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探讨

2020-06-27赵珍珍

教育界·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赵珍珍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进入了校本化的实施阶段。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活动中將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并与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相结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

校本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不仅指以综合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为载体构建的活动类课程,还包括学科类课程的综合、交融与拓展。开展校本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校本课程需要以学校为本位,并由学校进行个性化的课程制订。同时,在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课程资源的整合,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升数学教学的实用性,还要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意义

1.提升教师的参与程度

在制订校本课程时,教师需要收集学生的信息,并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商讨,最后上报给学校。具体来讲,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资料的记录与备份,同时要结合教学改革的要求与学校的教学目标,对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与应用。例如,在“时、分、秒”的教学中,部分学校不涉及过于深奥的速度计算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适当引入课外教学,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还可以结合有关试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拆解,理解时间在路程与速度方面的应用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

每个地区的教学水平都有其相应的特点,校本课程赋予了教师灵活教学的权利,也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从学生的爱好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扩展。此外,教师也要认识到学生的大脑发展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推导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圆的周长的测量方式。如有的学生用绳子绕圆的外圈一圈;有的学生在圆的外圈进行标记,并求取滚动一圈间的距离。学生可以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π的具体数值,进而推导出计算公式。

3.优化学校的教学质量

校本课程可以凸显学校教学的特色,并建立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能够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其教学质量。教师应与部分学生进行交流,并选取某些具有教学优势的课程,以提升教学效果。此外,学校要鼓励教师分享经验,发挥其引领作用。

例如,在“负数”的教学中,部分教师会结合图形进行讲解,如“山的高度越高,温度越低,直到降为负数,根据图形求取数字的表达式”。这种引入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力,使他们从图形中找到各个数据及各类条件,并根据这些数据和条件,推导出图形的表达式。

二、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1.创造教学情境,进行课程开发

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造舒适的学习情境,同时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对课程进行有效开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可以使用提问的方式,设置由浅到深、层层深入的问题;也可以合理设置悬念,引导学生不断思考,直到学生推导出答案,进而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收集学生的不同意见,并对课程的实施方案进行调整,以便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此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梳理教学内容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找到完整的学习路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自主思考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提出问题:“圆柱与圆锥属于立体图形,其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应怎样推导?”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会对图形进行观察, 并结合“圆”“扇形”“长方形”的相关知识,对图形进行拆解。在拆解后,学生能够看到圆柱由两个圆形及一个长方形组成,圆锥由一个圆形及一个扇形组成。在了解了这些知识后,学生就能够求取圆柱与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在学生推导完毕后,教师可以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结果的验算,对学生的推导行为加以肯定。

2.结合实际生活,渗透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联系实际生活,提升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学校可以开展校园文化比赛,如心算比赛、珠算比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或开展剪纸比赛、组装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贴近生活的问题,让学生自由选择问题,并找出答案,以此体现小学数学知识的应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加入情境模拟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在游戏中实现数学知识的传授。

例如,在教学“比”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计算操场的旗杆高度。首先,教师向学生说明“比”的基本原则,并简单讲述测量方法;其次,教师给学生一截木棍与一把卷尺,让他们测量旗杆的高度。学生在对“比”的概念进行回顾,测量木棍的长度后,将其垂直树立在大地上,观察其影子的长度。之后,学生测量旗杆影子的长度,将二者影子的尖端重合,以此计算旗杆的高度。在计算旗杆高度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角相同、线平行的计算原理,并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开展游戏活动,进行课程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活动来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效果,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小设计师”“你画我猜”等游戏方式,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然后划分游戏中的任务,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教师还可以设置抢答题,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或使用知识问答题,考验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掌握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定题目时,要控制难易程度,避免题目超纲,影响学生的游戏体验。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模擬活动,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消费者”,通过买卖商品来认识人民币。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区间,限制“消费者”的消费,而“售货员”需要对消费的总额进行计算和找零。在模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引入一些突发事件,增强情境模拟的趣味性,如“商场开始打8折”“消费者某张钱币为假币,不能使用”,让学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应用方式。

总而言之,在当前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更加科学的角度,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理念,对校本课程进行合理的优化与调整,使其完善并得以应用。这样校本课程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才能更好地为小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杨清涛.关于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40-41.

田小玲.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J].基础教育,2019,8(32):75-76.

霍菲.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J].创新教育,2019,2(12):33-34.

丁慧莲.小学数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思考[J].交流平台,2018,11(36):65-66.

陈春艳.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8(23):93-94.

王淑玲.浅谈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132.

徐丽君,孙舒怡,赵丽,等.借助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6):138-139+149.

蔡建华,徐彩虹.农村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现状实证研究——基于对M县教师的问卷和访谈[J].江苏教育研究,2019(10):57-60.

徐国军.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建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153.

陆逸茹.校本教材中提升小学数学素养探寻——以校本课程“购物”单元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5):113.

薛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 建构数学校本课程——“小学数学学科实践活动资源包”的开发和实施[J].辽宁教育,2019(01):31-35.

房晓兰.基于数学校本课程实施原则的传统知识读本开发[J].小学教学研究,2018(12):70-72.

陈静.走向反思性建构的教师课程创生——小学数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7(25):12-14.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