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五重视”

2020-07-14陈雄玻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师主导动手能力教学反思

【摘 要】本文论述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五个重视”,提出要重视创设教学问题的情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重视课后反思。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 问题情境 自主学习 教师主导 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而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以及促进者,需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与想象,积极参与课程的讨论。面对新课改的要求,地理教师需要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思考,不断地积极探索,结合学生实际,找到行之有效的课堂模式。本文论述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需要做到以下“五个重视”。

一、重视创设教学问题的情境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的“问题思维理论”指出:“思维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起始于问题,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从而沉浸于问题之中,与教师同步,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但要注意,设问不能太难,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之外,否则适得其反。特别是讲授新知识时,更要注意这一个问题。

《热力环流》是《大气》这一章内容的基础,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困难。授课时笔者采取步步引导的方式。首先,笔者展示一张参加孔明灯放飞祈愿活动的图片,旁边附有孔明灯的说明。这张图片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其次,笔者播放了一个小视频: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放了一碗热水和一碗冰块,然后看到热水一侧有水汽上升,飘到冰块上方下沉,再从冰块处飘回热水处,形成一个环流。看完视频后,笔者请学生先描述整个运动过程,然后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分析孔明灯能飞上天的原因,再归纳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原因。最后,笔者又播放了一段视频:电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上方谷火烧司马懿,可是火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浇灭了,请同学们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这场雨是怎么形成的。这时学生十分兴奋,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学以致用。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自己去寻找答案,夯实了基础,又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这个知识点稍为简单,学生容易理解。授课时笔者是以一段视频代替讲解。视频以动画的形式展示了水的前世今生,加以旁白,介绍了水的循环过程。然后设计几个问题:(1)请在水循环简图中标明水体的运动方向以及水循环的各个环节。(2)按照发生的空间领域不同,水循环主要有哪几种类型?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什么?(3)归纳水循环的定义,并简述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4)在水循环过程中,涉及地球的哪些圈层?这样一步步由浅及深,既落实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还为下一节内容做了铺垫。

二、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改革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围绕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自主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基础。此时,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是让学生自学,教师只是单纯的维持课堂纪律?或者教师根据教材要求,设计一些问题或提出几个观点,然后让学生自学、探讨、总结、记忆?其实,这些都是对自主学习本质的误解。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探索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可能会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首先,学生的自控能力差,自觉性低,不能很好地适应自主学习;其次,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也要在教师的指导才有提升。因此,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研究学生的个性、基础、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等,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既能培养思维能力,又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

例如,在学习《墨西哥》这一内容时,笔者先给出一张图片:墨西哥的国徽—— 一棵从湖中岩石上长出的仙人掌,上面伫立着一只嘴里叼着蛇的神鹰。提出第一个问题:墨西哥被人们称为“仙人掌之国”,为什么?学生根据墨西哥的纬度、地形、洋流等因素分析,其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适合生长仙人掌,从而得出结论。笔者再提出第二个问题:中国有仙人掌分布吗?学生众说纷纭,有学生说有,因为新疆有沙漠;有学生说没有,因为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只有温带沙漠,而仙人掌却是生长在热带沙漠。笔者没有下结论,只是又给出一张图片:我国横断山区的某河谷中分布有大片的仙人掌,然后让学生分析其成因与墨西哥是否相同。学生大感兴趣,纷纷参与讨论,分析其不同之处:河谷位于亚热带地区,处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风在背风坡下沉,具有增温效应,致使河谷干旱,所以可以生长仙人掌。这样通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得以扩散,知识得以延伸和拓展。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地理又称为文科中的理科,特别是自然地理,对学生而言,既抽象又难理解。如何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多媒体是一个手段。但是,如果能让学生参与进来,亲手制作,这样更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自制模具是一個很好的选择。笔者选取最为抽象的自然地理为切入点,用教具模拟其运动过程及形成机制。在《常见天气系统》一课中,笔者用模具来展示冷锋、暖锋的形成过程。开始时,笔者用纸板模拟锋面,可是纸太软,立不起来。后来,笔者改用泡沫,泡沫轻且硬,符合要求。然后,笔者用红色泡沫剪成的箭头代表暖气团,用蓝色泡沫剪成的箭头代表冷气团,把硬卡纸剪成云朵代表云层。在实际教学中,先安排学生根据导学案预习相关知识,然后请四位学生上讲台前展示:一位学生讲解,三位学生分别代表锋面、冷气团、暖气团,现场展示冷锋、暖锋的形成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也可以分组比赛,看看哪个组的同学完成得又好又快。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通过亲自动手、动口演练锋面的形成及变化,使得抽象的过程具体化,加深对该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另外,地球的公转也可以这样演示:用发光的灯泡代表太阳,学生手持地球仪一边拨动地球仪一边绕灯转动,模拟地球公转的情况,其他学生则观察地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此时要注意:一是地球自转的方向;二是地球仪要倾斜着身子绕日转动;三是教室的灯要暗些,以凸显灯泡的光照在地球仪的不同位置的变化。

