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胜任素质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研究

2020-07-29徐若虹伊宏艳

高教学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徐若虹 伊宏艳

摘  要:我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突破口是提升大学生求职者的职业能力。胜任素质构成要素要求从企业需求的岗位胜任能力出发,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成绩考核、创造性思维培养、道德品质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六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胜任素质提升的教育和培养,市场需求的变化促进高校以培养学生胜任能力为目标,培养企业需要的具有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胜任能力;素质模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3-0139-04

Abstract: The breakthrough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our country i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Qualified quality components requires, from the post competence of enterprise needs,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ans, performance appraisal, creative thinking training, moral character quality,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p to six aspects to promote the change of market demand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etence as the goal and develop enterprises need compound talents with professional skills.

Keywords: competence; competency model; the practice teaching; cultivation of talents

大学生的胜任能力与岗位契合对接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考核指标,大学生胜任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深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前沿部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针对社会需求重新审视和设计人才培养方向,改革教学模式,培养与企业实际工作职位相对应的具有较高胜任素质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

一、胜任素质构成要素

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从社会需要出发,即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紧密结合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综合考虑企业的用人标准,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助力学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华丽转身。1993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班瑟提出:胜任素质在个体特质中扮演深层且持久的角色,而且能预测一个人在复杂的工作情境及担任重任时的行为表现。素质模型的构成要素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品质、动机六个方面。通过对胜任模型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知道知识和技能只是显露在外面的冰山一角,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有限,冰山下面的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动机等要素对个体未来的发展,预测个体未来绩效具有显著的作用。胜任素质代表一个人能做什么(技能、知识)、想做什么(角色定位、自我形象)和为什么做(价值观、品质、动机)的内在特质的组合[1]。

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职业素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人才供需矛盾。人才供需形势异常严峻,为什么学生考试成绩都不错,碰到实际问题却束手无策;为什么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到了企业却不知如何运用?为什么表面上很优秀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却令人非常失望?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社会现实需要严重脱节,胜任能力构成要素中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品质和动机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严重缺失,造成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实际需要。高校需要全面推进与胜任能力相对应的素质教育,重点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术型人才培养。胜任素质模式要求高等学校改变束缚优秀学生产生和形成的氛围与机制,为胜任能力的培养提供渠道、路径和办法。

二、大学生胜任素质培养现状

(一)高校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需求脱钩

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知识储备,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实施的教学方案对所有学生是统一的,并未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改方案,忽视了对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容由高校决定不是有企业需求主导,由此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大相径庭,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能匹配市场需求,造成学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2]。

(二)企业培养意识薄弱

许多企业并未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生入职前和入职后没有系统的培训,直接上岗,从而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理解企业文化,所做的工作不能达到岗位的实际要求,工作与岗位匹配度不高,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最终造成企业和学生双输的局面。

(三)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缺乏

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职业发展路径和职业的发展方向了解的相对较少,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明确的规划,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课并不能给学生提供有力的指导,学生所做的生涯规划与现实社会脱轨。

(四)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除了有限的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外大部分都由辅导员承担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任务。虽然辅导员能做到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但是,在辅导员队伍中,受到专业背景不同和个人能力的局限,讲授课程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并不是所有的辅导员都能上好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3]。

三、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措施

针对胜任能力模型的要求和国内高校对大学生胜任能力培养的现状,需要重新审视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一)教学要求实现“现场化”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对自身状况不了解,对将来没有很好的规划,做事不够积极主动、实践动手能力差,在自我认知、自我激励、工作态度、实践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大学生胜任能力,不仅能节省企业培训成本,节省高校教育资源,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教学要求“现场化”是培养胜任能力的有效载体,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让学生充分体会在将来工作中的社会角色,为适应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要求“现场化”就是把高校理论知识学习与企业的现场实际相对接,把课堂搬到企业,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即授课与实战紧密结合,强化综合能力训练,学生主动参与度高,实时动态交互反馈,学生与企业实现客观评价,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环节“现场化”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重点培养学生大局意识,即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要逐渐养成统筹全局的思维,学会用系统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会遇到许多在平时的理论学习时注意不到的事情,这时就需要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解决,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的个人能力会得到迅速成长。在企业中,通过系统的参观和实践,学生会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检验,既帮助学生良好的掌握了理论知识,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真实的企业经营中,不允许学生总是不断地尝试、去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有些决策失误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现场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学生在这里实战演练,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的培养自己适合企业人才需求的专业技能,主动学习,主动改变,最终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管理实现“动态化”

高校的人才培养应与社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从市场的人才需求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实现高校输送人才和企业接收人才的无缝对接。

