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07-21郑月秋张爱萌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6期
关键词:服务组肺源知晓率

郑月秋 张爱萌

(1 铁岭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2 中国医科大学临床一系102期,辽宁 沈阳 110000)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慢性肺心病,又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或胸腔慢性疾病引起的,导致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增高,扩张右心,肥大,伴有心脏病而无右心衰竭。中国大多数肺心病患者是在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基础上发生的。这一时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其特点是咳嗽,咳嗽,喘息,运动后恶心,呼吸短促,疲劳和劳动耐力下降。体格检查显示有明显的肺气肿征象。由于胸膜内压力增加,腔静脉被阻塞。颈静脉充盈,桶状胸腔受压,呼吸运动减弱,言语震颤减弱,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听到肺部。喘息声和湿声,心音声音缩小,心音远,肝音暗沉,肝脏有压痛,肝脏颈静脉回流阳性,水肿和 腹水等,常见下肢水肿。肺动脉瓣区域可能有第二次心音甲状腺功能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收缩期杂音发生在三尖瓣区域或剑突下的心脏搏动,表明右心室肥大。痰液下降,使肝脏的上下边缘明显向地下移动,应与右心衰竭的肝脏充血征象相区别。而高质量的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缺氧,保持呼吸顺畅,减少并发症的出现[1]。本研究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7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遵循常规护理,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落实整体化护理干预。分析了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7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组,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男性、女性分别是23和12例年龄62~79岁,平均(67.99±2.92)岁。住院时间16~81 d,平均时间(32.91±2.91)d,气喘症状有25例,咳痰症状有21例,咳嗽症状有24例。常规护理服务组男性、女性分别是21和14例。年龄61~79岁,平均(67.93±2.11)岁。住院时间16~82 d,平均时间(32.71±2.55)d,气喘症状有25例,咳痰症状有22例,咳嗽症状有25例。两组一般资料相似。

1.2 方法:常规护理服务组遵循常规护理,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第一,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可出现悲观焦虑等情绪,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建立友好关系,主动与患者沟通,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了解其内心情感,及时给予鼓励和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二,加强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定时帮助患者叩背排痰,并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及时将呼吸道分泌物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第三,饮食护理。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进食高纤维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含糖高的食物,以免引起痰液黏稠,鼓励患者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水,以预防便秘。第四,药物护理。慢性肺心病患者使用排钾利尿剂时,督促患者遵医嘱补钾,利尿剂尽可能在白天给药,避免夜间频繁排尿而影响患者睡眠。应用血管扩张剂时,遵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情况。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处理。第五,健康教育指导。指导患者戒烟戒酒,如果患者病情稳定,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气功、太极拳,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全面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增强体质。正确引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增强肺通气,改善呼吸功能锻炼[2]。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满意水平;患者对康复知识的知晓率、患者对疾病康复护理的配合度(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康复知识的知晓率、患者对疾病康复护理的配合度越高);护理前后患者心肺功能指标;护理缺陷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则落实χ2检验,采取SPSS19.0统计,P<0.05显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满意水平相比较: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满意水平35例(100%)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满意水平28例(80%),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满意水平相比较[n(%)]

2.2 护理前后心肺功能指标相比较:常规护理服务组患者护理前心肺功能指标FEV、FVC、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为(1.12±0.25)L、(2.11±0.65)L、(61.52±3.28)mm、(38.53±0.35)%,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心肺功能指标FEV、FVC、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分为(1.15±0.21)L、(2.02±0.66)L、(60.89±3.18)mm、(36.94±0.36)%;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患者护理后心肺功能指标FEV、FVC、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分为(2.32±0.32)L、(3.25±0.61)L、(49.15±2.35)mm、(48.61±0.26)%,常规护理服务组护理后心肺功能指标FEV、FVC、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分为(1.68±0.69)L、(2.67±0.62)L、(59.48±2.12)mm、(37.18±0.37)%。统计学分析后,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护理前(P<0.05),且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P<0.05)。

2.3 两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知晓率、患者对疾病康复护理的配合度相比较: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知晓率、患者对疾病康复护理的配合度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其中,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知晓率、患者对疾病康复护理的配合度分别是(97.55±2.24)分、(94.20±3.11)分,常规护理服务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知晓率、患者对疾病康复护理的配合度分别是(84.02±1.41)分、(85.22±3.61)分。

2.4 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相比较: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其中,常规护理服务组护理缺陷发生有8例。而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仅有1例。

3 讨论

患有慢性肺心病的老年患者容易出现以下心理障碍:焦虑、恐惧、悲观、抑郁、失望和孤独等,上述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病情和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患者的整体护理[3-4]。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药物以及呼吸道护理可以改善临床治疗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科学的饮食护理可以改善患者身体的整体状况,提高其免疫力。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可帮助患者构建健康生活习惯[5-7]。

本研究中,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7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遵循常规护理,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落实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满意水平;患者对康复知识的知晓率、患者对疾病康复护理的配合度;护理前后患者心肺功能指标;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显示,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满意水平35例(100%)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满意水平28例(80%),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护理前(P<0.05),且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P<0.05)。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知晓率、患者对疾病康复护理的配合度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其中,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知晓率、患者对疾病康复护理的配合度分别是(97.55±2.24)分、(94.20±3.11)分,常规护理服务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知晓率、患者对疾病康复护理的配合度分别是(84.02±1.41)分、(85.22±3.61)分。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其中,常规护理服务组护理缺陷发生有8例。而整体护理干预服务组仅有1例。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使其更好配合护理和提高疾病的知晓率,减少护理缺陷,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有较高的满意程度。

猜你喜欢

服务组肺源知晓率
陈朝金教授运用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的护理要点分析
健康教育在面神经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研究
ICU高龄患者骨折术后谵妄的护理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