这些情形还需要借助特殊模具,如果让学生能利用手边的纸、笔等,适用面还更广。在学习经纬网的知识时,180 度经线的东侧是西经度,西侧是东经度,可是学生经常搞反。为此,笔者要求学生用一张白纸画经线,方向为上北下南,把 0 度经线画中间,右边为东经度,左边为西经度,均到 180 度结束。然后把纸合拢,把 180 度合在一起,看看其东西侧经度的分布。这样经过亲手绘制,学生对其分布状况印象深刻。

师生共同动手设计、制作教具,一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想象能力,二则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三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体味到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

四、重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有所担当,不断进取,为国家和民族创造辉煌的未来,活出自己精彩的一生。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协调好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如学习“宇宙中的地球”“大气”“地表形态的变化”“水循环”等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学习“人口与城市”“自然资源”“人地协调发展”等内容,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价值观。在学习《人口》这一内容时,讲到中国人口政策的变化,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1)从 1949 年至 1978 年末,中国生育国策参照苏联——“英雄母亲,任意多生育”。资料显示,这 30 年中国多出生人口超过 4 亿。请结合历史,说明这个政策实施的背景是什么。(2)从 1979 年到 2010 年,中国生育国策为“只生一个好”。据统计,此时期中国总共减少了 4 亿多人口。请分析我国实施一孩政策的原因。(3)2013 年 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但人口学者表示,从数据看,2012 年实施的单独二孩政策直接带来的出生口增加不到 20 万,远低于国家预期的每年增加出生人口 200 万的水平。请分析原因是什么。(4)2015 年 10 月 30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为什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积极意义?(5)全面二孩政策后,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与此同时,笔者展示不同时期的人口政策的宣传画。这样图文并茂,又是身边发生的热点事件,学生非常活跃,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通过层层引导,既解决了问题,落实了内容,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口观、价值观。

五、重视课后反思

上完每一节课,都有许多值得教师回味的地方。笔者主要从课堂的亮点和失误两个方面去加以反思。

(一)亮点反思。教师上的每一节课总有其精彩之处。如有时教师用的素材特别的典型,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有时是教师灵机一动,想出的点子特别好;有时学生的回答十分的精彩……对于亮点,要及時总结。

(二)失误反思。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当出现失误时,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反思:(1)是否合理地安排了内容?(2)是否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突破了吗?(3)教学手段和形式是否陈旧、单一?与教学内容是否配套?(4)为什么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内容本身脱离学生实际,还是教师的引导不够?(5)学生是否积极思考了?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思考?

例如,我国成功申办了 2022 年冬奥会。结合这个热点,笔者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雪上项目放在张家口和延庆举行?学生支支吾吾答不出来。课后,笔者私下问学生原因。学生道出了关键:“老师,我们是南方人,不知道什么是雪上项目。”后来,笔者收集了不少有关雪上项目的图片与材料,(下转第102页)(上接第66页)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终于得出完整的答案。笔者再乘胜追击,进一步拓展:如果某地要开发雪上项目,要满足什么条件?学生兴致勃勃,纷纷列举条件。笔者在旁边加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以后遇到像南北方、东西方差异的题目,笔者都尽量多收集信息和素材,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 卫.新课改下如何突破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

【作者简介】陈雄玻(1972— ),女,汉族,籍贯广西陆川,理学学士,高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市陆川中学。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教师主导动手能力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不能轻视教师的讲
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探究阅读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