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焦虑情绪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20-07-29陈静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焦虑影响因素

陈静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研究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缓解焦虑情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协调发展。基于心理学经典焦虑理论,研究以环境、刺激、认知、自我及焦虑为潜变量,构建特殊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随机抽样开展问卷调研,运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运用AMOS 24.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环境和认知因素通过自我中介效应、刺激因素直接正向影响焦虑情绪的产生。据此,建议以升华策略应对环境限制,以辩证方法看待刺激来源,以客观态度面对认知模糊,以合理信念提升自我效能,从而有效缓解学生焦虑情绪。

[关键词]疫情;焦虑;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B 8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310(2020)03-0019-08

自我(self):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8]。自我在心理学领域通常和自我意识具有同一性。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等学派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我的内涵、结构、发展阶段、功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弗洛伊德(Freud)认为自我是以生物本能为基础的心理能量综合。埃里克森(E. H. Erikson)的人格发展学说认为自我形成过程经历了8个阶段的生命周期。奥尔波特(G. W. Allport)探讨健康人自我、有意识自我和统我的形成与发展,奠基人本主义自我论,其人格特质理论强调人格的个体性和差异性。班杜拉(A. Bandura)强调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的自我效能感。概而论之,自我是个体对自身的觉知,对自己属性、个性、精神与外界关系的态度、认知和体验。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自我观念的觉察,自我体验的情感表达应是环境、刺激、认知到焦虑的重要中介变量。

环境(circumstances):指与人类主体相适应的外部世界,即人的生活空间,其环绕中心体是人类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9]。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人们趋利避害的策略选择遵从国家号召,以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安全需求的满足,但是在特殊环境下,人们生活空间的压缩与限制使个体不能选择喜爱的方式释放本能,引发焦虑。

刺激(stimulates):任何一种情绪都是由一定刺激所激发,外界刺激会引起身体内稳定状态的突然变化,造成应激反应,影响自我觉察和对刺激事件意义觉察后焦虑情绪的产生。

认知(cognition):焦虑的发生需要有认知的参与,个体在觉察外部刺激时必然先对其有认知,对刺激的威胁程度和认知评估影响自我防御信号,即焦虑情绪是否产生,而防御机能实际上也是一系列认知操作,认知受它所处的特定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影响[4]70。

综上所述,焦虑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内外环境平衡被打破时,来自内外的刺激直接影响焦虑程度,对事件的认知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这些理论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研究的,基于以上经典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面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事件,针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提出研究架构,如图1所示。包含7个研究假设:假设1(H1):环境对自我存在正向影响;假设2(H2):刺激对自我存在正向影响;假设3(H3):认知对自我存在正向影响;假设4(H4):环境对焦虑存在正向影响;假设5(H5):自我对焦虑存在正向影响;假设6(H6):刺激对焦虑存在正向影响;假设7(H7):认知对焦虑存在正向影响。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针对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开展的研究,属于大学生的心理研究范畴,难以直接观察和测量,因此选择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简称SEM),利用其优势,为潜变量提供一个可以观测和处理并可将难以避免的误差纳入模型之中的分析工具。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以及路径分析等方法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辅以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数据的描述统计、信度和效度检验。

2.2 调研过程与数据收集

2.2.1 问卷编制

问卷的第一部分为受访者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居住区域等信息;第二部分为新冠肺炎疫情下学生焦虑情绪水平及影响因素量表,根据研究架构中涉及的5个潜变量,结合疫情发展态势,进行个别访谈、文本分析,以及专家咨询后,设计5个维度共计19个题项作为观察变量。量表中所有题项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点量表法,从不同意到同意依次计0至5分。

2.2.2 问卷预测

选择在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发放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2份,回收率为92%,經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删除相关系数小于0.5的2个题目,最后确定由17个题项组成正式调研问卷。

2.2.3 正式问卷调研与数据处理

本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以北京联合大学在册的学生为调研对象和抽样框,基于此,正式调研在北京联合大学开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性别、年级、生活区域等多方面来控制调查对象的样本选择,尽量满足数据的正态分布。调研时间为2020年2月20日—2020年3月10日。调研共发放问卷1 5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470份,有效问卷率为94%。其中,类别变量的频率统计如表1所示。

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5.0版本对调研数据进行连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因子分析、信度检验、效度检验。

3.1 连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因子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下学生焦虑情绪影响因素量表的每个题项均作为连续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17个变量的偏度绝对值均小于1,峰度绝对值均小于7,符合单变量标准正态分布。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最大方差法,依据因素负荷量排序,排除绝对值低于0.4的较小系数,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取样适切性量数为0.87,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显著,说明题目之间有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总共萃取出5个因子,解释能力近71%,大于60%,比较理想。每个观察变量的因子载荷量均大于0.5,如表2所示,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

3.2 信度检验

问卷中5个潜变量的信度使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进行检验,通常建议取值大于0.7,理想取值大于0.8,过小说明维度内的题目不足以代表这个维度,过大则说明题目相似性过高,分别对自我、认知、刺激、环境、焦虑5个维度进行可靠性分析,每个维度内部题目之间相关大于0.3,修正后的项与总计相关大于0.5,每个维度的Cronbachs α如表3所示,均大于0.7,代表本研究中的5个维度均具有足够信度。

