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2020-05-25陈学艳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陈学艳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对于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教育业来说更是如此。而小学这个阶段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必须经历的阶段,在这样的阶段中,教育获得效果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班级的管理。也正是因为这样合理有效的管理才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接受教育。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 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4-0020-02

在当今绝大多数的学生中都会经历小学教育的阶段,小学教育作为一个学生正式开始接受教育的阶段来说,这个阶段所见识到的一切事物都会对其后期的三观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在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拥有什么样的品格都会在这个阶段受到影响。而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进步和发展,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1.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班级管理理念陈旧

教育业作为一个已经存在了很久的一个行业来说,会存在着非常多的前者所留下的经验和教育,当今的教育业也是在不断的将经验转变的过程中而发展的,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方式都会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也就导致了许多班主任在对自己的班级进行管理时所采用的思想理论和管理理念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学生们也会因为还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中而无法形成正确良好的价值观和判断的能力,而班主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班级中独断的人,而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就导致了班主任在班级中通常都是具备强制性,且无法将课堂的主体位置给学生,成为了一言堂式的班级管理方式。这种方式也许放在古时候能够是一种比较良好的管理方式,但是放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已经不能够良好的适应了。在如今的社会中,每个学生的发展都应该是能够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这样的管理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强迫学生一味的接受成年人的思想和逻辑,并且也从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从而导致其自身的思维发展和潜能开发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2)班级管理模式单一

当今的教育业虽然一直处于不断地改革和进步之中,而我国绝大多数的班级管理也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进行一定的改革和进步,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方式仍然是处于应试教育的阶段,也就导致了虽然一直在进行改革,但是班级管理的模式还一直是传统的模式,没能进行有效的改革和提升。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班主任对学生们的管理方式也一直是一种非常单一的管理方式,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之下,通常都是由班主任对学生们进行监督,从而保证班级的学习水平和课堂纪律。虽然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之下可以有效的保证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就对班主任永久性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不好的印象,从而导致了学生会对班主任这样的存在感到一定的畏惧和害怕,明显的拉开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之下想要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管理可能就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而学生也会因此慢慢地磨灭了各自的个性。并且对于一些课堂来说,课堂中的教师为了能够让课堂保持一个不错的氛围,从而展开了一定的民主制,但是若是利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班级的管理,那么不仅会从很大程度上磨灭了民主制在学生们心中的分量,并且也会使得一些学生在班级中受到冷落。虽然有些班主任会通过开展班会的方式来对学生们进行一定的总结,在班会中,班主任会对表现优良的学生进行一定的表扬和奖励,但是对于其他表现一般的学生就无法进行一定的表扬和奖励,从而也就导致了丧失了对其他学生的关注,使得民主理念受到极大的影响。

2.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与实践的策略探究

(1)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班主任想要使得班级管理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的话首先需要对班级中的学生入手,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在课堂中会被迫成为课堂的执行者是因为小学生们此时的意识和思想还无法达到比较高的水准,因此也就无法正確的定义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而班主任需要帮助学生们进行主人翁意识的培养,通过这样的培养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对于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首先是得需要帮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才是班级的主人,要能够在班级中实现良好的自我管理,提升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这样学生才会发自内心的产生对班级的热爱之情。例如,在一个班级的集体之中,通常都会拥有比较多的公共设施和教学器具,对于这些物品来说,班主任就可以将这些专门的器具和设施相应的分给不同的学生进行管理,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起对这些物品的责任心,从而减少了班集体中破坏公物情况的发生。并且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定期的开展班会的方式来让学生们更好的发表各自的感想和看法,通过这样的班会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们展开自己的个性发展,并且通过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对一个事物进行分析,最终也会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充分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更加良好的进行自我约束。

(2)重视民主,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虽然在小学这个阶段之中,大部分的学生都还没能产生非常正确的三观和思想,但是从潜意识中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尤其是对于小学中一些高年级的学生,这些高年级的学生也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良好的意识和思想,从而希望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实现这种意识和思想,以此来帮助自己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和能力。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的班主任在对自己的班级进行管理的时候通常都是由自己出谋划策,以此来进行管理,但是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却很有可能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看法和态度。例如,班主任在制定相关的学习任务时,只单方面的要求学生们能够达到班主任所设定的目标,只要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和目标那么就认为这个学生是一个乖学生和好学生。这样的方法是非常不理智的,因为通过这样的方法会导致学生会过于追求这样的目标,从而导致其他方面的成长受到了抑制。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体,例如,在班级纪律制定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一次全体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学生可以发表各自的意见和看法,然后班主任在能够基本保证班级纪律的情况上最大程度的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看法和意见,最终再根据学生们的看法来进行制定。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的保证班级的基本纪律,也能够有效的保证每个学生的民主意识得到良好的发展。

(3)多方联系,形成管理

教育并不是一种只单单需要学校的操作,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同样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途径。因此想要有效的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也需要班主任良好的与每个学生的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联系,通过家长与班主任互相交换信息的方式来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对班级进行管理。班主任及时地告诉每个家长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行为,而家长也需要良好地将学生在家庭的情况及时的反映,通过这样的方式也是方便班主任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了解,从而有效的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如今的教育业中想要让班级管理获得一定的成效和收益就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和提升,若是无法良好的进行改革和提升,那么学生也无法在这样的班级中获得属于自己真正有效的发展和进步。班主任也需要注重与每个学生的交流,只有通过发掘每个学生内心深处真正需要的东西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闫清馨,刘晓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589(07):43-44

[2]刘晓鹏.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55-56

[3]张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新课程·中旬,2019(03):66-66

[4]黄成坤.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23-24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