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探析

2020-03-28张晓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0期
关键词:职业化队伍辅导员

张晓

[摘           要]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客观必然,是辅导员队伍发展的根本诉求,是辅导员主观的职业渴求,辅导员队伍职业化需要提升自身素质、得到社会认可、有政策支撑、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培训制度和明确的职业发展前景。

[关    键   词]  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2(2020)40-0174-02

2006年7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对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导者,是大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辅导员队伍的素养直接关系大学生的心智和未来,建设一支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时代的诉求,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和重要途径。

一、辅导员职业化的意义

(一)辅导员职业化是时代的要求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是刻不容缓的任务。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大学生出现各种时代化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人员[1],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加强辅导员的建设与发展,辅导员职业化是时代要求和客观必然。

(二)有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稳定性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能够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得到社会认可。辅导员将自己的工作当成一种专门职业,不需要顾虑未来在哪里,就能全身心投入,付出时间和精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并付诸实践行动,在岗位上做出成绩,从而受到学生爱戴和社会认可,体会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在优秀辅导员的带动下,更多的辅导员会受到精神鼓舞,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队伍稳定性,最终使辅导员成为愿意终身从事的职业。

二、辅导员职业化现状

(一)辅导员角色定位模糊

辅导员工作是“千线一针”,上面有学校各部门安排的任务,也有学院各项工作要做,同时还要负责学生各项日常事务性工作,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帮助大学生就业、举办相关活动、评奖树优、谈心谈话、团建党建、贫困生资助、考研考公考编、宿舍班级建设、学费缴纳等,还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耗费了辅导员大量的心力、精力,角色定位模糊。

(二)职业认同感低

辅导员社会认可度不高,虽然教育部明确指出高校辅导员定位为教师,但是最初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辅导员是保姆,是高校地位较低的工作人员[2],地位远不如专业教师,处于专业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身份尴尬,没有明确定位,得不到应有尊重,从事事务没有技术含量,就是杂役工。任何部门都可以问责辅导员,学生和家长有事也会找辅导员问责。另外,辅导员招聘一般不限专业,很多辅导员从事与自身专业无关的工作内容,在大量事务性工作中迷失,没有过多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导致专业荒废,学无所用,在专业学术研究方面无法媲及专业教师。由于工作性质问题,行政人员身份方面也没有太高地位。每天疲于处理繁杂的日常事务,却看不到可观的成就,随着工作年限增长,职业认同感降低。

(三)保障机制不健全

目前辅导员没有合理的管理机制、考核奖励机制、培训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处理各种事务,理不出头绪,也无暇思考,导致辅导员工作动力不足,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做多做少都一样,对工作懈怠,没有足够的保障会使辅导员失去奋斗的信心,也没有工作目标,辅导员急需合理的框架來约束和激励,从而施展个人能力,并最终带动整个辅导员队伍蓬勃发展,健全保障机制势在必行。

三、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

(一)建立学科支撑

美国辅导员制度较为成熟,已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有辅导员专业,各项政策措施都已完善,很多人将辅导员作为终身职业[3],而国内目前尚未达到此要求。国内高校几百种专业,却没有培养辅导员的专业,辅导员职业化的根本需求是建立学科支撑,有专门的专业,或者专门的高校专职培养辅导员,使辅导员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

(二)建立合理的辅导员准入制度

辅导员聘用时不限专业[4],导致辅导员专业化程度较低,甚至很多辅导员没有从事过相关职业,工作经验少,很大一部分辅导员是高校刚毕业的学生,这些年轻人虽然朝气蓬勃,却不够沉稳老练,无法恰当处理各种复杂问题,需要工作多年以后才能渐渐进入角色。建立合理的辅导员准入制度,招聘时设定相关专业要求,入职前先培训取得证书、考核合格再上岗,有利于为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把好“入口”。

