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和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

2020-07-01童晓红丁家望李稳慧

巴楚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库巴射血左室

童晓红 丁家望 李 松 李稳慧 吴 辉

(三峡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湖北 宜昌 443003)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以左心室或者双心室扩张伴有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1],常表现为进行性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甚至猝死等。该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5年生存率只有50%左右[2,3],而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措施依赖于药物干预。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被美国FDA批准上市,为心衰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4,5],但其在DCM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未见明确报道。本研究主要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DCM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入选2017年7月~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DCM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冠脉CTA或者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先心病以及高血压心脏病,并排除肝肾功能异常以及高钾血症。对照组包括男1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5.3±6.1)岁;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3.6±5.4)岁,所有患者心功能处于II~III级,按NYHA分级法进行评估。入选患者均知晓本研究详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的利尿剂(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J20170344,50 mg/粒),50 mg/次,bid,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片(10 mg/片),10 mg/次,qd,3个月后进行心功能评估及免疫指标检测。

1.3 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检测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美国GE公司)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LVEF是指每搏输出量占左心室舒张末容积的比率。LVEF是一个容积相关参数,首先应用心脏超声技术测量出左心室的容积,包括舒张末容积和收缩末容积,计算射血分数。另外,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LVDD,共测量3次,数据取其均值。

1.4 免疫指标检测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采集患者的外周静脉血5 mL,室温放置30 min后,以2 500 rpm离心10 min,提取上层血清于-80℃冰箱保存备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选时NHYA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

2.2 两组LVEF和LVDD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和LVDD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LVDD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改善和LVDD减少更明显(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LVEF和LVDD的比较

注:LVEF:左室射血分数;LV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同组与治疗前比较,aP<0.01;治疗3月后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血清免疫因子表达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的HMGB1、IL-6及TNF-α表达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HMGB1、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HMGB1、IL-6及TNF-α表达水平降低更明显(均P<0.05),见表3。

表3 两患者治疗血清免疫因子表达水平的比较

注:HMGB1:高迁移率族蛋白B1;IL-6:白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同组与治疗前比较,aP<0.01; 治疗3月后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论

DCM主要是由于发生重构的心肌组织出现功能障碍所致,是引起心力衰竭的常见心肌疾病之一[6,7]。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性炎症、病毒感染等有关。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在DCM及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8]。

另外,近年研究表明炎症反应也参与了DCM及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9]。急性和慢性的炎症免疫反应是导致DCM的重要因素,与心肌重塑、心肌纤维化密切相关的IL-1、IL-6、IL-7、IL-17、IL-18等炎性因子可通过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途径引起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失衡,从而使心肌成纤维细胞分泌I型、III型胶原,诱导心肌细胞外间质胶原的沉积及心肌组织纤维化,促进心室的病理性重构和扩张[10,11]。另外,IL-1和IL-6还与DCM的心功能恶化程度有关。研究表明,存在于真核细胞核中的HMGB1,通过主动分泌和被动释放方式转移到细胞外,刺激IL-6、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启动炎症应答,在组织器官的损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

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新型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13,14],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在DCM中的疗效及具体作用机制还未见报道。

本研究发现,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3个月后能明显提高DCM患者的LVEF,缩小LVDD,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还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能进一步降低DCM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HMGB1、IL-1和TNF-α的水平。

既往的研究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一方面可能通过抑制脑啡肽酶,增强利钠系统的有益作用,起到排钠利尿、舒张血管和保护心脏等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舒张血管、促进尿钠排泄、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左室舒张末压、改善心脏舒缩功能[15]。而本研究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还能通过抑制HMGB1的表达,减少TNF-α、IL-6的分泌,进而改善炎性因子促发的心肌细胞凋亡、胶原沉积和纤维化,逆转心肌重构。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明显改善DCM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其作用可能与调节HMGB1、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有关。

猜你喜欢

库巴射血左室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更 正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芥末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