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学思维的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探讨

2020-04-09刘平

参花(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

摘要:2018年起,依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现有文化惠民工程进行系统评估、调整归并、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任务要求,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具体落实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工作。根据《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到2020年底,要建成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实现工程平台整合统一、资源共建共享、管理统筹规范、服务便捷高效、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更加健全、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在此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为更好地帮助各地文化馆和图书馆梳理思路、解决问题,笔者结合几年来开展数字化建设的经验,从数学思维对当前工作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文化馆、图书馆的相关人员开展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学思维 公共数字 文化工程建设

一、目标函数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目标是什么?在笔者的了解中,并非所有工作者都能够说出来,说清楚,他们往往是把任务当成目标在阐述。如果问公共数字文化融合工作是要干什么?大家通常的回答是“七個统一”的任务,即:统一称谓、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界面、统一目录、统一培训、统一推广。那么,为什么要做这几个任务,其底层的逻辑在哪?恐怕许多同志就说不清楚了。

在笔者看来,任务是目标的延伸,也是具体化了的目标,甚至是目标的某一项或多项具体任务。任务是为了向目标靠近而所要执行的东西,但与目标本身之间是有差距的。比如某大型国有企业,目标一定既包含经济目标,也包含社会责任,但在任务中反映出更多的往往是经济任务。一项复杂的工作,一定是多目标的。从数学表达来说,是多目标函数。目标与目标甚至有冲突的地方,从数字表达函数图形来说,有些图形是不相交的,甚至是背离的。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其性质首先是一项工程,可以用工程方法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但是,也是一项文化工程。“文化惠民”本身,对于目标的解读就很复杂。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应是一项多目标的工作。弄清楚我们的目标,并准确地传达给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工作者,笔者认为应该是值得各地文化馆、图书馆的同志们注意的第一要点。

二、约束条件

什么是约束条件?经费投入、人才队伍、领导的重视程度、百姓的文化喜好和习惯的获取方式等,都是约束条件。每个公共文化机构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没有完全相同的机构,也没有完全相同的约束条件。我们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能,核心利用的是数字化的两个特点:一是内容的可复制性。由于资源都是数字化资源,一份资源可以服务无数的人们。二是满足24小时不间断服务。这两个特性可以使我们建设的数字化资源,向广大地区开展服务时,边际成本逐步降低,从而实现经济效能的提升。数字化可以打破一些约束条件,但有些约束条件数字化很难突破。因此,我们在推动工作时应该充分认识到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和偏远农村之间的差别,充分认识各地文化馆、图书馆的优势条件和约束条件,做到心中有数。

为什么要关注约束条件,因为这些条件关系到目标能够达到何种程度,即求得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对于多目标工作来说,并不是某一项工作取得极值就代表着工作最优,这要在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中取得平衡。在总目标下,我们可以规避超越约束条件的工作,注重改善约束条件,使工作稳步提升。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利用数学工具,结合目标函数,通过拉格朗日函数方程,求得约束条件下目标可以达到的最优值。用经济学中的一个术语,这个值就是帕累托最优,即多目标中最优的一个点。这才是我们公共文化工作所追求的“黄金点”。

三、激励机制

明确目标,充分了解约束条件后的下一步工作,可以考虑的是如何建立内生动力。笔者认为,发展应源于内生动力,外界的管理不应是一个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从总体来说,要充分发挥体系的作用,才能在实效上有较明显的提升。从各单位来说,充分发挥人才队伍作用,才能把本地工作做出成效。目前,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激励机制还比较单一,缺乏硬抓手,也没有组合拳,各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从管理机制上没有硬性差别,发展的内生动力主要源于各单位领导、骨干的自觉。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每年接收到的各级各类文件比较多,不单单是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方面的文件,其他方面其他部委的文件也非常多。哪个优先做,哪个重点做,哪个必须做好,哪个从说法上能够完成文件的基本要求就好,直接影响到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工作任务的工作成效。因此,需要各级公共文化机构针对本地情况,逐步突破影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展的固化藩篱,制定诸如绩效评价、经费因素分配等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真正形成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内生机制,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工作优先做、重点做,提升事业整体的服务效能。

四、边界范围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边界范围问题放在最后来说,是因为无论开始如何定义其范围,随着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定会有许许多多横跨服务边界的任务出现。就如同植物,随着阳光和水分的滋养,一定会在其生长机理作用下随意舒展。但是,若要使它有形,能够生长得更好,那么就需要修枝打杈,规范其生长轨迹。传统文化馆服务和数字化全民艺术普及共促共生问题、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在城市服务和农村服务之间的服务配比问题、公共文化和文化产业交叉点划分问题、事业机构服务和社会化服务融合边界问题等等,现有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哪些需要优先发展?哪些可以暂时不去涉及?都是管理者应该在工作中考虑清楚的问题,是文化馆、图书馆工作执行者需要心中有数的问题。

边界画得越小,内容可以做得越实。反之,边界越大,摊子越大,每一项工作所分配到的人、财、物就相对越薄。在推动落实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过程中,如何画定边界范围,也关系着我们具体落实工作的成效。

以上就是笔者的一些思考,目标、约束、激励、边界都是体系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要用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不超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思想来指导公共文化的具体工作。要做好工作,使百姓发自内心地认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数字文化工作的美好期待。

(作者简介:刘平,男,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研究馆员,信息技术处项目主管。具体参与承担文化共享工程全国卫星播发网络主站建设、地方特色资源建设、国家公共文化云建设、数字文化馆建设、基层智能终端系统建设等众多公共数字文化重点项目组织落实工作。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等众多公共数字文化重点项科研课题任务)

(责任编辑 徐文)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
浅探“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有序思考地引导”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教学中数学思维法则及发散思维的建立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