(三)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

辅导员素质高低影响着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与发展,辅导员必须又“红”又“专”,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加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辅导员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处事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掌控大局的能力,遇到事情时以大局为重,并通过良好的沟通解决问题;辅导员要有“五心”,对待学生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用心呵护“树苗”“花朵”,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修养,要多读书学习、勤思考,到国内其他高校或国外进修,学习先进的辅导员相关制度和知识,与时俱进,提高学历,加强专业能力,加强科研能力,申请项目、发表文章,做好科学研究,以科研促理论,同时也可参加各种辅导员能力大赛,自我锻炼、提高能力,以实践促理论。

(四)明确辅导员发展前景

目前辅导员可以“双线”发展,即专业技术路线及行政职务路线,但是辅导员由于专业准入制度不合理,外加忙于各种琐碎事务,没有过多精力从事科学研究,也没有课时量累计,评职称方面与专业教师比没有任何优势;行政职务方面,辅导员一般做到科级已经是上限,极少数能达到处级干部,也需要十几年才有一个岗位空缺。发展前景不可观,导致辅导员出现职业倦怠,想办法转岗,将辅导员岗当作跳板,不利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与发展。可以跳脱出专业技术及行政职务评定,将辅导员单独认定、单独评审[5],定级为实习辅导员、初级辅导员一级岗、初级辅导员二级岗……,中级辅导员一级岗、中级辅导员二级岗……,高级辅导员一级岗、高级辅导员二级岗……,不同级别岗位彰显辅导员不同的社会地位,级别越高荣誉越高,就像教师岗的讲师、副教授、教授,行政岗的科级、处级等,级别等同于能力。明确的发展前景,为辅导员职业化奠定基础。

(五)健全保障机制

1.管理机制、考核制度、奖励机制相结合

辅导员需要完成学校及学院各部门工作,处理各种事务,做很多不在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而且要面对“九龙治水”的局面,可这些部门并不参与辅导员考核,相关工作不计入考核指标。完善管理机制,明确辅导员受谁管理,其他部门工作要任务分流,明确职责,不可将任务都压在辅导员身上。合理的考核制度,辅导员工作要细致分类,将工作量化,不能做与不做都一样、做多做少都一样。辅导员需要有合理的奖励机制,对工作表现优秀,以及参加比赛、有科研成果、学生学术指导等都列入奖励范围,给予荣誉奖励及物质奖励,带动辅导员提升自身素养,积极投入工作。管理机制、考核制度、奖励机制三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是促进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有力保障。

2.合理的培训机制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培训内容涉及辅导员工作的方方面面,专业化培训可以适度弥补辅导员专业不符的缺陷,增强辅导员认知,有利于工作顺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一方面使辅导员懂得如何开导心理问题学生,耐心并长期跟进,不可急于求成,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从而打开心扉;另一方面对辅导员自身来说,心理培训有利于辅导员调整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舒缓内心焦虑及倦怠情绪。突发事件是辅导员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参加相关培训,可使辅导员多听多看突发事件案例,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对新入职辅导员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可以鼓励辅导员多参加户外培训,走进大自然放松身心,强健体魄,有益身心。还可以组织辅导员之间经验分享、交流心得体会,使大家敞开心扉,融入辅导员大家庭。

四、结语

大学生青春洋溢、充满朝气,如同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后备力量,是祖国的明天,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最亲密的“伙伴和朋友”,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和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关系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辅导员职业化是静态目标也是动态过程,职业化是辅导员队伍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辅导员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海彬.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素质和能力培养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2]溫成涛,董雅致.关于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7(3):109-112.

[3]赵庆典.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4(6):46-47.

[4]余森海,许培德,姜阳.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路径探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1):123-125.

[5]邓飞.辅导员的职业进阶与自我准备[J].才智,2017(11):187.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职业化队伍辅导员
大雁的飞行队伍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加速职业化
还剩多少人?
“有为”也应“有位”
职业化铸就卓越企业
经理人要走向职业化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