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2020-05-25罗江涛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方法创新教学思路高中体育

罗江涛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推进,有效教学的思想已渗透到现代教育活动之中,这不仅给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课堂策略带来革新,还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体验得到提升。体育作为学生高中教育阶段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素质发展、体质增强、技能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而阻碍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思路;方法创新

体育是学生强健体魄、运动发展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内在和外在的主体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效果。然而,在部分地区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仍然存在“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运用不当而造成的。转变思路、创新教法是当前教学的发展重点。因此,本文从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创新的必要性以及提升的有效策略三个方面出发,对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路创新、教法改革进行探究。

一、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教学组织不合理

通过对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探访和深入调查,发现部分地区的高中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环境,忽视学生其主观性和能动作用,导致学生在体育活动和训练效果存在不足,影响其实际的训练效果。

2、训练环节不适应

训练环节是体育活动的关键之一,其训练环节的设置内容、组织形式、引导方法都与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实效性具有密切的联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环节的设置上未能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常以传统教学的训练模式进行,导致训练环境呈现单一化、枯燥化的问题,降低学生的训练质量和参与性。

3、心理发展不重视

正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业压力和心理活动存在复杂、焦躁的现象,如不及时进行引导将会使学生产生不良的发展结果。而体育作为学生疏压减负的主要手段之一,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心理减压方面的指导,导致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导向产生偏移,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把握好学生的素质发展和能力建设,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发展动力,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因此,高中体育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学科,对其课程的教学思路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体育的教育目标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发展的价值观和合作探究的集体意识,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技能、认知发展产生正确、积极的内在动力。此外,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参与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使学生的训练热情和体育质量得到提升,实现素质发展的教育目的。

三、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路和有效策略

1、改善教学环境,加强学生参与性

针对当前教学中学生参与不积极、主动性不强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思路,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的思想,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发展思想,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训练环境、训练内容以及引导方法进行优化,正确引导学生的训练和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发展,积极构建适合学生运动和训练的课堂环境,加强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的能动作用与训练活动得到有机融合,从而实现自我发展、主动锻炼的教育目的。此外,教师除了在教学思想上进行革新外,还应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有效策略,强化学生的体育技能,提升学生的训练体验感,使学生的内在心理得到满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大大提升。同时,在环境的构设中,教师还需注意切合度和教育性,避免“空热闹”“假活动”等费时低效的课堂活动,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丰富课堂活动,提升训练实效性

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以其多样化、多元性的教学培养,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训练热情和学习效果。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采取强化训练、重复训练的单一化模式对技能进行提升,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学生的训练能力,但在学生的主体参与和课堂体验上存在抵触、厌烦的心理情绪,不适合学生整体的内在发展。因此,在体育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灵活设置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以有趣、生动、积极的互动内容引导学生对体育训练活动的参与,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训练质量,还能满足学生对训练活动的心理需求,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之中,从而保证课堂训练的实效性。同时,在制定训练内容或环节时,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学情基础,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兼顾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实现学生个体发展、共同提升的课堂目的。

3、注重心理建设,促进整体素质化

高中是学生教育发展阶段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德育渗透阶段,其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德育渗透,有助于打牢学生的发展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性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考虑学生的学情变化和内在心理,以其积极主动、疏导减压的方式,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热爱锻炼、保持健康的终身体育观,从而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素质培养的教育目标。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借助体育事件或正能量的名人故事,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精神和协作意识,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和职业素养,保持以身作则的行为标准,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建立正确的行为意识和发展体系,实现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对教学环境的改善、课堂活动的创新以及学生心理的关注,不仅使学生的训练效果、课堂参与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升,还使学生的素质发展得到有效促进,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要求。此外,考虑到学生高中学情和心理压力的实际情况,注重学生心理建设,利用体育活动达到减压的效果,从而满足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心理需求。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的发展本质出发,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创新教学的策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有主观色彩,从而为学生的教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谢辉.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6(034):13-14.

[2]  母奉杰.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15(02):34-34.

[3]  唐咸龍.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2016(15):129-129.

猜你喜欢

方法创新教学思路高中体育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方法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