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联合国维和行动需求的中国维和警察培养

2020-06-21王耀智王亚微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联合国人才培养

王耀智 王亚微

摘 要: 联合国维和行动要求维和警察具有较强的警务专业性、突出的专业技能和顽强的心理抗压能力,以适应复杂艰巨的工作环境。当前中国维和警察培养工作中存在培养机制滞后、人才库建设不足、顶层人才培养较弱等现象,尚不能完全满足维和任务的需要。中国维和警察要有效担当起联合国维和任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明确培养定位、完善人才培养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关键词: 联合国 维和行动 维和警察 人才培养

一、引言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当前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一项重要行动,是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建立的一种行动,其通过向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警察以及民事人员,帮助所在地区预防冲突、恢复和平。目前维和行动已经从单一的以监督停火为主的传统维和发展成为以预防性外交,维护和平,构建和平,以及平民保护等多种任务为主的多位维和。当前联合国维和行动共有110000多名维持和平人员,在全球有14个特派团共同坚守和平,其中美洲1个,非洲7个,欧洲2个,亚洲5个。联合国维和行动效率近年来明显提高,并承诺到2020年,将维和人员中的女性军事人员与警察的人数增加一倍。我国自1990年开始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已经累计派出军事人员3.7万人次,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被国际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为更好地提高维和行动效果,中国将积极支持并扩大维和行动参与力度,不断为国际和平与安全贡献应有的力量,显示出中国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二、维和警察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一)对人才警务专业性的需求

联合国维和警察是维和行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工作是在任务区进行警务工作,例如社区巡逻,当地警察能力建设,保护平民等。维和警察的工作将会帮助东道国预防、解决暴力活动,恢复社会秩序稳定等。同时,维和警察有别于国际刑警,前者在东道国执行警务工作,侧重于国内警务建设;后者则在国际刑警组织会员国之间协调处理相关刑事案件,侧重于国际警务合作。因此一名合格的联合国维和警察要有很强的警务专业技能,须拥有扎实的警务工作知识、丰富的警务工作经验。由于各任务区形势不同,联合国安理会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不同的授权,授权任务的不同决定了联合国维和警察所进行的工作内容不同。南苏丹任务区维和警察将保护平民作为工作的重心,塞浦路斯任务区则是监督停火。因此,联合国警察司在进行维和警察甄选过程中,将重点考察选拔人员的专业素质,专业素质越强的警察越能胜任在复杂工作环境下高效有效地完成工作。与此同时,对人才技能有较高要求。维和警察工作环境是多元文化程度特别高的一种环境,要求维和警察必须掌握英语或法语,要具有团队合作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等办公设施等必备技能。任务区警察部门期待所属的维和警察除应掌握的必备技能之外,还能掌握更多辅助技能。

(二)对人才抗压能力的需求

维和警察的工作环境处于冲突爆发或即将爆发冲突的地区,安全风险性高、政府能力弱、各种势力盘根错节,与各维和警察派遣国的警务工作环境大不相同。同时派遣维和警察的任务区之间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有恐怖主义盛行的马里稳定团,有旅游业发达的塞浦路斯任务区,也有刚刚独立的南苏丹任务区,不同任务区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维和警察要想能够高效率的、有效地解决和完成各类警务工作,就需要了解当地的情况,包括社会、文化、政府机构等,以快速有效的适应当地的工作环境。部分特别岗位的维和警察的工作区域涉及两个或以上联合国任务区,这要求其必须具备比其他维和警察更强的适应能力。同时,维和警察来自任务区之外的国家,价值体系、文化以及社会制度等具有较大差别。加之工作环境多元,这给维和警察带来许多心理压力。高效地进行警务工作需要维和警察有健康的身心状态,具备很好的抗压能力,能够及时疏导解决生活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倘若维和警察抗压能力弱,将会在后期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甚至存在违反联合国特派团授权的行为。

三、中国维和警察培养现状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警察主要有民事警察与成建制维和警队两种类型,中国专门培养维和警察的机构现有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与公安部常备维和警队。

(一)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

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由初期承担民事警察培训任务发展到如今承担民事警察与成建制维和警队培训。中心主要负责维和警察的培训,包括培训计划、组织管理、协调,派遣前模块课程教授,维和警察领域科研工作等。目前培训中心已经建成维和警察培训课程体系,能够满足维和民事警察、成建制维和警队以及常备维和警队的课程培训。为更好完成维和警察培训工作,培训中心实行“专、兼、聘”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模式,在培养中心自有教师队伍的同时,还向联合国、国外维和培训部门、中国相关部委、高校选聘兼职或外聘教师。中心的培训方法主要基于任务区的现实需求,加强培训学员能力建设。

(二)公安部常备维和警队

公安部常备维和警队是世界上率先组建的联合国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列入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其主要职能是现有任务区发生恶劣情况,局势失控或新组建任务区时,能够实现快速部署。常备警队的培训工作主要面向于常备维和警队的培训,通过维和中心集训与常备警队自训的培养方式。

