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2016-11-11李芳

人间 2016年27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学习动力主体意识

李芳

摘要:新型的教学过程,学生应当成为学习、教学的主体,教师则充当一个引导者,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并且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引导学生自身进行自主性学习。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深挖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自觉的学习相关知识,将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意识形态中扭转过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主体意识;学习兴趣;学习动力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64-01

主体参与式教学是当代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其关注的是主体间的理解、沟通、参与、互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道德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当前,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就巨大,但最大的不足是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更应是积极参与教学的主体,培养和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是优化思想政治课育人功能、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本文分析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性和传统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弊端,指出了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和挖掘的具体方法。

一、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下的教师基本都具备相同的教学条件,一位思想品德教师一般会同时进行多个班级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对每个班级均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即便如此,各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效果依旧存在很大差别,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被认为是较为关键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投入程度,即学生自身主体意识的发挥程度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新的教学策略,深挖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思考,鼓励对课程知识有新想法的学生,进而引导学生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应侧重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辅助地位,教师应在逐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深挖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由“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

二、传统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弊端

1.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较陈旧,所用教学方法较单一。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进度,在课堂教学时一味单方面“灌输”学生大量知识点,让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教师也很难去挖掘学生内在的巨大潜力,更谈不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长此以往会出现,老师很辛苦,学生也很辛苦的“双累”局面。

2.课堂学习气氛低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传道授业者”,学生则是“接受者”。教师只需将课本所讲

如数交给学生便可,而学生只需听懂老师所讲即可,即教师单方面“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这就出现现在中国课堂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一堂课下来,只听见教师在讲台上讲个不停而台下却鸦雀无声;教师累,学生也累。这样只会营造出一种紧张而被动的学习气氛。再者,传统模式下的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缺乏一种自由而轻松的课堂氛围。

三、关于挖掘学生主体意识的策略

新型的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挖掘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自觉的去进行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扭转之前学生被动学习的不良状态,最大化的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现在的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应充当一个辅助者,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应去适应自己的“新角色”。教师主要负责引导、督促和解惑,学生可以自己运用目前发达的网络等多元化资源自己去学习和探索。以前的思想品德教学,教师只是学业的传道授业者;而现在,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发学生自己的主体意识,教师要由先前的角色向一个引导者、促进者转变,教师的教学目标应为最大化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一新旧变革意味着新时期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也不再是知识交互、运用的核心,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推动者,教师仅仅需要在学生遇到困难和疑惑时,及时为学生解答困惑,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加透彻的掌握。学生的角色亦需有一个大的转变的,学生需从以前听老师讲向自主式学习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还可以多进行互动,让以前学生心中高高在上的老师变成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更方便和有效的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气氛一旦形成,不仅学生能够轻松而愉快的学到他所需掌握的知识,教师也不必像以前那样辛苦。但是,教师还要从学生的心理和需求等方面进行考虑,提前制定出一套适合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多样化教学,如课堂情景剧等活动,来获得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化的表现出来。

2.营造轻松和谐的授课环境。学校和教师应一起努力为学生提供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兴趣,并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教师在这一学习氛围的营造中应起领头和主导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并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己愿意去思考,去学习。教师还应多与学生交流,多听取学生对于这门课的意见建议,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积极发言者给予适当表扬和奖励,进而使学生都能畅所欲言,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课下,教师也可通过网络交流软件与学生交流,对于有待提高的学生加以指导、关心和鼓励,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与关心,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弘扬人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能力,而思想品德课肩负着培养新生代的历史重任,是国家基础教学工程的主要载体和途径。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是很有必要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断革新,有关学生主体意识的理论研究以及课堂教学中的艺术策略等相关问题一直是广大教师不断探讨研究的课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人的主体精神,如何更好的让学生发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我国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思品老师需要不断研究、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志辉.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策略浅析[J].河南教育,2010,8.

[2]张明远.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策略探析[J].青年与社会,2011,2.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学学习动力主体意识
物理探究性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激发国防生学员学习动力的思考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激发和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动力的技巧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如何提高学生思品课学习内驱动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