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初探

2020-03-28张燕明孙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0期
关键词:应用型互联网+教学模式

张燕明 孙飞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在这一趋势下,我国高等教育也必须适时开展改革活动,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适当转变。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应基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教学改革,从而输出更多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基于此,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的路径。

[关    键   词]  互联网+;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2(2020)40-0196-02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社会上诞生了许多全新的业态,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在产业转型变革的过程中发挥出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我国国务院在2015年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从中可以预见,互联网和各个产业的融合将会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在教育领域,基于互联网所形成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教育环境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有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互联网+”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分析

(一)“互联网+”教育的特点分析

和传统教育形式相比,基于“互联网+”打造的全新教育形式所具有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项。

1.平台的开放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边界获得了无限拓展,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在线开展,基于实时动态交流实现远程教学,这将使教学活动的开展变得更加灵活。

2.知识的共享性

互联网平台的搭建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任何人都可以从互联网中汲取知识,并将自身创造的知识共享给大众。同时知识的传授方式也不再局限于面对面,人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相互探讨和交流。

3.形式的多样性

依托互联网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形式上更加灵活多变,除了基本的课堂讲授之外,还包括在线视频课堂、线上提问、测试等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4.载体的多元化

现如今,如智能手机之类的移动终端基本上已经在我国普及,互联网用户也开始从PC端流向移动端,互联网和教育的融合促使云计算、慕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开始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5.师生的互动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同时面对几十名学生,不可能实现和所有学生进行有效交流互动,而互联网则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教师开展交流,进行资源分享以及答疑解惑。

(二)将“互联网+”教育引入应用型高校的优势分析

1.符合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

我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而改革活动的实施需要从理念、体制、教学模式、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确立培养高素质实践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在此过程中,“互联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多元,受到了当代学生的欢迎。最近几年,慕课之类的网络课程开始兴起,这预示着在线教育在未来一段时间必然会获得蓬勃的发展,这种针对性更强、自由度更高的教学方式无疑更适合高校教学,因此将“互联网+”教育引入高校教育教学中,符合当前高校转型发展的趋势。

2.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其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很多便利。他们已经开始习惯于通过智能终端联网查找资料或是搜索网络课程进行学习。将互联网教育引入应用型高校中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当代大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新速度的要求出现了提升。现如今很多高校课堂教学应用的课件在内容上已经过于陈旧,与当前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存在一定的偏差,明显不符合学生的要求。而互联网所具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可以使学生轻松地获取最前沿的事物和最新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推动课堂教学和互联网的融合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否则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将会逐渐降低。

二、目前应用型高效教学中表现出的问题分析

(一)知识结构体系陈旧落后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类型,应用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方式以及评价标准自然与普通本科高校存在一定的差别,如此就不再适合继续采用过去的教材以及课程结构。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地方的应用型高校仍旧沿用过去学术研究性高校的课程体系,包含了过多的理论课内容,对学生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毫无裨益。同时,应用型高校所使用的教材也不太合适,和其所对应的行业领域的真实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偏差。

(二)教学模式单一落后

当前应用型高校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仍旧是以教师单方面讲授,学生被动接收知识为主,这种知识单向传递的模式存在多方面的弊端,如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性,失去独立思考意识。或是逐步消解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时间和空间的特定限制之下,教学仅仅停留在知识传递的阶段,缺少后续的内化以及延伸,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十分片面。此外,课堂教學封闭了学习资源,学生分析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将受到极大的抑制。

(三)缺少实践教学,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

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是具有良好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现今仍旧有许多高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即是指设置了实践教学的高校,教学内容也是验证型实验,而不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研究。在这样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情况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必然受到巨大的阻碍,导致其所学与行业岗位需求难以形成有效的契合,影响其正常就业。

(四)教学评价管理体系不完善

传统高校的教育教学评价多是以阶段性的成绩作为主要依据,面向所有学生采用统一的评价模式,可想而知,通过卷面成绩来评判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根本无法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且忽视了不同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差异性,对学生学习过程、实践操作的关注度不足,不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

三、“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研究

(一)基于“互联网+”平台,搭建课程资源库

应用型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的过程中应该以当地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基于学校拥有的特色优势,强化教学团队建设,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推动传统封闭式教学资源的开放化。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应以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推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融合,积极引进最新的技术成果,编制全新的教材,实现教学内容和产业发展的相互契合。为了支撑互联网教育的落实,应针对性地制作或是在网络上搜索一些优质的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等,充实教学资源库,帮助学生及时获取最前沿的科技信息。

(二)渗透“互联网+”教育思维,建构多元化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环境下,应用型高校应积极引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形式,打造丰富多元的教学体系,消除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具体来讲,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课程资源的投放以及任务的布置,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微视频初步了解课程相关的概念、原理,并独立完成其中设置的测试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式、类比式以及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实现知识的内化。在课后,教师可以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和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并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为其布置相应的作业。“互联网+”教育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激发出来,同时提高了师生交流互动的效果。

(三)基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教学进行完善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设置充足的实践类课程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探索能力。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机械死板地带领学生开展验证性试验,而是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意识,采用项目驱动教学以及分组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合作完成具体的项目设计任务,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获得实践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学科竞赛这一平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在毕业设计中,可以引入校企合作的模式,鼓励学生到企业基层岗位进行实习,帮助其提前适应工作环境与内容,将学校中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实现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对高校教学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基于“互联网+”打造全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应用型高校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创新能力提升,因此教学评价不应单纯地关注考试成就,而是要聚焦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以及学生能力锻炼的过程。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可以基于“互联网+”构建在线教育学习平台,通过对学生观看视频时间、课业完成情况以及参与讨论等方面数据的采集进行综合性评价,突出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学习特长、学习延伸性等方面的因素,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阶段我国应用型高校教育的发展情况,在基于“互联网+”开展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建构全新的教学模式、方法以及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创新探索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如此才能满足地区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雷江,胡冬梅.“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策略[J].人生十六七,2018(1X):44.

[2]夏黎.互联网+背景下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改革构想[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7(6):288-289.

[3]张乾燕,梁凤兰,石鲁生.“互联网+”思维下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51):130-131.

[4]庄云.“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课堂教学的新模式[J].吉林农业,2019(7):84-85.

[5]惠黎平.“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研究[J].青年与社会,2020(1):86-87.

編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互联网+教学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