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庭视角对幼儿入园焦虑问题的研究

2020-05-25颜涛

家长·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缓解分离焦虑家园合作

颜涛

摘要:家庭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幼儿在家的表现及家长的回应和入园焦虑有着直接的联系,由于教育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家长不能很好地理解幼儿入园焦虑的心理,在幼儿入园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对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给予错误的回应甚至不予理睬,这对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是无作用甚至是反作用的。因此,基于家庭视角对幼儿入园焦虑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家园合作;分离焦虑;缓解

幼儿在早期的发育过程中,通过和自己父母、亲人长时间的情感交流和情绪互动,形成了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情节。依恋是幼儿开始出现特定社会性的表现,这种情绪决定了幼儿只接近某些特定的人。当幼儿被父母送到幼儿园,会接触除父母、亲人之外的其他人员,这会使他们感到害怕、恐惧、不安,引起一系列的哭闹、尖叫、跺脚等行为,出现本能的一种防御和警惕。具体表现为:睡眠不安、情绪不稳、少言寡语、饮食减少甚至是拒绝进食。心理学理论把这种现象称为“分离焦虑”。幼儿时常会出现焦虑情况,而分析得出其焦虑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最基本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心理学专家将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大类:生存保障、安全可靠、爱和认同感、得到尊重、实现自我。但人还有一种更高的精神需求,就是以人的生存和安全为基础,再加上物质基础共同支撑精神需求。每一个孩子都会慢慢地长大,然后从父母身边走进幼儿园,去独立面对自己的小集体。对于孩子,这是一个未知的小世界,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使他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哭闹、发脾气、沉默等都是幼儿刚入园焦虑的体现。这就是幼儿面对社会的一道坎,一次挫折,当然这也对其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二、对母亲的依恋得不到足够的回应

幼儿对于母亲的依恋出于一种本能,母亲是他的全世界,他渴望和母亲保持亲密的联系。当然幼儿在长大的过程中,他也将与更多的对他爱护、照顾的人保持亲密的联系,同时幼儿对美好的环境和事物也存在一种依恋,游乐场、钓小鱼、玩具等。而幼儿入园,第一次独自去面对外面的环境,要自己穿衣服、洗手、吃饭、睡觉,甚至如厕。幼儿撒娇的对象一下消失了,他在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专家认为“一个人得到尊重、认同、亲密、安全等需求,必须是他人才能给予的,这就说明了,每个人都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都需要在这个大家庭里依赖他人和环境。”对于一个幼儿来说,他们主要面对的环境有两个:家庭和幼儿园。每天从熟悉的家里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依恋的家长和家消失了,那种焦虑感就会在幼儿的心里产生。

三、家长焦虑情绪的影响

家里的幼儿走进幼儿园,不只是幼儿有焦虑感,家长也存在很严重的焦虑感。幼儿入园,家长的焦虑感主要体现在:孩子受欺负了吗?孩子摔着没?教师对孩子好不好?孩子好好吃饭了吗?孩子能学会教师教的知识吗?孩子的学习没有别人家的孩子好怎么办?孩子在小朋友中间是不是受别人喜欢?家长的担心从其行为上就可以看出:送孩子一定要送到教室,送到教室还要在门外长久观察,不肯离开;有的现在还开启监控,无论上班,还是休息、吃饭,都会拿出手机进行观察,偶尔看不到自己的孩子,立马就会给教师打电话进行询问。这就是焦虑,在孩子回家时,家长就会在言谈举止表现出来,对孩子造成焦虑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我提出如下几种策略:

(一)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

家长教育孩子会受到自身素质的制约。通常情况下,如果家长有着比较高的素质,教育观念比较先进,而且能够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就会对孩子形成良好的影响,反之,如果家长采用落后的教育观念以及方式,就可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良影响。

(二)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的独立性需要长久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在家庭生活当中,家长必须对孩子进行实际锻炼,让他们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独立性。就目前来看,大部分的家庭当中,父辈以及祖辈都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溺爱,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剥夺了孩子尝试去做一些事情的机会,长时间这样,孩子根本无法形成良好的独立性,在上幼儿园以后,甚至不会穿脱衣服以及吃饭等等,这样就会让他们形成焦虑的心理情绪,在上幼儿园以后也无法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日常的家庭教育过程当中,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放手让孩子去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孩子尝试去做一些有难度的事情,这样才能够逐渐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为孩子以后的幼儿园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师的创新教育行为

1.营造温馨的生活环境。

环境在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它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慢慢影响着每位孩子的成长,影响着每位孩子性格的形成,环境是教师有效进行教育的依据,加大力度对教育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对减少幼儿焦虑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应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让幼儿自主参与情境环境的建设,增强幼儿主人翁的观念。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组织和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尤其组织一些让孩子主动参与的活动,准备新奇的玩具吸引他们眼球,培养他们与人分享的习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对幼儿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3.幼儿焦虑现象比较普遍。

原因包括家长的情绪变化诱发幼儿的焦虑;家长在幼儿焦虑方面认识不到位;容易忽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社会同伴交往的习惯;幼儿在入园之前心理方面没有充分准备;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幼儿产生焦虑;家人的受教育水平不平衡,在对幼儿的教育方面采取的方式不同,也是导致焦虑感产生的根源之一。所以我们应该针对不同情况的发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導家长如何教育子女养成冷静乐观的性格,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觉性。家长建立民主化的家庭教育观念,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最后,建立家园合作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黄志敏.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个案研究与分析[J].学前课程研究,2007(7).

(责编 吴娟)

猜你喜欢

缓解分离焦虑家园合作
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
帮助缓解幼儿依恋行为初探
有机肥对桃幼树铬胁迫缓解效果的研究
浅析《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亲子游戏的开展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光动力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缓解对策
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效果初步观察与评估
我国轨道交通技术创新与建设发展对城市交通拥堵的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