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实践

2020-04-27常亮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生物实践

常亮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获取生物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的各种活动。”这就要求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活动,体会知识建构的过程。本文探讨了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   探究式教学   实践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活动形式,它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理解与建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理念十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理解探究式教学的理念,通过恰当的方式把探究式教学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好地保障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活动,教师要为学生指明探究方向,让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订教学目标,指明探究方向,为探究式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节内容时,笔者首先全面分析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笔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主要教学目标:第一,知识与技能。①描述两栖动物生殖与发育过程,以及它们的基本特点;②对比和分析资料,了解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生殖与发育产生的影响。第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自主探究和观察录像了解青蛙的生殖与发育过程;②对比蝌蚪与成蛙之间的差异,了解青蛙的变态发育。第三,情感与态度。强化保护动物的观念,培养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最后,笔者为学生点明了这一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大致了解了这一节主要的探究内容。

二、引导交流讨论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自主理解与建构知识是核心环节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明确具体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组织一些自主探究活动。同时,为了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加顺利,教师应该利用恰当的方式点拨学生,使学生取得更加理想的探究效果。

以教学《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为例,在明确教学目标后,笔者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了青蛙生殖与发育中体外受精和变态发育的相关知识。

为了引导学生探究,笔者出示了图片、标本等教学资料,并设计了以下问题:“①青蛙的叫声有怎样的意义?雄蛙和雌蛙都会鸣叫吗?②为什么雄蛙和雌蛙会发生抱对现象?③雄蛙和雌蛙的受精作用要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才能实现?青蛙的受精方式和家蚕有哪些不同?④青蛙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⑤在幼体与成体阶段,青蛙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有没有差异?⑥青蛙的个体发育是否属于变态发育?”接着,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了相关的知识。

三、巩固知识理解

教师组织实施探究式教学的直接目的,是促进学生理解与建构知识。为了强化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程度,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后练习。在引导学生完成基本的自主探究活动后,教师应及时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任务,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如在教学《免疫与计划免疫》时,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分析题:“婴幼儿在两三个月时需要口服糖丸,请回答:①为什么医生会叮嘱家长在短时间内用温水送服?②口服糖丸是为了预防什么疾病?这种疾病属于什么类型的传染病?③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口服糖丸?④从免疫类型分析,属于什么免疫?判断依据是什么?”通过这些巩固练习,学生能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一节的知识。

四、结语

總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十分重要。教师应熟练掌握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旺.新课标下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应用的研究[J].南北桥,2019,(17).

[2]冯周娣.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成才之路,2019,(24).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麻子川九年制学校)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初中生物实践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