正文焦虑(anxiety)是个体对即将来临的、可能會造成危险或威胁的情境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1]。焦虑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每个人在一生之中都要经历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中提到:“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一些群众存在焦虑、恐惧心理”,“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3]两个多月的时间,让很多人陷入思考和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中,当代大学生人格逐渐发展但不成熟,情感丰富但不稳定,自我意识强烈但不完善,面对外界变化他们感知更加敏锐,焦虑情绪更加明显,大学生的焦虑问题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及时了解学生的焦虑情绪状态以及影响因素对于教育工作者适时开展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具有较为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健全人格、领悟生命价值。

关于焦虑的理论,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等学派均表达了不尽相同的态度和观点,其中精神分析理论对焦虑的研究最为系统和深刻,本文的理论模型也主要参照精神分析理论。开创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ud)起初从心理动力学说出发,认为焦虑是由于力比多释放过程中受到阻碍造成的,无意识的本能冲动被压抑,追求快乐原则的本我是焦虑的根源。后期在人格结构理论基础上提出焦虑的信号说,认为在本我、自我、超我中是自我在有意识调动自身防御机制抵御本能受限可能产生的创伤,焦虑是自我发出的一种信号[4]。自我之所以能采取主动,是因为它已具备认知能力和防御能力,能够知觉并识别自己的本能冲动和外部环境,并能够对本能是否可以得到满足,本能的满足是否会导致危险做出判断[5]。德裔精神分析学家霍妮(Horney)对弗洛伊德的焦虑论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和修正,她强调环境的作用,认为应从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个体环境中寻找焦虑的根源[6]。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沙利文(Sullivan)认为自我是用于避免焦虑程度提高的经验组织,强调焦虑是由于社会性刺激对个体价值的威胁而产生[7]。以艾森克(Eysenck)为代表的认知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考虑焦虑,认为认知系统是通往生理系统的大门,理解焦虑时,需要同时考虑两个系统。

3.3 效度检验

为验证问卷数据质量,确保模型构建的顺利,有必要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效度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中对角线粗体字为收敛效度(AVE)开根号值,下三角为维度之间的皮尔森相关。收敛效度,即维度对内部所有题目的平均解释能力的理想取值,建议大于0.5,由表4可见,自我、认知、刺激、环境、焦虑5个维度的收敛效度介于0.55到0.74之间,处于比较理想的范围,代表维度之间具有收敛效度;维度之间没有过高或过低的相关,相关过低降低研究意义,相关过高容易出现共线性问题;对角线开根号的值均大于它与其他维度之间的相关,即维度内部相关大于维度之间的相关,代表维度与维度之间有区别效度;维度平均值介于2.78与3.77之间,标准差介于0.89与1.12之间。

4 研究结果

4.1 模型拟合

采用AMOS 24.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使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估计,通过以下几个指标验证模型拟合度,如表5所示,其中,χ2指数是模型拟合最基本的检验指标,由于χ2大小容易受样本量的影响,因此用χ2/df值来检验,值越小,表示模拟拟合度越高。近似误差均方根指数(RMSEA)对错误模型比较敏感,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拟合指标,RMSEA的值越接近于0表示模型拟合越好。良适性适配指标(GFI),GFI值相当于复回归分析中的决定系数R平方,GFI取值范围介于0和1之间,大于0.9为理想值,AGFI为调整后的GFI。规范拟合指数(NFI)是一种相对拟合指数,是理论模型的卡方减少的比例。比较拟合指数(CFI)通过独立模型相比较来评价拟合度,对模型的拟合度的估计表现相当好。非规准适配度指标(TLI) 是修正了NFI,把自由度或模型复杂度考虑在内,将自由度也作为模型复杂度的测量标准。修正拟合指数(IFI)是对NFI的修正。

从表5可以看出,模型拟合指标大部分都达到了标准,说明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较好。

4.2 路径分析

通过路径分析对7个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从表6可以看出,环境对自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1,P<0.001),刺激对自我不存在显著的影响(β=0.03,P>0.05),认知对自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6,P<0.001),环境对焦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5,P<0.001),自我对焦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4,P<0.001),刺激对焦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17,P<0.001),认知对焦虑不存在显著的影响(β=0.02,P>0.05)。

由分析结果可知,研究假设1、假设3、假设4、假设5、假设6被接受。刺激影响自我意识这一路径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即刺激对自我有正向影响的研究假设被拒绝。可能的原因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家庭附近和认识的人当中并没有确诊病例,媒体报道的各类因新冠肺炎的死亡案例与学生空间距离遥远,心理联系不强,因此学生对于家人的生离死别、生命的脆弱、濒死的无助没有深刻的体验和心理感受,也觉察不到强烈的威胁和刺激;另外,多数大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识别谣言的基本素质,周围散布的谣言对学生构不成太大的刺激,因此,刺激对自我的影响微弱,研究假设被拒绝。研究结果显示认知对焦虑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即认知对焦虑有正向影响的研究假设被拒绝,原因是认知需要通过自我的中介效应对焦虑产生正向影响。

