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传承和创新中构建良性课程文化生态

2020-06-15杨庆生叶红玲尚军军

高教学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教学改革

杨庆生 叶红玲 尚军军

摘  要:课程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大学课程多年教学实践的精神成果和理论升华。文章以北京工业大学国家基础力学理论与实验教学团队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阐释了大学课程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以及课程文化生态建设的基本路径。重点阐述了围绕课程-教师-学生-课程环境四个有机部分,结合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和借助教学团队优势而进行良性课程文化生态建设的根本路径,同时指出在传承创新中不断建设课程文化生态是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核心价值与文化基础。

关键词:课程文化;生态建设;教学改革;基础力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8-0039-04

Abstract: Curriculum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culture, which is the spiritual achievement and theoretical sublimation of many years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university course. Taking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national fundamental mechanics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m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culture and the basic path of curriculum culture ecology construction. The fundamental path of benign curriculum culture ecology construction is emphasized encompassing four organic parts of course-teacher-student-environment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rriculum,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teaching team. At the same tim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culture ecology i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symbol evaluating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quality, as well as core values and culture basis of the socialist university.

Keywords: curriculum cultur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fundamental mechanics

大學文化是大学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而课程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主要纽带,是大学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和形式,是传播文化知识和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程文化是由课程、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优秀的课程文化不仅体现在教学质量高,育人效果好,而且也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基础与精髓所在,对于学校的战略性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大学功能回归本质,以人为本,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重新强化大学的本科生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基本功能。大力建设课程文化,构建优良的课程文化生态对于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建设课程文化,带动和指导教学改革,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

一、课程文化的根基与内涵

中国课程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沃土之上,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点和光荣传统。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博大精深,自成体系,为课程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对于指导课程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教育文化的特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三点:

一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这里天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客观世界,人天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人在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拥抱和融入自然。知行合一就是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有先进、深邃的学识,而且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应用和发展。《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对于教育理念的高度概括。

二是因材施教,养善人格。因材施教是指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才能、爱好和特质,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完善人格。孔子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实际上是根据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和能力进行因材施教。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特别注重自身修养的培养,强调人的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大学》中提出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自身修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三是学思并行,教学相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与《礼记·中庸》中的名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是古代治学的基本方法。它强调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而《礼记·学记》中的“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则指出了教和学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事实。

作为一门课程,其文化内涵更为具体,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想,又与课程自身的内容密切相关、与实施课程的教、学双方的参与者密切相关,与实施课程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密切相关。课程文化是由课程、学生、教师、环境这四个方面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因此,课程文化至少涉及如下四个方面:一是课程自身的内容体系:包括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地位、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二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水平、专业背景、教师的学术能力、敬业程度等;三是课程的主体参与者:学生的兴趣、素质与学习方法、学生的投入时间与接受程度等;四是课程的实施环境:包括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教材课件网站与知識补充、教学设备、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等。这四个方面的关系,决定了课程文化的基本内涵。

优秀的课程文化应该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实践性和传承性。只有先进的课程文化,才具有生命力,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开放性的课程文化具有包容性和海纳百川的度量,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实践性是指课程文化的自身价值和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决定了课程文化的生命力;而传承性是指课程文化的历史积淀和弘扬价值,是经过历史的检验并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因此,建设课程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不断发展与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构建具有传承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具有发展自我和学业志趣的优秀学生;实施创新的教学手段和育人模式,建设和谐良性的课程文化生态。

二、围绕课程定位建设课程文化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教书育人的主平台。因此,围绕课程特点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是建设课程文化生态的基础。基础力学课程是工科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是工科学生从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过渡的桥梁。课程难度大,课时紧张,内容繁多,是具有高强挑战度的课程。但是,基础力学课程贯穿经典与现代知识,连接基础与专业课程,注重理论与工程的结合,是学生迈向实际和进入工程的第一个台阶,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要保持课程基本内容的稳定性和科学方法的延续性,优化完善基础力学的知识体系与课程结构,构造由经典理论到现代工程应用的知识链条。另一方面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充分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课程的时代特色。调整课程结构,需要构建三个层次知识体系:知识核、知识域和知识云。知识核体现课程本质,是基础层;知识域体现专业要求,是拓展层;知识云体现知识交融和能力培育,是开放层。这三个层次从知识层面是逐层递进关系,而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

在基础力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学习有效的知识,Learn Effective Knowledge, LEK”的教学理念统领下,突出教学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围绕“有用、能用、会用”的原则组织教学。通过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资源立体化、教学改革系统化等措施,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更新方面,提出“基础强化,双向延伸”的观点,即加强基础训练,向最新科研成果和工程实际拓展延伸,形成“有核心无边界”的开放教学内容。教学中大量地引入工程和生活的实际力学问题或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的力学问题,培养学以致用的素质和能力。保持课程稳定与积极改革相结合,培育和完善新的教学与教材体系。将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与最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研教相长。创建人课一体、知行合一、开放共享、精品品质的课程教学文化,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进良性课程文化生态的构建。

