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 置管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2020-06-23高玮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0期
关键词:导管静脉化疗

高玮鸿

(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0 引言

在工业化水平日益提高,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血液肿瘤病的发病概率显现出逐年升高趋势,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临床常见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1]。血液肿瘤患者的治疗常常需要长时间接受静脉化疗,为了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反复穿刺,可以采用PICC 置管方法。PICC 置管是从外周静脉植入导管使得末端处在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方法,可以确保化疗药物通过该管道注入血管之后快速稀释,进而明显减轻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以免药物带来外渗损伤、外周浅静脉炎等情况[2]。由于这种置管方法的留置时间长,不必在化疗当中反复穿刺,所以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为化疗带来便利。但是PICC 置管之后容易出现并发症,比如导管阻塞、静脉炎等,需要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来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置管有效性。本文将着重就护理干预在PICC 置管后并发症预防和处理当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00 例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ICC 置管技术治疗。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平均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0 例患者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龄28-60 岁,平均55.8 岁;实验组50 例患者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龄26-60 岁,平均55.4 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经统计对比分析之后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PICC 置管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第一,在置管之前,开展针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置管目的以及优势作用,说明在置管之后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在对患者进行PICC 置管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尤其是要获知患者是不是有凝血障碍问题,同时在静脉穿刺时必须选择恰当的血管。在置管时要控制好力度,避免强行送管。置管完成之后,要对患者进行胸部X 线检查,目的是了解管道末端是否到达上腔静脉,评估置管的成功率。第二,护理工作处理当中要严格依照冲管操作准则,输液之前检查回血情况,注意用10-20 毫升的生理盐水冲管。假如患者输注的是刺激性、粘稠性或者是高渗透性药物的话,每月间隔4 个小时就要冲管一次,保证操作规范。输液完成之后同样需要及时冲管,最后用肝素液封管,封紧导管定并有效固定。第三,即使是在置管成功之后,护理人员也要定期进行巡查,并适当增加巡查力度,保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护理规范性,而且每日都要为患者测量双侧臂围,以便及时发现静脉血栓等情况,并妥善对其进行处理。在对管道实施维护时,要始终贯彻无菌操作准则,选择透气性好的敷贴,提醒患者避免沾水,并做好敷贴的定时更换。护理人员需要提示患者要特别注意避免置管肢体长时间机械性压迫,尤其是不能够有较大的运动幅度,也不能够负重,以便保证血液循环顺畅,降低血栓问题发生率。患者在出院间歇时期,护理人员必须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假如发现有肢体肿胀或肢体红肿情况,必须立即来医院接受相应治疗。第四,做好质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1)机械性静脉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早在置管之前就需要合理选择导管,尽可能的选择小直径的导管;同一血管穿刺情况之下要避免反复穿刺情况,送管时要尽可能的降低速度,假如遇到阻力的话,需要及时调整位置,以免伤害到血管内膜;准确测量导管所用长度,保证导管尖端位于中心静脉之内,这样即使是输入刺激性药物也可以防止出现化学性静脉炎;在对导管进行固定时,需考虑到肢体活动可能会对导管带来的影响,恰当做好导管固定工作;如果患者出现静脉炎的话,可以运用硫酸镁湿热敷或照射红外线的治疗方式。

(2)穿刺点渗血的预防与处理:穿刺时要防止直刺血管,避免穿刺点出血,同时在穿刺之后需要注意,局部按压通常为5-10 分钟,在这之后选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如果患者有凝血功能差情况的话,需在穿刺点放置1 千克沙袋压迫4 个小时止血。

(3)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与处理:加大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其对无菌操作的重视程度和实施规范性,严格依照无菌操作流程处理,有效预防导管感染;合理选择穿刺部位,有效避开菌群密集的穿刺部位。成人的上肢穿刺感染发生率要高于下肢穿刺;置管完成之后,需要关注穿刺部位的改变情况,并做好持续性评估,在无菌操作原则的指导之下,每周都需要更换肝素帽,以免出现血源性感染;在为患者输入拥有潜在感染危险性液体时,必须要增加更换输液器的频率,降低感染发生率;假如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显现出全身感染的话,需要立即拔管,并在做好药敏测试之后选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局部感染的话,只需局部涂抹百多邦,并坚持每日换药。

(4)导管堵塞预防及处理:置管之前了解患者是否有血栓病史,以便在术前了解可能出现主管的风险,尽可能缩短封管时间;指导护理人员掌握专业有效的风管方法,每次输液前后,都需要用肝素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如果输入液体较为粘稠的话,要及时用生理盐水冲管避免堵塞;如果出现导管堵塞的话,需要查找原因,如果是血栓性堵管,则需要积极实施溶栓治疗。

(5)导管脱出预防及处理:置管完成之后,需要运用s型方法做好导管固定,固定的部位要尽可能避开关节和凹陷处;在对透明贴膜进行更换时,要运用从下到上揭膜方法,消毒完成之后要等到皮肤完全干燥之后再贴上新膜;也可以用丝袜进行有效固定[3]。

1.3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当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在计算和整理的过程当中都选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进行表示,检验指标为卡方。两组数据统计对照之后,以P<0.05 为标准确定差异,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下表1 和表2。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血液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常常需要选用化疗方法,也就是静脉注射化疗药物、血制品、营养物等。为了避免在这一过程当中对患者进行反复静脉穿刺,运用PICC置管技术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这种方法具有简单便捷、安全性高、成功率高和留置时间长等优势,是化疗治疗当中的首选方法[4]。不过如果导管留置成功之后,没有做好有导管维护的话,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到化疗效果。这就需要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妥善处理工作。护理干预方法需要贯穿于化疗治疗的整个过程,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针对性处理工作,以便提高患者满意度。本色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是预防血液肿瘤患者PICC 置管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 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有确切效果,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与依从性,减轻患者痛苦,减少计划外拔管,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导管静脉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跟踪导练(二)(3)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