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2020-03-28濮志俊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体育

濮志俊

[摘           要]  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促进作用,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教育具有共性,且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从高校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入手,分析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阐述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并提出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

[关    键   词]  高校体育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0-0001-03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严重的甚至出现抑郁症、强迫症及焦虑症等心理问题。高校体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积极影响,要对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进行及时疏导,为学生营造健康的身心发展环境,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及其现状,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首先,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面临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有些学生难以承受这些压力,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厌倦学习,长此以往会出现心理问题。[1]其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且自尊心比较强,所以会形成自我认知障碍。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以自我为中心,不屑于向他人学习。第二,自卑。有些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只会看到自己的缺点。第三,爱慕虚荣。这类群体通常为赢得别人的赞赏而不择手段。第四,人际交往障碍。伴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希望用自己的眼光去社交,但是因为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导致人际交往障碍。[2]

(二)原因分析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行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严重冲击。市场经济背景下,大学生面临就业、生存及学习等多种压力,这种外在压力会诱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3]从宏观上讲,现存的教育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高中阶段的教学大多应用文理分科的制度,这对学生来讲在进入大学后,会发现自己的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继而诱发某些心理问题,这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从大学生的主观情况来看,其正处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尚未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念,针对某些人或事的贯徹、分析及处理方面,还存在许多自己意识不到的问题。再加上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如果其观点得不到有效认可,就会产生某些负面情绪,若得不到及时解决,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4]与此同时,当前大学生成长于祖国的物质繁荣时期,并且大多是独生子女,这就造成其抗压能力比较差,独立生活能力不强。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二、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纾解心理压力及延缓机体衰老的作用分析

伴随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更多的压力,并对自身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能得到心理层面的放松,其心理压力能在运动中得到纾解。其次,养成科学规律的运动习惯,不仅能纾解心理压力,更能延缓衰老,提升人的内在精神品质。[5]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能量的损耗,其身体生理机能满足了个体运动的内在需求,为其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动力。除此之外,人体在运动后会分泌一种“内啡肽”的物质,让人的精神感觉到愉悦。高校体育教学项目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再加上有些项目需要学生合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除此之外,通过在体育项目中取得的成功,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失败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6]

(二)推动社会能力发展及协调人际关系作用分析

社会能力及人际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大学生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多体育运动都需要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及交流,在客观上要让学生养成合作意识,通过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以此获得最终的胜利。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及人际协调能力,以足球运动为例,学生通过相互协作以达到最终的胜利,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7]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体育教育的形式及内容更加生动、活泼,这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反观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现状,许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处理日常的人际关系,这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综合造成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难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然而高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体育项目的实施需要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能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升自身的沟通表达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8]

(三)促进心理健康调节及意志培养作用分析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会产生不同的消极情绪,只有学生掌握相应的情绪调节技巧,及时纾解心理问题,才能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体育运动的实施对其人格健全具有积极影响。每种体育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具体的目标,只有大学生充分参与到这些运动中,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高校体育教育的实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心理健康牵涉的内容比较多,不能盲目用单一标准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要从多个视角入手认真评估学生的心理状况。[9]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许多项目是比较艰苦的,其需要坚强的意志力,以此塑造大学生的坚强品格。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祖国繁荣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受挫折能力比较差,在许多活动中不能做到“坚持不懈”,这也是学生心理层面问题的几种表现。比如体育项目中的长跑运动,通常学生都会想方设法去逃避,但从心理健康的层面来看,中长跑运动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力,这是培养学生坚强品质的关键举措。所以,体育教育要重视这类艰苦运动项目的开展,让学生明白这些项目的重要价值,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这些项目中,以此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从而塑造学生的意志力。[10]

三、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一)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举措。全面素质教育背景下,倡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11]身心健康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只有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找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入手,通过应用切实可行的心理教育方法,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高校体育教育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体育教育活动,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体育运动技巧,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并让学生树立起终身运动的意识。这两种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其具有共性的特点。[12]所以,高校体育教育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是面向整体大学生开展的活动,其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契合。首先,高校体育教学中蕴含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其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相对成熟,但是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要重视情感教育的实施,大学生心理波动比较大,通常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其树立积极的生活自信,确保其心理健康的可持续发展。[13]最后,在高校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以此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四、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

(一)创新传统高校体育教育理念,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及时调整传统体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纵观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讲,因为对其重视力度不够,大多是兼职老师负责,实践操作性不强。所以,高校要正确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后续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传统的心理讲座等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需要,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平台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相应的身体锻炼活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14]

(二)明确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拓展其教育内容

大学时期学生的生活环境开始出现变化,学生开始变为生活的主人,其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进入最后的调整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面临学业、就业等多重压力,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负担。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情感及焦虑等问题,对于复杂的学生心理问题,高校要制定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密切观察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首先,与传统教育相比,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要基于全面了解学生需求的前提下,科学调整心理教育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自信,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感;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建构和谐的校园关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调节习惯,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从而实现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其次,高校体育教育要积极拓展自身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养成科学的人生观及健康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强化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关联,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15]最后,传统体育教育注重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忽略了心理方面的教育内容,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适当拓展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三)应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营造身心健康的发展环境

传统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过于生硬,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在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过程中,教师要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体育运动中。首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比如,在户外体育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问题,结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建构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体育教学注入新鲜活力,以此提升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同时,高校体育教师要秉持“健康第一”的理念,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升其交往能力,丰富其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因此,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梳理好身心与健康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心理自信。最后,教学环境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外部支持,教学环境的建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讲具有重要意义,能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塑造其坚强品格,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格,让学生意识到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兼顾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发展,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伴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不容忽略,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发展的希望与未来,其心理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建设水平。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促进作用,二者之间具有重要关联,其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能有效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从而推动学生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涛涛.研究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92-93.

[2]陈晓武,金想茹,张胜利.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研究[J].科教导刊,2019(26):114-115.

[3]申明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关联性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1):10-11.

[4]金宏伟.体育游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8(13):3.

[5]沈艳,朱清华.关于体育养生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252,254.

[6]程浩然.浅议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4(4):70-71.

[7]孙春妍.大学生体育社团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J].商情,2020(4):201.

[8]许向前,蒋杰.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J].科教导刊,2014(19):228,233.

[9]武琳昭.试论大学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才智,2017(24):2-3.

[10]李丹.“健康中国”背景下吉林省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J].理论观察,2020(1):155-157.

[11]张红鑫.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1):14,16.

[12]王建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机制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7,38(1):84-86.

[13][15]张晓宁.体育俱乐部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探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8,7(5):11-13,53-54.

[14]杨明芬.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J].体育时空,2014(19):86.

编辑 曾彦慧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体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我们的“体育梦”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