三、针对学生特点建设课程文化

面对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和“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形势,针对选课学生的特质,如何因材施教,着力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建设课程文化生态的核心要义。北京工业大学是市属的地方高校,以培养适合首都发展的高素质应用人才为主,在多个专业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双一流”建设中,学校正在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具有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基础力学课程教学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开展了“三结合一应用”的实践探索。1.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完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目前,基础力学实验室采用开放实验的方式,每天12小时开放,学生可以通过预约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研究,鼓励学生完成具有工程背景的创新型综合力学实验。通过对于简单工程问题的实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建模和力学分析能力。2. 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教师利用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丰富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以承担的研究项目作为生动实例,引导学生自主选题,利用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新的力学问题,撰写科研论文,使学生亲身体验教师的学术研究过程。由此,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许多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项目保留下来,成为后来学生的“固定”作业。3. 教学活动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协同创新理念。按照“延伸课堂,全程指导,协同创新”的基本设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结构设计竞赛、周培源力学竞赛等各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条件保障。4. 教学改革实践应用于学生学习能力评估,实施考试改革。在学生的综合测评中,除了将过程考核纳入测评成绩外,还设计了全新的综合能力题,由学生根据规定的工程背景或工程事件,自行建模、自行解答,自证其合理性,引导学生从学习知识向提高能力转变,大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创新能力。

针对学生特点建设课程文化生态,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途径是学思并行、因材施教。

四、借助教学团队优势建设课程文化

课程文化生态的建设离不开教师,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态度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课程文化生态的建设质量。我们通过建设国家级基础力学教学团队,让每一个教师都融入团队,以课程育人为导向,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点,统筹资源、构建体系、搭建平台、提升能力、保证质量,打造科教融合、教学相长、优势互补的育人团队,逐步形成了一支以青年教师为骨干、学术水平高、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学梯队,建立了研教并重、传承创新、爱岗敬业、和谐互助的教学团队文化。

课程文化生态的建设,让教师不仅仅从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课程本身微观维度去进行教学改革,更是让教师从课程体系、专业体系乃至育人体系的宏观维度去思考问题,使得教师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从而更好的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为建设良性的课程文化生态,团队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课比天大”的思想共识,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不仅帮助学生“专业成才”,更要促进“精神成人”。通过召开小型教学研讨会、座谈会、教学名师“一帮一”传帮带、教学名师示范教学,组织青年教师精品课堂听课、青年教师试讲过关、参加国内教学交流会、培训会等活动,以优秀带动先进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团队组织的每一次教学研讨会,既是新老教师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是迸发创新思想火花的原点;每一本教案的传承,不仅反映出老教师教书育人一辈子心血的最后奉献,字里行间也传递着敬业精神与人梯风格。另外,团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国内外教学名师来校进行报告交流、支持团队教师参加国内外教学研讨会议,加强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良性课程文化生态的建设,促进了青年教师迅速、稳步的成长,使得教师在参与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方面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激发了教师投身教学的热情和勇于改革的豪情,从而使得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一切学生”的“三为学生”育人理念与课程教学结合的更加紧密而又有成效。

五、在创新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文化生态

任何文化都是在不断创新中传承与发展的。在课程、教师、学生与教学环境四方面共同作用和相互影响下的课程文化生态的建设同样需要创新,才能丰富和完善。

在课程建设方面,更加着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完善。仍以基础力学课程中为例。为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增加了“工程结构的力学模型”一章,介绍常见工程力学问题的建模方法;在保持教学基本内容的同时,增加对一些新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介绍;在保持工程力学唯象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介绍一些最新的细观力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和实验结果等);在经典强度理论中,用教师科研中完成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说明塑性屈服失效模式中的“滑移-颈缩-断裂”的细观力学过程,扩大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此外,要加大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教学模式的探索。

在教師和学生层面,更加着重观念的更新。教学观念的创新是现代大学教育的核心和引擎。教学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素质,更是在此基础上的能力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培育。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讲、学生学的单向信息传递,而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引导的师生共同研讨、共同提高和教学相长的过程。课堂教学不仅仅在一个横断面上讲清楚知识的细节,还要求学生要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完善直到工程应用的全过程。把所学的知识与工程实际相联系,体验基础力学知识在现代工程中的巨大基础作用。同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发现身边的力学,用力学知识和力学的思维去分析和解释生活中各种现象和问题。

在教学环境方面,要求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多样。为了反映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力学的重大影响,增加学生对于当代力学主流研究工具的了解,在注重实体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虚拟实验的设计及建设。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教学过程中增加多媒体、网络教学、MOOC等教学手段,使得传统的集中教学的课堂变为不受时空限制的云课堂,传统的一个教师教一班学生的授课方式变为一个学生可以听多个教师的讲课。教学手段的丰富使得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紧密,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科研探索提供了平台和条件。

课程文化生态的建设,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种简单的、复杂的、单向的、双向的、直接的、间接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交往,使课堂呈现出动态的特征。

六、结束语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育人是办学的根本任务。课程文化生态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多层次、全方位建设的过程,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文化生态建设所包含的课程、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其中课程建设是基础,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是关键,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是核心,教学环境建设是保障。良性课程文化生态的形成需要积累、传承和创新,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课程质量,同时良性课程文化生态的建设需要更加关注系统推进和可持续发展。课程文化生态建设将伴随着大学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而不断深化,将成为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核心价值与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天才,张善文.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11.

[2]陈晓芬,徐儒宗.论语、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15.

[3]余宝华.论我国大学的课程文化[J].江苏高教,2016(4):51-55.

[4]刘献君.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4(2):63-66.

[5]杨志成.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学校课程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18(8):72-76.

[6]何巧艳,曾晶.课程文化及其师生关系的交互意向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7-92.

[7]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6-73.

[8]柯政.“双一流”中的课程建设:上海纽约大学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6(13/14):53-56.

[9]钟秉林,方芳.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16(4):4-16.

[10]苏小红,赵玲玲,叶麟,等.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7):60-65.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教学改革
植树造林防沙治沙 改善环境安居乐业
“慕课”建设本土化问题及对策探析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