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

2020-03-24王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班级管理

王琳

【摘要】对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来说,小学阶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这是学生接受知识并学习为人处事的关键时期,可以说该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和影响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很大作用。班主任应当要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深入渗透道德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本文首先简要分析班级管理中渗透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优化班级管理并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在人的一生当中,小学属于一个启蒙阶段,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均会在该阶段中逐步形成。而这个时期的小学生还处在比较懵懂的状态下,未能树立起较强的独立思考与分辨对错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就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能在将来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优秀人才。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班主任开展日常班级管理工作,最为主要的目标就是优化学生素养,促使学生成为健康、优秀的人才。小学班主任是和学生交流接触最多的教师,其可以对学生开展频繁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进步。与此同时,小学生也容易对班主任产生崇拜和模仿的心理,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均会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故而班主任一定要起到模范、表率的作用,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这样才能使道德教育深入渗透到班级管理过程中,并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在平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也一定要强调德育意识,引导学生建立起端正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强化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让学生不至于误入歧途,并能在将来的生活与学习中取得更大成就。

二、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在现阶段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管理理念较为滞后的现象,没有采取创新性的观念,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自然会受到限制。眼下,素质教育已在我国广泛施行,有关部门也对学生的德育素养培育引起了高度重视。而部分小学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和道德教育时,还仅是停留在形式层面上,没有真正将德育贯彻落实下去,也没有切实体现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体而言,德育应当包括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这四个方面,必须要将上述四点糅合在一起,才可真正促使学生的德育素养提升。

第二,管理内容不够先进。就当前的一些情况来看,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内容若不经历改革与创新,就已经难以切实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有的班主任在讲解德育内容的时候,仅是向学生讲述集体主义、五讲四美等传统的理念,却没有集中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引导和塑造,这便无益于学生德育素养的广泛提高。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要着重向学生讲解德育内容,并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把德育相关知识内容和学生的现实情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如此才能取得理想的德育工作成效。

三、如何优化班级管理并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沟通家长的桥梁,更是学生健全品德的塑造者。作为一名优秀班主任,如何才能在班级中开展德育工作,高效、优质的德育管理是当前每位班主任都需深思的重要问题。

1.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

一个班级的环境能对小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将来的发展状况。班主任应当引导学生做一位责任感强的小公民,鼓励学生主动承担班级事务,为班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还应教导学生要乐于助人。班级的风气能展现出一个班集体的精神与凝聚力,若是班级内拥有良好的氛围,也能让小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令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优良品德。此外,班主任应当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让家长辅助开展德育工作,在家里给学生也树立起榜样,营造宽松、愉快的家庭环境氛围,使家庭教育能和学校教育充分结合起来,保证学生的优良品格发展。

2.多关心与爱护学生

作为班主任,应当给予小学生更多关心与爱护,不仅仅是要担负起教给学生知识的任务,还需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心灵导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班主任应当经由多种途径来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动态化情况。可以通过家访和与学生单独交流等方式,在了解学生实况的前提下,打开学生的心结,让德育工作能够更好地贯彻下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把握学生的个体情况与个性化发展趋势,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让学生能够逐步接纳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良好道德品质。若是学生犯错时,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批评也不可太过直接了当,应当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可以采用比较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的错误,再引导其进行改正。当学生做对时,就要立即进行表扬和鼓励。通过于此,树立起学生明确的是非观,并站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与其沟通交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

3.带领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

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的实施都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将德育和实践相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养成良好道德素质,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班级实践活动中。例如班主任可以安排学生参加“爱心月月捐”的活动,让每位学生每个月都捐出一块钱,帮助一些灾区人民或是有需要的人,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并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学着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知道要為社会作出贡献,自己也可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懂得何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此外,主任也可设置德育主题班会,比如组织学生开展爱心义卖活动,让学生把自己亲手制作的一些手工艺品、小玩具或是家中的闲置物品等拿去义卖,把最终得到的钱捐给山区儿童。或是让学生参与以“爱护地球”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带领学生来到学校周边捡拾垃圾,或到郊外去种树,让学生能充分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进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优化班级管理并实施道德教育,对小学班主任来说至关重要,也可以说是班主任最为核心的工作任务。在当前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仍然存在着理念和内容相对落后的问题。对此,班主任就必须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环境,在平时多关心与爱护学生,并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让道德教育能真正渗透到班级管理过程中,实现学生的综合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岩.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学周刊,2020(03):166.

[2]康海成.探讨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44.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班级管理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