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品词析句的实施策略分析

2020-03-31詹梦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詹梦雅

摘要:在当前新课改的推行下,语文的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品词析句能力,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词、句”外的乐趣,培养自身的语感。本文对小学语文品词析句的实施策略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品词析句;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52

阅读教学在整体小学语文教学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但是强化学生写作素材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也是学生对于自身情感表达的主要途径。而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字敏锐感和驾驭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活动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趣,从而完成语感的强化。因此,品词析句这一教学内容逐渐成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一、当前小学语文品词析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的语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的难题之一,众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久的研究和试验。首先,针对新课改提出的“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部分教师的认识不足,理解程度不够,无法窥探到这一理论深层的含义,或者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内容教学和素质培养的相互课堂占比分配不均,从而导致学生无法体会到这一理念所带来的良性改变,影响学生的自身发展。其次,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较深,部分教师在实际课堂阅读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的讲解或者仍然以教师为课堂中心,且应试教育的观念依然存在,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较为被动,且教育形式较为死板,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参与阅读的兴趣,从而阻碍品词析句工作的开展。

二、联系文章上下文开展品词析句教学

汉语言具备概括性强、一词多义和灵活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语文教材内容中,使一些语句在不同的场景和语境下产生的意义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性对于自身各项能力尚且处于发育阶段的小学生来讲,依靠简单的认知水平和微弱的社会阅读是不能够对语句的含义进行充分理解的,需要教师发挥自身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角色的功能,给予一定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带领学生更好地完成对于语句的赏析和理解。品词析句这一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阅读,赏析某个词語或某句话在整段甚至整篇文章语境中的存在意义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感。利用这种形式来帮助学生感受到“词句”以外的含义,正面能够强化学生的语言理解水平,使学生具备独立赏析文章的能力,侧面则能强化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感。因此,教师需要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对词语和句子进行赏析。

例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尽管他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针对其中出现的描写翠鸟眼神锋利的“锐利”一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含义解读:“同学们知道锐利是什么意思吗?”学生:“锐是金字旁、利是利刀旁,指金属像刀一样锋利。”教师:“那在文中锐利是描写什么的呢?”学生:“描写翠鸟的眼睛,比喻眼睛很尖。”教师:“那作者是怎么体现翠鸟眼睛锐利的呢?”引导学生利用上下文进行解析:“上一句中的悄悄、露、泡泡”等词都体现出了小鱼的机灵,但是仍然被翠鸟发现了,以此来体现锐利的含义。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文字的含义,也培养了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品词析句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前进路上的引路人和监督者,是教学的主要力量。在文章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强化自身的品词析句能力。首先,需要详细阅读文章,熟悉文章内容,从而确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在什么地方组织学生开展品词析句活动;其次,教师在阅读文章过程中需要进行换位思考,品词析句工作的开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此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思考问题,模拟学生可能对文章产生兴趣的点、进行阅读活动的形式、解析文章的方法等,保证自身的观点和学生的观点尽量一致,才能为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材料内容。

例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时,首先教师需要对全文进行反复且详细的阅读,对文本中出现的生词让学生解析标注,并圈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便于学生课上直接开始品词析句活动;其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小学较高年级的学生来讲,已经具备了联系上下文解析文章的能力,但是对于某个特定词语的理解能力不够,如“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这一段,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夸张和比喻手法,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和学习。

四、利用教学情境开展品词析句活动

汉语言自诞生以来,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带领与熏陶下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古老且精深的语言,其内容极其丰富,蕴含的语文和文化知识范围较广,视野较大,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而在阅读由汉语言文字组成的文章时,需要学生对其“咬文嚼字”,在品词析句中指的就是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层的探索,品尝其中蕴含的精华和内涵。教师在带领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代入自身的思想、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环境联想,试想其场景在自己的眼前“真实”出现,会带给自身什么样的感受,自己又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体验,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奶奶的白发》这一课时,创设教学情境: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奶奶”的角色,一人则扮演“后辈”的角色,模拟开展对话情境,在对话过程中着重体现“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雪白雪白的、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白发还会变黑吗?”这几句话的情感和神情表达,让学生从模拟中明白奶奶的辛苦,然后贯穿全文内容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主旨:通过描写白发来表达作者对于奶奶的心疼和感谢之情,利用情景代入提高学生对于词句的把握和理解。

词句是文章的灵魂,学生的品词析句工作是学生理解文章含义、强化自身赏析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这一环节的作用,以此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芙蓉镇第一小学325600)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