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图在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中的应用效果

2020-03-23刘茜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刘茜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界的不断深入,社会公众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这之中,作为为学生打好学习基础、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小学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及家长的关注。小学是学生系统性学习知识内容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环节。但是在小学学习中却存在着学生对于学习兴趣不高、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问题。对此,本文将以主题图为例探究其在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中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  主题图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苏教版教材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者对于小学数学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的研究也越来越透彻,并逐渐认识到小学数学同其他科目相比逻辑性要求较高,不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容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教育界有研究表明主题图作为与简单的运算和公式相比更加清楚、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更能为小学生所接受,并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主题图及其相关作用,本文现分析论述如下。

一、主题图教学

顾名思义,主题图就是以数学教材的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为模块,根据章节内容进行教学选择并包含该章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通过图片、图形等多种方式来强化主题图的趣味性和易学性,帮助数学教师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提升其在数学课堂上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教学方式之一。在主题图教学中,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还会利用背景设置或游戏等方式来强化主题图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这些方式在本文所查阅的相关文献和实践中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取得了较高的成果。

二、目前我国小学数学存在的教学问题

在主题图教学深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之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就已经存在了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1.数学吸引力问题

小学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但是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却存在着学生知识转化率不高,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不高的问题。产生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教学的方式掌握不当,无法在课堂上真正激起学生的兴趣。

2.教育理念问题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所使用的教学方式同现代教育理念依旧有所出入,存在着教学偏差问题。由于小学数学的逻辑性较高,因此数学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往往会偏向使用逻辑性较强的词语或语句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内容。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思维以形象直观为主,性格也活泼好动,往往无法集中精力聆听老师的逻辑性内容,无法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数学学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偏差也是导致教学成效不大的原因之一。

三、如何正确应用主题图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如上文所述,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了这些问题。对此本人认为,主题图作为一种生动活泼且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逻辑数字有明显区分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较为理想的作用,对此本文分析研究如下。

1.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合理并且适当地插入主题图,能够在学生对逻辑数字产生厌烦感之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课堂当中,并调节课堂气氛。小学教师将主题图作为一种调节课堂气氛并调节学生学习情绪的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主题图同数学游戏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有关内容中,主题图就能够发挥较强的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通常小学数学教师在介绍这部分的内容时会引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和概念,并在黑板上绘制相关的图形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但是文字概念或单独的数学图形概念往往无法达到教师所希望的学习效果。而在引入了主题图之后,数学教师可以在向学生讲授相关概念后,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主题图来加强学生对于三者的认识,并适当地添加一些易混淆的菱形、正方形使学生在学习三者的过程中自行发现图形之间的不同,从被动记忆转化为主动记忆。

2.主题图情景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借助多媒体设备为主题图设置情景进行数学教学,帮助学生在适当的情景下加深对于数学概念的印象,并进行进一步的数学学习。例如在小学数学蘇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中,第1章就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两个立体图形与小学生之前学习的平面图形有着较大的区别,而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饼干盒、冰箱、文具盒等立体图形绘制在一张主题图中,并为其设置一定的情景。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帮小明找正确的东西”等益智游戏来进行数学教学。在这之中,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在白板上放置主题图,由学生在白板上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查找。

3.主题图分组教学

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在主题图教学中的参与度,提升学生对于主题图教学的兴趣,并帮助学生记忆相关的数学内容,数学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分组,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主题图绘制学习当中。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第2章“图形与几何”,该章节的内容与主题图教学有着较深的联系,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令学生自行设置主题图背景以及主题图的关键内容,再将绘制好的主题图打乱,由不同组的学生进行现场游戏,以此来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绘制主题图的过程本身就是加强学生对于图形与几何该章节内容的理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不同的三角形类型,为学生规划一定的主题图基础。在主题图绘制前,数学教师也应当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定义和知识,再通过主题图绘制以及不同小组学习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于该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4.主题图运算教学

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应用连贯的主题图加深学生对于运算知识的掌握。例如在有关加减乘除法的运算知识当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列车上有多少个人”或“屋子里的人数”等主题图绘制来提升学生对于加法减法和乘除法的掌握程度。在这一内容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三幅主题图为一组表现一个加法内容或减法内容进行数学教学,将屋子或列车原本的人数作为第一幅图,将人下车或离开屋子作为第二幅图,将离开后的列车或房子为第三幅图,将这三幅图为一组进行主题图运算教学。这样有益于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进行联系,并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应用主题图是一种良好的、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知识进行良好转化和联系的教学方式之一。而在主题图的绘制及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令学生主动参与到主题图教学当中,从被动转化为主动,进而帮助学生进行主题图学习,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豆贤杰.浅谈情景图在小学数学中的辅助教学[J].都市家教月刊,2017(4):139.

[2]朱梅玲.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多边形面积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2017(10):18.

[3]李一婷.小学数学教科书新授课主题图的研究与应用——以国标苏教版第一学段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2017(02):110-114.

[4]彭锦眉.主题图在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考试周刊,2019(04).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
让多彩生活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