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疾人远程学习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0-03-28杜全宇刘志勇张捷江勇邬殊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0期
关键词:德阳市残疾人问卷

杜全宇 刘志勇 张捷 江勇 邬殊丽

[摘           要]  远程教育能较大程度避开生理缺陷对残疾人的制约,促进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为了解德阳残疾人远程学习现状,在3个不同单位对121名残疾人进行了调查,包括基本情况、学习的初始能力、动因、需求、兴趣、资源获取等方面。结果显示,残疾人基本具备远程学习的初始能力,学习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技能和其他技能,学习主要动因是提高自己。但残疾人群体的整体学历较低,对远程教育资源的获取途径局限于社区与残联,对远程学习兴趣不足,在远程教育方面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关    键   词]  残疾人;远程学习;学习动因;学习需求;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  G728.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2(2020)40-0084-02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并提出要“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这为残疾人教育指明了方向。技能学习、文化滋养是提高残疾人素质,使其重获正常生活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对残疾人远程教育的研究多集中于课程与教学调整[1]、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学生心理、辅助技术等。[2]本研究聚焦于我市残疾人对远程教育的学习动因、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资源获取方面,探讨我市残疾人远程教育现状,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推动社区残疾人教育开展。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工具

根据文献,结合残疾人学习者特点编制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学习动因、学习需求、学习情况、学习兴趣、学习资源获取等。

(二)调查对象

德阳市12~60岁,除智力障碍外的残疾人。样本主要来源于德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德阳电大残疾人教育中心、旌东街道办。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检验问卷的信度及效度,分析调查结果,提取残疾人远程教育的问题和特点。

三、研究结果

(一)问卷有效性分析及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1.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检测结果显示,问卷信度为0.655,信度可接受;效度KMO值0.801,效度高[3]。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本研究从线上线下共发出问卷175份,收回问卷175份,其中有效问卷121份,无效问卷54份。有效问卷分布为德阳电大残疾人中心21份,德阳特殊学校15份,旌东街道办85份。不合格问卷均来自线下,主要原因为题目回答不完整,有漏选或多选,导致结果无法判定。

(二)德阳市残疾人远程教育现状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家庭收入、残疾情况是否与5·12地震相关等。结果显示:12~18岁为14人,19~25岁16人,26~35岁28人,36~45岁29人,40~60岁34人,其中18人致残原因与5·12地震有关,男女比例为1.2∶1。96.69%(117)为汉族,4人为少数民族。职业分布显示:公职人员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占比较少,4人为公职人员,18人为企事业单位职工,70人为其他职业,15人为个体从业者,14人为学生。家庭收入显示:大多数家庭收入较低,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占49.59%,2000~4000元者占35.54%,4000~6000元者占11.57%,6000元以上仅占3.31%。

(三)德阳市残疾人远程教育学习初始能力情况

远程教育需要借助网络、手机、电脑等工具,需要眼、耳、手、脑等器官配合完成,因此残疾者的类型、程度、学历、是否具有学习工具等,决定了其参加远程学习的初始能力。本次调查对象的残疾类型以肢体障碍(32.23%)和听力障碍(30.58%)为主,视力障碍与其他障碍分别占13.22%和23.97%。残疾程度主要为三级(27.27%)和四级(34.72%)。学历层次较低,依次为高中43人、初中38人、小学22人、大专13人、本科5人。69.42%的调查对象可在家中使用WIFI上网。

(四)德阳市残疾人远程教育学习动因调查

調查显示,残疾人参加远程学习最常见的原因是提升个人能力(42.98%),其次为提升学历(33.06%)、结交朋友(26.45%)、工作需要(23.97%)和入学条件宽松(14.05%)。

(五)德阳市残疾人远程教育学习需求调查

为更好地构建基层远程学习平台,我们进行了残疾人学习需求调查,包括既往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类型需求等。结果显示,既往远程学习内容与残疾人的年龄密切相关。26岁至45岁人群的学习内容最常见为技能培训,25岁以下及45岁以上人群更多的关注其他内容。对学习内容的总体需求显示,其他技能需求占48.76%,生活类技能占39.67%,职业类技能需求占34.71%。年龄与学习内容需求的交叉分析显示,除45~60岁年龄段外,其余四个年龄段的学习需求均集中于职业技能与生活技能,而45~60岁年龄段更多的学习内容需求为其他技能。需求最高的学习资源类型是配置对应文本教案的视频和音频类课程。不同残疾类型与学习资源类型需求的交叉分析显示,肢体障碍和其他障碍者,更倾向于配置对应文本教案的视频和音频类课程;听力障碍者更倾向于视频类课程;视力障碍者更倾向于音频类课程。

(六)德阳市残疾人远程教育学习兴趣和信心调查

学习兴趣结果显示,12人非常有兴趣,34人比较有兴趣,29人一般有兴趣,16人有一点兴趣,30人没有兴趣。在学习信心方面,58人(47.93%)对远程学习有信心,63人表示没有信心。经济收入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家庭月收入4000元以上者远程教育学习兴趣明显高于4000元以下者。手机使用越熟练者对远程学习兴趣越高。在不能熟练操作手机的55人中,没有人表现出对远程教育非常有兴趣。在对远程学习的信心方面,47.93%表示有信心,52.07%表示没有信心。

