析和归纳总结,以问题和任务为导向展开课文内容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一部分知识点内容包括重难点词汇的讲解、应用和测试,篇章主旨大意和结构的梳理,阅读和写作技巧的讲解及应用。学生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解决课前的难题、积极完成课堂内任务,最终以小组形式完成学习成果展示,提高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思维能力,强化教学效果。在第七单元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老师从学生课前通过网络提交的作业中选取5份较有代表性的作业,邀请五组学生代表上台阐述作品;其次,教师带领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同学们上交的作品中“volunteer”的特点,然后请同学们阅读篇章时与作者的观点进行对比;再次,在篇章理解部分,重点请学生思考这个问题“Why is the volunteer spirit essential to securing Britains future? Does volunteering play similar roles in other nations?” 同时,篇章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写作技巧,向学生讲解一些重点的单词、难句和复杂句的翻译技巧。最后,仍然是在之前的小组内,请同学们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分享自己的收获。这一阶段对比传统课堂,课前在线教学为课中教学做好了铺垫,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都更加明确,“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原则愈加清晰。

(三)课后的线上“教”与“学”+第二课堂

课后,教师通过线上移动学习APP、QQ班级群、微信群等在线平台,督促学生对课前学习和课上提炼内容反思、应用和内化。第七单元课后学生需完成以下任务:第一是移动学习平台的单元词汇测试;第二是完成写作和翻译练习,写作部分要求学生写完后至少与一名同学交换互评,然后把互评完后的作业提交到线上供老师批阅。学生通过同伴互评、在线测评等多样化的方式完成在线学习任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此外,基于移动学习的课后线上学习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资源和平台。听力方面,通过智能手机,学习者可以直接收听英语新闻广播,也可以从移动英语学习平台获得各种语速、主题的材料练习听力,大大弥补课堂内听力练习量少、人多的不足。口语方面,针对部分学习者语音语调不标准、不敢开口说的问题,移动平台有提供专业的语音教学和纠音系统,帮助学习者反复操练,解决语音难题;以真实情境或话题为主的真人或动画视频则向学生展示了如何开展对话,这些示范和相关句型对于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课后线上第二课堂对阅读和写作的影响也很巨大。《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指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9],数字化阅读已代替纸质阅读成为新的主流阅读方式。因此,大学生利用智能手机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是可行的。学习者在课余可以用手机关注一些重点英文网站推出的公众号,如China daily(中国日报),内容丰富、健康、向上,既有时事新闻报道,又有娱乐、体育报道,学生阅读这些文章,不仅能提高英文阅读能力,还能通过不同视角了解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和爱国情怀有帮助作用。写作一直被认为是语言学习中的难点,尤其是对基础较薄弱的同学而言。大学英语课堂内的写作通常以四、六级为导向,训练学生如何在三十分钟内完成一篇150个词左右的篇章。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让学生有的放矢、目的明确,缺点在于略显呆板,固化了学生的思维,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异,缺乏活力。此外,以往学习方式中作文写作者多达几十人,评阅者只有老师一人,对学生写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很难实现及时的一对一沟通和反馈,同样的错误可能重复出现,学习者的写作水平提高缓慢。课后的线上学习则为学习者提供了及时反馈的写作工具,如批改网,学生只要把自己的作文输进去即可知道哪些地方出现了语法、逻辑或拼写错误,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快速得到提高。同时,学习者可组建线上写作小组,在组内就写作题目、撰写思路、查找资料等展开讨论,写作完成后还可开展同伴互评等在线活动。这些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又能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线上线下发展性评价

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发展性评价不以学生某一次的学业成绩唯一评价标准,更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促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挖掘潜能、完善自我,调整学习状态,树立自信,最终形成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在项目实施中,我们采取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形成性评估主要包括视频学习时长、平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小测试、论坛区参与讨论及互评情况等环节;线下形成性评估主要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听讲、讨论、参与活动等)、小组任务完成等内容。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要求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以动态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活动,实现有效、高效学习。终结性评估通常是在一个学期教学结束时以考试方式进行的总结性评估,本项目中为课程的期末考试。考试的目的是評价学生一学期以来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较之前是否有提高,也是检测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本项目中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各占50%,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业情况。

四、结语

“互联网+”环境下的移动学习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特别是在近段时间,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学校不能按期开学,基于移动学习的线上教学承担了主要的教学任务,在短时间内充分发挥了特点和优势,不仅确保教学的正常运转,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进一步拓展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促进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目前,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在部分院校得到了实施和认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随着各种移动学习应用软件和学习资源的日益增多,如何对资源进行选取和整合以达到高效利用的目的;如何更好地加强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和效果的监控等,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指南[M].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17.

[2]韓玲,满朝辉,召乃义.移动英语教学的构成、特征与评估[J].中国远程教育,2004(12).

[3]马俊波.M-learning与外语教学的对接:从CALL到MALL[J].外语电化教学,2007(10).

[4]张燕,南旭光,熊为松.移动学习的内涵阐释及发展途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5]Alexzander Dye et al: 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EB/OL]. http://www.nettskolen.com/forskning/mobile__education.pdf,2003.

[6]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7]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EB/OL].https: //wenku. baidu. com/view/3cc186c89f3143323968011ca300a6c 30c22f1be.html.

[8]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9]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报告[R]. http: //culture.people.com.cn/n1/2019/0421/c1013-31041115.html.

基金项目:本文系湘教通[2016]400号2016湖南省教改项目“‘互联网+环境下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湘科院教发[2019]79号湖南科技学院线下一流课程《大学英语》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移动学习大学英语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