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探究

2020-07-06张巧莲

青年生活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高中语文教学

张巧莲

摘要:高中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十分关注,有效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围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对高中生语文学习中主体意识的培养方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主体意识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角色转变,准确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从而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一、明确语文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语文学习的目的及意义,明确语文学习不仅是工作、生活的需要,更是人们的精神需要,也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教师要着重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手能力和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学生要在教师的指点下多思考,如学习语文是为了什么,学习语文对自己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什么作用等,从而使学生能够目标明确地学习语文,在学习中不再感到迷茫,更加坚定地学好语文,并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与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另外,教师必须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间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和探索,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严于自律的好习惯,勇于尝试创新,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

二、合理安排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首先,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要在课前把学习的主要任务和相关问题都安排给学生,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能够搜集更多的资料,思考更多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和实践。学生通过自身的实际操作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既有效地促进了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又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其次,营造有利于学生参与的课堂氛围。为了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有利于学生参与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使所教授的课堂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发挥想象力。教师要通过丰富生动的表达方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给予自己的重视和满意,从而调动其参与意识;最后,认真总结,做好课后反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后反馈这一环节通常处于缺失状态。大多数教师并不重视,有的甚至完全忽略了这个教学环节。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意识,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后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和记录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况,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及收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这样学生的付出得到了教师的尊重和认可,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必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三、优化教学环节,学会独立思考

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高中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第一个突破口就在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优化教学环节,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好奇、产生疑问,促使学生在迫切想要知晓答案心理的驱使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深化学习主体意识。

必修一《雨巷》一课教学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舞蹈《小城雨巷》的视频,随后提问:“‘雨巷是贯穿全诗的意象,这个意象为整首诗奠定了朦胧美的情感基调。请问作者为什么要选用这个意象?‘雨巷象征着作者什么样的心境?请大声朗读诗歌,尝试回答问题。”这首诗歌篇幅不是很长,我给出5分钟时间,然后请学生自己举手发言。对于学生给出的解释,我没有急于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邀请正在听课的其他学生评价答案。通过这个环节,我不仅了解了学生对“雨巷”这一意象的理解情况,同时还检查了其余学生是否认真听课。而学生本人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参与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学习主体意识也大大增强。

四、创新教学方法,鼓励积极参与

灌输式教育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导致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淡薄。例如文言文教学,教师担心学生听不懂,一字一句为学生翻译。试问,这样如何能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意识?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巅峰时期,他们求知欲望强烈、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表现自己。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意识,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五、营造和谐氛围,拉近师生距离

为了培养高中生的语文学习主体意识,教师还应当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主观上愿意亲近教师。高中生学习压力大,除了语文之外,他们还要花费时间与精力钻研其他科目。绝大多数时候,学生是否喜欢一门科目取决于他们对任课教师是否喜爱。如果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关系,学生自然会喜欢语文,愿意主动配合课堂活动,这对于学习主体意识的培养有百利而无一害;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僵化,学生会认为教师高高在上,容易对语文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学习主体意识的培养。

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我非常重视自身角色的定位与调整。我深深认识到,学生跟我是平等的,我是他们学习路上的合作伙伴,不是什么权威者、控制者。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强烈,他们十分反感“一言堂”式的教育。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极力主张教学的民主化,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美好品质。在这方面,教师尤其需要关注那些语文成绩不好的后进生,在课上要积极与后进生互动,深入后进生群体,主动关心、爱护他们,让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之情,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喜爱,从而积极配合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孙玉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J].新课程(教師),2009(7).

[2]杜彬鹏.试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高中语文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