1. 教學内容适时增减

使传统教学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对接专业建设,结合行业特征,订制特色课程。学生学习以一门技术为主,其他职业化工作技能、工作形象、工作态度、工作道德,管理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竞争力,个人与团队协同发展等促进职场融入与职业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列入学习和辅修的重要内容,增强学生自我认知的理论学习和体验。教学内容涉及三个环节,不同环节有相应侧重点。基础理论课主要通过成熟经典案例,介绍知识产生的起因、条件、背景和过程,了解知识的适应面、局限性和发展规律,对现有知识进行质疑和批判,夯实理论基础。专业基础课要按照教育规律和知识的认知规律,引入企业实际问题、项目、案例等。专业课则大量引用企业实例,主要通过教师把企业、社会存在的真实技术问题、管理问题、社会问题引入专业课教学。所有课程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任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制定学习目标,自主开展学习计划,主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分析和讨论,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意识。

2. 教学手段不断更新

目前高校教育内容缺失实践方法和教学案例,如何使教学不再枯燥和空洞,能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例如:问题式教学方法。即问题导向,减少其他教学环节,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剖析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到实践中去检验,通过这样的过程,会逐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系统思考的能力,真正做到全过程育人。例如3D模拟教学法,是通过3D的形式实现现场模拟,使教学如身临其境,实现课堂和企业实际良性互动。

(三)学生成绩考核“个性化”

拔尖创新人才在某一方面有特长,在某一方面可能有欠缺,在加强学生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对他们的考核方式不能千篇一律,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考核。首先,建立导师考核制。导师设计考核问题,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由学生解答或现场操作,导师可进行质疑或提出改进措施。其次,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原有的试卷考核已经不适应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的日常表现、能力测定、知识掌握等考核,不能再以分数的累加简单考核和计算。可以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导师实际问题测试-企业辅助考核的考核办法。再次,建立“体验式”的考核情境。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考核模式,使学生在不断深化的考核训练过程中,形成有效的知识机构、价值取向、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导师作为策划者负责题目设计、过程监控、点评分析、问题答疑、资源配置、能力评估等方面内容,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达到学生综合素质与导师必备知识技能协同发展的教学目的。最后,由导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最终的评定成绩,并对学生做出客观地评价和合理的分析,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提出相关的建议,对学生的优点提出表扬,加强鼓励。总之,考核的目的在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创造性思维培养“常态化”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学生培养的重要课题。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创新训练,在日常的学生培养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训练,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将自己的创新点子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锤炼,最终形成创新成果[4]。通过建立科研问题和创新思想的交流平台,利用网络、论坛和发布会等方式定期发布科研问题和创新思想,建立动态本科生导师制,按照问题招标的方式自由组合,组成导师和学生课题组、导师和学生小组课题组,在导师指导下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科研方案,进行科学研究,构建学生参与科研的绿色通道,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走出校园服务于社会,一般以学生对工作的胜任能力及工作完成质量的好坏作为其受教育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标准。一名学生不论其学的专业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基于实践工作经验积累不足的客观障碍,学生只能承担并胜任于某项工作中的某一环节性工作,而现实的企业经营实践显然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因此从系统最优的理论出发,任何工作完成质量的好坏,并不取决于完成一项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每一环节的工作是否做到最优,工作完成最优状态往往体现在构成此项工作的各个工作环节间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唯有这个整体处于最优的状态,才意味着该项工作的完成水平和质量达到了最优状态。显然,胜任岗位需要具备从系统最优的视角去协同配合他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对这种能力的评价本身,就是对一个人工作胜任能力的最好评价维度。思考规划与运营管理问题的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色,培养学生对岗位运行控制、運营管理整个过程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才能真正塑造出胜任岗位需要具备的品质和能力。

(五)道德品质素质塑造“首位化”

企业在用人标准上强调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的标准[5]。人无德不立,对企业而言,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尤为重要,一个员工只有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个人品德,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之中,遵守工作纪律,履行工作职责,执行工作要求,最终完成工作目标。由此可见,高校要不断加强对学生个人品德的培养,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创造良好的专业知识学习环境的同时,引导他们树立和实践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六)师资队伍建设“先导化”

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先导。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必须以具备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师作为支撑,针对教师创新能力和教学技能的培养,可以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做高级访问学者、进修和培训、提高教师的学术及教学水平;建立健全教师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培训进修机制,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让教师走出去,到兄弟院校,到高等学府进行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开拓眼界。同时派出部分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身体力行,将丰富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之中。通过学习和进修,增加教师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使教师们能够发散思维,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思路,将学生的个性特点考虑到授课的影响因素之中,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推动学生全面成才。

综上所述,高校改变原有的理论讲授、案例教学等现有教学模式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的人才,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技能型的、胜任型的”。高等学校需要调整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实践教学、创业环境与基地、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等诸多方面去设计,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胜任能力,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锋.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0.

[2]张建英.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7(11):14-15.

[3]姜莹.美国大学就业指导课的研究及启示[D].复旦大学,2010.

[4]陈祥,潘志明,耿士忠,等.新时期细胞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农业教育,2008(12):329.

[5]董新国.以内蒙古草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