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走进校本课程

2020-06-15丁德凤童光丽王自虎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策略

丁德凤 童光丽 王自虎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明发展至今的沉淀与记忆,更随着时代变迁,成为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基于此,更要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用当下最适宜的方式渗透出去,特别是与地方高校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基于地方民族的特色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有效策略

青少年是我国发展的未来,要发展国家就要让青少年建立文化觉醒,关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内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进行教育工作,唤醒强少年的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使校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基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本课程的意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深植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历史文明源远流长,运用古代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思想,进行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工作,可以高效培养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唤醒民族意识,进行正确的民族定位。特别是当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很多学生沉浸在娱乐至上的网络之中,对于历史沉淀的民族文化越来越淡漠,甚至出现断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收集、整理编入当地教育课程之中,使学生对本地民族文化认知更为强烈,将学生生活与文化相关联,建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从而更刻苦的学习,为自己家乡的发展做贡献[1]。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本课程的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一个朝代繁荣的象征,记录着当时的社会环境,但是时过境迁,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内容在时代的发展中被取代或消失,这也让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发减少。很多文化的传承人,为了生活,逐渐放弃了这份工作。所以,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缺少相关文化内容的记录,特别是一些歌曲、戏本的内容都是利用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的,没有可借鉴的资料,也无法引用文字对一些地方的语调进行记录。即使找到了适宜的资料,也会因为缺乏科学支撑无法与当前课程教学内容相关联,导致课程关联性不大,硬性拼凑在一起,教材编写将会缺乏系统性,使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出现理解性的困难,无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失去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本课程的意义[2]。还有一点就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找谁来教,当前学校的优秀教师,多是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及以往的教学经历进行教书育人的工作,教师自身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也不是非常了解,但当下是要将一门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内容进行传教,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种挑战,在重重关卡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走向校本课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滞后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本课程的有效策略

1.建设非遗资源库,深入挖掘资料内容

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本课程的工作,就要对该课程内容进行大量的开发与关注,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一同努力,探究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可以带领学生一同走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的环境中,进行调研与学习工作,既可以获得一手的教学资料,丰富教师现有的教育资源,也能让学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亲密的接触,相较于教师在课堂上对内容进行讲授的方式更为生动形象。特别是对于一些无法用语言文字描述的内容,让学生在现场,进行内容的感悟,还可以将内容拍摄成视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资料,保存到教育资源中,丰富现有的教学材料。邀请相关的文化的传承人,到学校开展系列讲座,作为补充教育,辅助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为完成非遗传承做出更多的教育突破[3]。

2.开设专门的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在進行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中,可以利用学校与地方特色的特殊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学校的专门的课程开发,这样既可以完成地域保护非遗,为非遗培养人才,还能突显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培养更多后起之秀。而将其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内容进行开发,也省去与其他教学内容间缺乏支撑,编写教材没有逻辑的尴尬局面,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国家对民族性课程的开发工作,将其纳入课程进行教育工作,开拓当地的文化研究工作,又深化了本地民族民族文化特色,建立当地学生对本地民间文化学习的兴趣,通过教育、发掘、深化的方式延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让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校园,形成本校特有的文化传承特色,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依靠讲学的非遗的内容,强化学生对非遗内容的实践性,对于学校学生进行素质拓展、文化核心素养的培育起着促进作用[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更是具有地方文化、人们生活的真实记录,面临时代的发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工作,才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学校与社会一同努力,开发并建设校本课程,多途径、多角度进行课程的开发,才能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建立学生的文化觉醒,为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富强做好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陈义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研究述评[J].档案管理,2020(03):42

[2]李丽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J].传媒论坛,2020,3(09):124

[3]覃宇德,房佳婕,樊坤.台州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现状研究[J].武术研究,2020,5(04):103

[4]许澄,姚冰.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的重要意义[J].邢台学院学报,2017,32(04):91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策略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