本验证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估计具体间接效应的显著性,其中bootstrap次数为5 000。

从表7可以看出,环境→自我→焦虑这条路径中,间接效应置信区间(0.05,0.10)不包含0,说明自我在环境和焦虑中存在显著的间接效应,间接效应的大小为0.07;刺激→自我→焦虑这条路径中,间接效应置信区间(-0.02,0.04)包含0,说明自我在刺激和焦虑中不存在间接效应;認知→自我→焦虑这条路径中,间接效应置信区间(0.06,0.12)不包含0,说明认知在环境和焦虑中存在显著的间接效应,间接效应的大小为0.09。

4.3 结构方程模型

通过对理论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和路径分析,对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学生焦虑情绪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各个潜变量之间的标准路径系数,检验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5 结论与讨论

综上,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受限制的生活环境和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对自我的觉察和体验有正向影响,并通过中介变量自我对焦虑情绪的产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和刺激因素直接对焦虑情绪的产生具有正向影响。根据模型与数据分析的结果,高校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效缓解大学生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焦虑情绪,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并以此为契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5.1 以升华策略应对环境限制

新冠肺炎疫情下,为了争取更好的战“疫”局面,通过截断传播途径从而最大程度抑制疫情更大范围的蔓延,人们出行受到限制,伴随商铺停业、消毒用品紧缺、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环境制约使得生存、安全、社交、归属、娱乐等需求得不到满足,两个多月地理空间的相对封闭直接影响自我对疫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以及焦虑程度的上升,此时,有必要使用升华策略,它既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必需品,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升华具有建设性的心理作用,是重要的自我防御机制,它将生活空间限制和个体需求无法释放引起的焦虑与紧张导向比较崇高的方面,使无意识欲望得到满足,保持心理上的安定与平衡;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把握契机,行动上引导学生利用宝贵的间歇期阅读人文类书籍丰富精神世界、阅读专业类书籍提高技能、陪父母享天伦,规划自己的未来学业和职业,思想上引导学生从国家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全过程以及国际复杂局势中去认识国家的道路优势和制度优势,上升到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层面的思考格局,上升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5.2 以辩证方法看待刺激来源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种媒体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报道很多死亡案例,里面裹挟着别有用心、不合时宜的另类声音,企图消解国人齐心抗“疫”的力量与决心。高校教育者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使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方法论看待问题,以批判的眼光识别谣言,以发展的视角看待疫情的演进趋势,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新冠病毒防控;另外需要引导学生正视死亡,认识到死亡的必然性,以此次公共安全事件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如何看待崇高伟大的医护人员的死亡,如何看待世间所有生命体的生命,如何面对自己生命的宽度和延展性。

5.3 以客观态度面对认知模糊

对理论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和路径分析结果显示,认知通过中介变量自我对焦虑情绪的产生具有正向影响,那么作为前因变量,对疫情的认知程度决定自我对疫情态势的感知、评估、判断,进而影响焦虑程度。事实证明,对新冠肺炎疫情模糊、错误、歪曲的认识往往造成人们自我感知的混乱,进而加剧人们的焦虑情绪的程度。因此,关于新冠肺炎病毒知识的科学普及以及疫情发展态势客观、全面的数据呈现和严谨分析非常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大学生防疫知识教育,提升大学生信息鉴别能力,提高其客观理性的分析能力,有利于改善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模糊的认识,提高认知能力,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5.4 以合理信念提升自我效能

自我在环境和认知导致焦虑情绪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同时自我因素对焦虑情绪的产生影响最大。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埃利斯(Ellis)提出著名的ABC理论:不是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而是个体在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的信念和想法(beliefs)决定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同一件事在不同人那里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对疫情的了解和焦虑之间存在至关重要的中介过程,即个人对事态的评价、感知、经验、自身固有信念等。因此,想要缓解焦虑,需要了解处于疫情中的差异性个体各自怀有的信念、看法、态度,并进一步针对不合理信念进行合乎逻辑的转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学生管理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精准开展思政,了解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才能有实效性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另外要注意在平时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时,需加强学生自我意识的教育,推动其自我觉醒、自我感知,提高自我效能和自我能动性,继而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完善和成熟。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EB/OL].(2020-02-23) [2020-02-25].http://cpc.people.com.cn/n1/2020/0223/c64094-31600380.html.

[3]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EB/OL].(2020-02-15) [2020-02-25].http://www.gov.cn/xinwen/2020-02/15/content_5479271.htm.

[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21-330;70.

[5]蔡飞.精神分析焦虑论批判[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69-73.

[6]HORNEY K. New ways in psychoanalysis[M].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39:171.

[7]SULLIVAN H S.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M].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53:160.

[8]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3.

[9]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3417.

(责任编辑 李亚青)

猜你喜欢

结构方程模型焦虑影响因素
我国信托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改进ARMA模型参数估计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