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明清时期我国戏曲音乐的发展脉络

2020-07-06段蓉

青年生活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发展脉络戏曲音乐昆曲

段蓉

摘要:中国的戏曲艺术从宋元“杂剧”与“南戏”至元末明初“四大声腔的出现,到“昆曲”在明代中叶至清初独领风骚两百余年,再到清初“乱弹”兴起,直至20世纪上半叶形成三百多个剧种及数以万计的古今剧目。这样一条“文化裂变”道路是在九百余年之间完成的,充分显示了民间音乐形态作为社会生活的主流在音乐文化发展中的多姿多彩与突飞猛见构成近古音乐最为辉煌的面貌。本文便是对其在这一时期具体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关键词:戏曲音乐;昆曲;乱弹;发展脉络

戏曲音乐中,“声腔”和“剧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以演唱腔调命名,谓之“戏曲声腔”,后者以不同地域或民族特色之戏曲形式称呼,叫做“戏曲剧种”。如果昆曲只用“昆山腔”一种声腔,川剧则用“川昆”、“高腔”、“皮黄腔”、“梆子腔”和“燈戏”五种声腔。何种戏曲剧种运用何种声腔是研究戏曲音乐的基本坐标与出发点。

元末,南戏取代了日趋衰落的北杂戏,发展成为风靡南北的戏曲剧种,在此基础上促成多种声腔形成。海盐腔(浙)、余姚腔(浙)、弋阳腔(赣)、昆山腔(苏)便是流行于江南各地的南曲声腔,号称“四大声腔”。其中“惟昆山脉止于吴中,流丽悠远,出手三腔之上。”

昆山腔又叫“昆曲”,是起源于元代末年昆山地区的戏曲声腔和剧种。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其在明嘉靖以前流传并不广泛,明嘉靖年间,魏良辅等人吸取了海盐腔和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同时也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改进后的新昆山腔发展了南戏字少声多与清柔婉转的特点,在慢板常加“赠板”,使节奏放慢一倍,在远腔上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与表情的细腻,形成一种“啭音若丝”的唱腔风格。改革后的昆腔,以笛、箫、笙和琵琶作为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的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后梁辰鱼在继承魏良辅成就的基础上,对昆腔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改革后的昆曲,已脱离原所谓“南戏”的意义而成为一个集南北曲大成的戏曲剧种了。万历末,昆腔传入北京,成为全国性剧种。

昆曲音乐属于曲牌体,其所使用的曲牌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一千种以上,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和琵琶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昆曲分两大类,即北曲和南曲。且有着鲜明的特点:其一,北曲字多腔少,字密而少拖腔,曲腔高亢昂扬,慷慨朴实;南曲则相反,字少腔多,字位疏散,旋律流利,曲调抒情柔和,善于表达深切细微的内心情感;其二,两者运用的音阶并不相同,北曲是七声音阶,南曲是五声音阶;其三,北曲没有入声字,南曲有入声字。

从明嘉靖至清初,出现了一个以昆腔为代表的传奇剧最兴盛时期,产生众多优秀作家和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为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乾隆(1736年-1795年)中叶则过渡到昆曲折子戏盛行的阶段。但昆曲因其音乐过分缠绵悱恻和唱词文雅难懂,故在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逐渐衰落,到光绪时(1875年-1908年)则一蹶不振,而由新的戏曲形式——乱弹剧所取代。2001年5月18日,我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昆曲这一优秀艺术传统将作为人类共同享有的文化遗产加以继承发展。

自清代康熙末年到道光末年的一百多年间,各种民间地方戏曲兴起,人们称之为“乱弹时期”。“乱弹”泛指当时各类新兴地方声腔剧种。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流行地区广泛。昆曲逐渐趋向衰落,“乱弹”诸腔称盛一时。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北京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说。(即苏州的昆曲、河北的高腔、鲁的柳子戏、晋陕一带的梆子戏。)成为这一时期四大声腔的代表剧种。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又形成了以西皮、二黄为主体的声腔系统。这五大声腔中,以梆子、皮黄最为发达,成为“乱弹”诸腔的主要代表剧种。

梆子腔又名“秦腔”,也叫“乱弹”。最早因为枣木梆子击节伴奏而得名,渊源于明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与说唱,位于山西和陕西交界处的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而形成较早的梆子腔剧种。梆子腔在乾隆年间流传已非常广泛,后来向东发展与当地语言、民间曲调相结合,逐步演变为各地的梆子腔剧种,如山西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和山东梆子等。或则在同一地区内又产生不同的流派,或则演变出新的声腔系统,繁衍多变,千姿百态。这一声腔系统以一个基本曲调(一般是对称的上下句唱腔)为基础,作各种节奏、速度的板式变化。如散板、流水板、一板三眼和一板一眼等,以表现不同角色的性格和戏曲中的矛盾冲突,首创戏曲音乐中“板腔体”之先河。还运用曲调中不同的特性音来形成不同腔调的感情色彩对比、变化分花音和芳音两大类。梆子腔音调高亢激越,节奏强烈急促。能够很好的体现北方地区戏曲音乐粗犷激昂的音乐风格。

皮黄腔是西皮与二黄两种声腔相结合的产物。西皮起源于秦腔,清初经湖北襄阳传到武汉一带,并与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二黄产生于江西、安徽一带,是在弋阳腔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清初是西皮是汉调的主要腔调,二黄是徽调的主要腔调,在长期流传演变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声腔系统,即皮黄腔。就音乐风格而言,西皮高亢跳跃、轻快活泼,二黄低回缓慢、端庄凝重,二重构成情调、色彩的对比。1790年,乾隆八十寿辰。诏令四大徽班(安徽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戏班进京,使得皮黄腔风靡京城,成为京剧“形成期”之起端。民国以后“皮黄”被正式称之为“京剧”,开始进入京剧的“成熟期”。京剧也成为了我国影响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是我国戏曲音乐“古老声腔剧种”和“新兴声腔剧种”之分水岭。“昆曲”之前,音乐结构方式均以“曲牌连缀”,称之为“曲牌体”。“梆子腔”和“皮黄腔”等新兴剧种则开辟了“板腔体”的崭新道路。无论南北,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俞趋俞繁,新奇迭出。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盛况空前的历史阶段。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4.10

[2]耿生廉.浅议民歌中的衬词和衬腔(油印本)[M].中央音乐学院内部资料,1980.1.

[3]刘再生.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上)[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5(1).

[4]刘再生.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5(1).

[5]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发展脉络戏曲音乐昆曲
领略昆曲之美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问天
大运河畔响起昆曲声
晋剧行当音色特征及音色调节
舞龙舞狮竞赛规则的发展脉络与现实启示
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方法与学科发展的多视角分析
建国初期电影歌曲发展脉络及特征
明治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戏曲音乐欣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