(三)当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1.培养机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维和任务区的形势复杂多变,联合国安理会根据变化不断调整授权,但是国内人才培养[HJ1.7mm]机制的更新速度不及任务区的变化速度。一方面,培养后的学员虽通过联合国甄选考试,但是到达任务区后,相关能力素质与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无法做到立刻完备的投入任务区工作,还需适应时间;另一方面,由于派遣任务区的不确定性,限制了实际培养工作中具体的应用于某一任务区专门能力素质的培養,因此存在维和警察培养机制无法完全同步于任务区发展需要的现象,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2.人才库建设不足。经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培训后的学员存在派出与未派出两种情况。派出的学员成为维和警察,一年任务期结束后回国返回原有工作岗位,仅有极少部分人员参加下一次的维和行动。实际工作中人才库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派出人员并未完全纳入人才库中,导致其在任务区积累的经验无法助力接下来的培训工作。这也是培训机制更新速度慢,存在一定滞后性的原因之一。未派出学员在经过联合国甄选考试后两年之内未及时派出,将会丧失派出资格。未派出的学员也未完全纳入人才库中,而下次的人才培养计划则需重新选拔人才,导致培训资源的浪费。

3.顶层人才培养较弱。国内针对维和警察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派遣前培训,主要集中于任务区行动层面的培养,在高级指挥官等战略层次的培养方面经验不足。顶层培养的不足将限制中国维和警察人才培养层次,使培养的人才大多位于基层层次,不利于我国在维和警察领域的话语权的进一步提升。

四、中国维和警察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确定维和警察人才培养定位

中国维和警察人才的培养需要明确定位,为什么要培养人才?这些人才要满足什么样的要求?要适应什么样的环境?维和警察人才培养与其他人才培养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是基于国家维和战略外交大局以及联合国任务区人才需求,以任务区对维和警察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彰显中国形象,贡献中国智慧。因此,中国维和警察人才的培养的定位应该是:培养熟练掌握国家外交战略、联合国维和行动规则,掌握相关警务技能,具备多种能力素质,满足任务区一线或联合国总部等工作要求的优秀人才。

(二)完善维和警察人才培养层次

目前中国维和警察人才培养层次单一,缺少顶层培养,因此需进行完善。一方面继续巩固维和警察的派遣前培训,使其成为人才培养层次中的基础部分;另一方面优化培养理念。首先,通过文件报告、案例分析等途径使领导(战略方面)充分理解维和警察人才培养机制中深层次培养的重要性,提高其对培养的重视程度。其次,优化教学团队(行动方面)的培养理念,使其自觉增强自身关于专业培训、高级指挥官培养方面的教授能力建设。

(三)创新维和警察人才培养方式

目前的培养主要是为应对联合国甄选考试,在实战性方面存在不足,应积极创新维和警察人才培养的方式。建议着眼任务区实战需要,将目前定点定时集中培养方式转变为灵活性强,根据现实任务区变化不定期地进行培训,辅助以网络等远程教育手段,使学员能够及时掌握任务区变化形势;积极丰富模拟教学情境,收集任务区案例,邀请经验丰富的维和警察参加情景教学,熟悉任务区最新环境;定期更新课程教材资源,将联合国最新政策以及任务区发展动态第一时间转化为文字资料,加深学员的认识程度。

(四)加强维和警察人才培养师资建设

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要想提高维和警察培养水平,就需继续加强维和警察人才培养的师资团队建设。师资团队的建设可以加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完善“专、兼、聘”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模式。继续加强现有教师的能力培养,选派教师到任务区一线或联合国维和部等进行实地锻炼,了解现阶段现实需求,有利于教师增强培养的实践性。引进、聘任对口的专家学者,提升教学高度。建立预备教师培养机制,将培养过的学员或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培养的研究生选拔吸收到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与中国国防部维和中心、南京大学和平学研究机构等部门或高校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与他方教师资源合作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五)加强维和警察人才储备库建设

人才储备库的建设是中国维和警察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组成环节,要在现有人才库的基础上加强人才库建设。先设置具体的人才框架和途径,在人才入库时将其进行分类,根据人才具体能力素质将其分为领导人才、警务工作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明确入库途径,例如通过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考试、联合国维和警察甄选考试、相关部委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等途径入库。其次,完善人才发展规划,建立交流平台。培养机构可以根据入库人员的能力特点以及任务区或联合国总部的实际需要,结合个人意向,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建立信息人才交流平台,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经审核推荐到更有利于发展的岗位或派遣参加维和任务。最后严格审核制度,开展后续培训。对入库人员严格审核,保证人才库的质量;根据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培养人才成长。

参考文献:

[1]何银.中国的维和外交:基于国家身份视角的分析[J].西亚非洲,2019(04):24-49.

[2]高心满,王洪海.维和警察教育训练面临的挑战与我国的实践[J].公安教育,2012(04):25-28.

[3]钱晋军.结合任务实际 满足任务需求 在实践中创新维和警察防暴队教学[J].警察實战训练研究,2010(01):66-69.

[4]立足维和实际 着眼任务需求 在发展中创新维和警察防暴队培训教学工作[J].公安教育,2010(02):4-6+81-84.

[5]Holger Alda,Anett Friedrich,Daniela Rohrbach-Schmidt. 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educational wage premiums of young male employees: A long-term analysis forWest Germany 1976-2010[J]. 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20,85.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思想下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国际合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040302004)阶段性成果〕

(王耀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研究生部一队。王亚微,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维和培训部)

猜你喜欢

联合国人才培养
联合国秘书长访问基辅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断粮”谁之过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