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0-05-09谭金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培养

谭金玲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夯实基础。小学语文教学要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视为重中之重。新课程改革也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就现实情况而言,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方面表现不佳,积极分析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现状,立足于问题设计可行性策略已成“当务之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学生 阅读能力 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素质发展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是小学语文教育者展开阅读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部分教育者未能摆脱传统教育教学的束缚,“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制约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以基础教学为主、拓展教学为辅,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要求不尽相同,教育者需要充分的考虑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了解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以之为依据调整教学过程、转换教学模式,如此才能够突破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局限,全面提高阅读教育的实效性。[1]

1.基础教学不够重视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保证基础牢固,才能够保证上层建筑高大雄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亦是同样的道理,只有保证阅读教学的基础性教育质量,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后续的阅读学习中尽可能少的遭遇麻烦和问题,学生的学习才能够简单、輕松。然而当前阶段,部分小学语文教育者对阅读基础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基础教育可以在后续教学中逐步弥补,然而却忽视了“学习习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这一客观现实,如果学生的阅读基础学习过程存在较多的问题,那么后续学习将很难对不良的学习习惯进行扭转,这必然会影响阅读教学的结果、影响学生的阅读素质培养效果。[2]

2.教学模式十分单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这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教育者,使之对教学产生了松懈。正因为此,很多教育者并不注重教学创新,盲目的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却并未考虑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教学质量的新要求。内容单一的教学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幅度降低,教学双方的教学压力因此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缺乏新鲜血液,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既影响教学目标实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也将产生不良影响。[3]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如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了解语文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了解词语结构和句子排列、能够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利用小学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重要且必要,然而如何保证阅读能力培养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应重视如下几点:

1.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基础,教育者应引导学生选择优质的阅读方式,积极投身阅读过程,在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时,教育者应重视如下两点:第一,要善用情景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情景教学能够打破教师主体格局,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体会语言魅力。例如,在落实《颐和园》教学时,教育者可以为学生打造游览颐和园的情景,让学生模拟导游和游客,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别介绍颐和园景观,如万寿山景观、昆明湖景观等,在情景模拟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感知语言之美。第二,要合理使用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丰富语言的表现形式,为学生呈现出更具趣味性的语文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落实《东北大森林》教学时,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搜索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如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的景观小视频,并利用课上时间向学生展示,在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材是优质教学内容的汇总,然而教材囊括的内容十分的有限,容易局限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育者应有意识的涉猎优质的阅读内容,并将之科学、合理地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教育的趣味性。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优势显著,因此,在落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教育者应有意识的丰富阅读教学的方式,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法、探究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必要时还可以开展“传统教学+”教学模式,或是定期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利用阅读朗诵比赛、阅读背诵比赛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感知语文阅读魅力,提高其阅读能力。

3.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人产生影响,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育者应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具体落实时,应注重如下两点:第一,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积极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定期抽调时间开展阅读活动,并对学生的自行阅读效果进行检查,鼓励并督促学生积极投身阅读学习。第二,教育者可以鼓励班级内学生进行阅读黑板报设计,引导学生自行总结阅读心得,并于教室恰当位置张贴优质的学生阅读心得,逐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重视度,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班级内阅读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广大语文教育者应对之有深刻的认识,要善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等策略启迪学生的智慧,将新的教学观念融入进教学实践,以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促进学生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左爱娟,范兴凤.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61+65.

[2]杜丽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85.

[3]曾燕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26):266-267.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