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7-20方方何怡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6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方方 何怡

摘要:教育是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教导和指引,使其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又不会抹杀他们的好奇心,这样他们能主动探索未知的事物,主动学习。数学解决问题考察学生多方面的知识,不仅要使他们学会课本中的知识,还要理解生活中的问题,并且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考察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1.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中出现的问题

解决问题一直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问题,就呈现形式来说,解决问题这一类的题型大多以“情境信息图”的形式出现,生动形象,富有童趣,条件活了,问题又由学生自己提出并解决,给学生解题增添了难度。就关联点来说,课标教材将“解决问题”融入计算教学之中,相应的练习题量又少,计算要求没有降低,在不能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的前提下,中等及其偏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差。因此,对小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是迫在眉睫的。

2.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2.1具体实施策略

不仅仅是数学,在很多科目的学习中,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所谓审题,就是理解题意。看到题目,要反复默读,弄清已知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审题之后,还要分析数量关系,就是指题目中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及所求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將数量关系分析清楚了,才算完成了正确地审题。

2.2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大树今年的高度是小树高度的4倍,8年后大树和小树的高度之和是61米,大树和小树今年各高多少?在解答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本题的问题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找到各个量直接内在的关系,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既然大树今年的高度是小树今年高度的四倍,那么,我们可以假设小树今年的高度为x,那么大树今年的高度为4x,八年后大树的高度和小树的高度之和为61米,那么(x+8)米就是小树八年后的高度,(4x+8)米是八年后大树的高度,所以我们可以根据“8年后大树和小树的高度之和是61米”这一条件列出等式:x+8+4x+8=61。通过解方程得到x=9,也就是小树今年的高度是9米,将“x=9”带入“4x”就得到大树今年的高度是36米。所以,审题过程中能够找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3.1具体实施策略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分析事物的能力与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引导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题目的能力,可以使用形象思维法、实物演示法、列表法、图示法等。

3.2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红旗小学组织五年级的同学们去参加活动,从学校出发,步行到距学校若干千米的敬老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原计划5小时到达,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多行1千米,结果提前1小时到达学校,求他们原计划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在解答题目时,我们要知道问题是什么,我们必须清楚原计划与现计划之间的关系,而且学校到敬老院的距离并没有发生改变,这样在解决问题时自然就找到了数量关系。让学生来分析题目,列表格,画示意图,甚至是列举已知量,都是帮助分析问题的好方法。假设每小时计划走y千米,所以学校到敬老院的距离是5y千米,实际上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1千米,所以实际每小时走了y+1千米,实际走了4小时,所以按实际情况计算学校到敬老院的距离就是4(y+1)千米,因此,5y=4(y+1),可以得出y=4,他们的原计划每小时走4千米。

再比如,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与高分别是5厘米,6厘米和6厘米,它与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这道题是对图形面积的考查。所以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先分析问题,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既然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能拼成正方形,那么说明这个正方形是直角梯形。梯形的高和下底是6cm,那么形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6cm,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就是边长×边长=6×6=36(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就是(上底+下底)×高÷2=(5+6)×6÷2=33(平方厘米)既然正方形是由梯形和三角形组成的,那我们可以采用裁剪法来算出三角形的面积,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正方形的面积减去梯形的面积,就是3平方厘米。利用画图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答,这样能够一目了然。

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学生们做什么事情,首先就是要对它产生兴趣,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在课堂上,老师可以使用趣味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好学能力,使学生们被动的学习方式改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5.养成检验的习惯

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评价,这是优秀学生必备的学习品质。学生不但要会解决问题,还要学会检验,用不同的方法检验,比如代入法、逆推法、等价转化等方法进行检验。

6.结语

总之,小学高年级的解决问题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要学会转化思想,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唯有真正的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学生们在解答解决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张彦娥.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J].速读(中旬),2014(7):111-112.

[2]陈永欣.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浅议[J].新课程导学,2014(32):36.

安阳市文峰区第二实验小学 方方

安阳市红庙街小学紫薇校区 何怡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转换数量关系角色,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