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董氏奇穴为主治疗劳损性颈肩痛的疗效

2020-05-29徐丽红王翰屏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针刺临床效果

徐丽红 王翰屏

【摘 要】目的:探讨劳损性颈肩痛患者采用针刺董氏奇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0例劳损性颈肩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针刺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180)采用普通针刺;观察组(n=180)针刺董氏奇穴,评价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达到97.22%,参照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劳损性颈肩痛患者,针刺董氏奇穴具备比常规针刺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参考。

【关键词】:劳损性颈肩痛;针刺;董氏奇穴;临床效果

颈肩痛的原因主要是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与慢性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多发于体力劳动者和中老年群体,无菌性炎症是颈肩痛最基本的病理改变[1],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红肿、不适和变形,对日常生活、工作都造成不良影响。本研究对360例劳损性颈肩痛患者分别采用普通针刺与针刺董氏奇穴治疗,并对照比较了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360例劳损性颈肩痛的入组时间是2018年9月-2019年12月,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颈肩部疼痛,经临床检查,发现颈肩部肌肉有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的硬块。剔除标准:胸廓出口综合症、重大器官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精神疾病、臂丛神经炎、肩周炎、交流障碍、依从性差的患者。参照组180例,男性97例、女性83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8.37±10.84)岁。观察组180例,男性100例、女性80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7.92±8.5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所占比两项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取患侧风池穴、外关穴、颈部夹脊穴、阿是穴、肩外俞穴、臂臑穴、肩井穴、天宗穴、肩谬穴。在坐位下针刺,局部消毒,明确颈部的压痛点,取规格为0.3×50mm的毫针,直刺1寸,得气后进行小幅度的捻转,让针感朝着肩外的方向放射[2],同时针刺压痛点相对应的穴位,如臂臑穴、外关穴、夹脊穴、肩谬穴、肩井穴、天宗穴、肩外俞穴等。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留针时间为30min,行针3次。1次/d,1个疗程针刺5次,休息3d后,再开始下一个疗程。

观察组针刺董氏奇穴:取健侧的重仙穴,即手心朝上,大拇指掌骨和食指的掌骨之间,在虎口下方大约2寸的部位;重子穴,即手心朝上,大拇指、食指的掌骨之间,虎口下方大约1寸处。如果两侧的肩颈都痛,则取双侧的重仙穴和重子穴。另取患侧的阿是穴。针刺时,取患者坐位,消毒后,在颈肩部的压痛点刺入0.3×50mm的毫针,深度1寸,得气后微微捻转,针感朝颈肩部放射,不需要留针[3]。然后取健侧的重仙穴和重子穴,刺入0.16×40mm的毫针,深度1寸,无需提插,只进行捻转,中度刺激,得气后留针50min,在此过程中告知患者适当活动患侧的颈肩部。1次/d,针刺5次为一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d。

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判定如下[4]:①痊愈:疼痛症状和相关体征完全消失,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②显效:疼痛症状显著改善,对工作和生活基本没有影响。③有效:疼痛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但容易复发。④无效:疼痛没有任何改善,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22%、86.67%,表1数据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劳损性颈肩痛则是因为过度劳累、受凉、长时间坐姿不良、缺乏运动而引起的,在体格检查中,通常会发现至少一个压痛点,头颈转动的一侧疼痛加剧,活动受到限制,病情严重者可表现为眼睛酸痛。临床主要主张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同时配合牵引、推拿和按摩等治疗手段。我院采用的是董氏奇穴取穴法,重仙穴和重子穴遵循“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选穴选择[5],在健侧取穴,治疗肩痛和颈痛的效果极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7.22%,显著高于参照组86.67%(P<0.05)。说明劳损性颈肩痛患者采用针刺董氏奇穴的治療方法是有效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李会超,庄卫生.常规针灸基础上联合腹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9,40(3):412-413.

代月娥,林涛,刘柳, 等.超声引导下颈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热凝在慢性颈肩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9):671-675.

沈羽思.针灸联合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5):3951-3954.

卢艳丽,孙建梅,戴润清.深部肌肉刺激治疗对颈肩痛患者肌肉特性及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9,21(1):32-35.

赵树桐.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2):18-21.

猜你喜欢

针刺临床效果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