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20-05-25王慧萍

家长·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学习兴趣

王慧萍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常因其抽象、空洞的特点而不容易理解。然而,新课改不仅使其充满生机与希望,还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创新与思考的空间。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若教师在数学教学上一直不做出改变,那么对其必然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作者实践体会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本文对其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并尝试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及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主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转变传统课堂不活跃、不积极的气氛,营造出一个积极、轻松、形式多样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习兴趣;实践研究

针对传统教学,新课程不仅要面对更加形势严峻的挑战,还应采用新的教学思维和理念看待其教学方法。学习属于个性化行为,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应当建立一个学生表达自我个性的氛围及场所,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竞争压力,而是在一种愉悦、自然及轻松的气氛下展示个性,凸显和展现生命的活力。在长此以往的教学课堂中,我们不断加大知识的模仿和记忆的重视程度,而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却不大重视,使学生的创造性及主动性受到抑制,进而导致教学沉闷、机械、缺乏生命活力、灵性及童心。对于新课改的挑战,怎样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对于人的学习能力来说,“听”并不能完全会,而需要去“做”,得出真知必须积极思考及动手操作。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应当作为课堂的主角,积极主动地加入课堂,并学会动脑、动口及动手,其中包括获取新知识、结合并联系新知识与旧知识、巩固及应用知识,而不是让其作为一名“看客”或“听客”。

传统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师“一言堂”已成为过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當积极引导、主动参与、耐心辅导学生,并与学生努力、合作解决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还释放了学生的思维及个性,让学生担当课堂的主角,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换句话说,在学习过程中,要提高学生主体能力、价值、地位的一种自觉意识,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然而,学生主体意识的提高离不开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不仅有利于师生往来互动,将知识、思考和见解敞开心扉地分享给彼此,并互相坦诚地交流观念、情感和理念,还能够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角,将教师变为课堂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及组织者。

采用“情感”的教学通道,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应当多方位地爱护学生,不仅仅是对于学生在生活上的关心和关爱,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适当指导和引导学生,而不可对其有否定的态度,解决学生紧急的需要,了解学生的想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地接纳教师,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老师发展成为良师益友。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专题的形式作为新教材的各个章节,在此基础上,还添设了众多的活动课,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增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增加一些结合教学内容的栏目,如:“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读一读”等,并增加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采取“读一读”可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数学需要实践作为基础,而其又能反过来用于实践中。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将抽象、空洞的问题变得具体、形象,并选取适合的情景,学生的认识可以由浅至深、由外到内、从感性到理性,并产生源源不断的兴趣和热情。在新教材“读一读”中,添设了与数学有关的实际问题,不仅能够增加教材的实用性,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大其知识面。

采取“做一做”可以使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带来的快乐。长期以来,学生和教师饱受“应试教育”的桎梏,教师在教学上很辛苦,学生在学习上也很吃力,所以学生个性的发展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发挥和利用新教材“做一做”的内容,让学生采用铁丝、木条、硬纸等材料做一些简单、容易的几何模型,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思维能力,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够使学生的数学素质有所提高。

采取“想一想”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新教材在内容上应由浅入深、顺理成章,使数学知识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有趣的、生动的,并具有其直观性、可接受性以及启发性;而在编排上应当图文并茂、排版活泼。所以在新教材中增设“想一想”,不仅有益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启发。

采取“试一试”提高学生深究知识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试用新教材时,我们在编排新教材存在一些暂时不可解决的问题和困惑是必然的。依据新课程的要求,并没有明确每学年的教学难度,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基本都是按照教材内的例题以及课后的练习题。这本身也很正常,但问题在于新教材并没有按照难易程度排列习题,有些练习题可能难度过大,甚至超过了章节复习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转变新课改的模式,使知识集中训练的传统教学成为过去,单纯的知识输出已不复存在,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大胆地释放个性和思维,不断生成创新和灵感,相互合作、共同探究、自主学习,使课堂变得积极活跃、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刘绪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

[2]赵红洋.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3]李文华.数学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成才之路,2018 (36).

(责编 吴娟)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学习兴趣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