(七)德阳市残疾人远程教育学习频率和时间调查

学习频率显示,59.5%每年学习1次,22.31%每月学习1次,14.88%每周1次。在学习时间方面,47.11%的人每次学习时间不足10分钟,21.49%者每次学习时间在15~30分钟,每次学习30~60分钟者占25.62%,每次学习达60分钟者占5.79%。

远程教育机构学员的学习频率和学习时间明显高于非学员。参与调查的远程教育机构学员共37人,其中32人的学习频率为每月1次以上,占86.49%。59.46%的远程教育机构学员每次学习时间在30分钟以上,远高于非学员。

学习兴趣与学习时间和频率呈正相关,对远程学习非常有兴趣者,74.81%会每月学习1次以上。对远程学习比较有兴趣的人中,70.59%会每月学习1次以上。手机使用的熟练程度与学习频率和时间没有明显关系。

(八)德阳市残疾人远程教育学习平台及学习资源获取途径

在学习平台方面,71.9%的人使用的是除中国大学慕课、开放大学远程学习平台和学堂在线之外的其他学习平台。49.59%的学习资源获取来源于社区推荐,34.71%来源于残联推荐。年龄与学习资源的交叉分析显示,12~18岁者远程学习资源主要来自老师推荐,是自己查找学习资源能力最强的年龄段。其余年龄段的远程学习资源主要来自社区推荐和联推荐,特别是在45~60岁者73.53%依靠社区推荐。

四、结论与对策分析

我市残疾人远程学习调查结果显示,基本具备远程学习的初始能力,学习需求与年龄相关,主要集中在生活技能和其他技能,远程学习的主要动因是提高自己。但整体学历较低,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80%,对远程教育资源的获取主要依赖社区和残联推荐,学习兴趣和学习频率亟待提升,故提出如下对策。

(一)在社区开设针对性课程,加强远程学习初始能力培养

网络是获取远程学习资源的必备条件[4],在参加调查的121人中有30%的残疾人没有网络使用条件,30%家里网络不流畅。加强社区、广场等公共区域的免费网络建设和宣传,有利于促进残疾人群体对学习资源的获取。

手机的普及推动了远程学习的快速发展,并通过多种模式促进远程开放教育。[5]调查结果显示,手机使用熟练程度对学习兴趣有重要影响。普通人熟练使用手机非常容易,但对残疾人,特别是低学历和残疾程度较严重的群体,熟练使用手机需要进行专门学习。调查人群中,手机使用非常熟练者只占19%,只会使用手机打电话者多达25%。针对这一特殊情况,可通过社区教育开设手机课程,提高残疾人使用手机的技巧,促进其获取远程学习资源的基本能力。

(二)充分展现社区和残联的功能,精准推荐远程学习资源

在调查中发现,残疾人最需要的远程教育资源,并不是职业技能,而是其他技能和生活技能,且与年龄密切相关。45岁以下人群,对职业技能需求较高,45岁以上人群更需要其他技能。而他们主要通过残联和社区来获得远程教育资源,对主流远程学习平台了解尚不深入,很少自己进行资源查找,自主获取资源的能力较弱。残联是中国残疾人事业中最活跃的因素和中坚力量,对残疾人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6],社区是残疾人与政府和社会沟通重要途径,能快速获得残疾人的各种信息,在残疾人教育方面有着其他社会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7]充分利用两个部门,根据个性化需求精确推荐学习资源,将会对残疾人远程教育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以国家开放大学为中心,加强残疾人远程学习资源建设

学习频率和学习时间的结果分析显示,大多数残疾人的远程学习频率较低,学习时间较短,但是远程教育机构学员的学习频率和时间明显高于非学员。而目前的远程教育资源,多集中于普通教育的专业性科目,以提升学历为目标。[8]国家开放大学作为残疾人远程教育的推动者、社区教育的践行者,应着眼于残疾人需求,进一步加强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特别是借助开放大学的残疾人教学中心和社区大学,设置既满足青年群体技能需求,又高度重视中老年群体精神需要的课程,建设更多资源。

参考文献:

[1]缪玲.远程开放教育院校学习支持服务的实践比较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1(2):12-17.

[2]胡金秀.信息时代残疾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构建探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2):175-177.

[3]李灿,辛玲.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的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8(5):541-544.

[4]曲学利,莘锋.论网络对残疾人教育的促进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5(8):74-77.

[5]武云飞,查代春.手机移动学习在远程开放大学中的应用分析[J].职教论坛,2014(36):52-55.

[6]江传曾.新中国成立以来残联组织在残疾人事业中的历史作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33(3):36-43.

[7]阮盛元.社区教育在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3):196-197.

[8]柳嘉寧,李强,平凡,等.从学习者特征出发试析残疾人远程教育课程设置[J].中国远程教育,2013(6):65-68,96.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德阳市残疾人问卷
清明馍馍
我骄傲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