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0-03-18李国栋

文教资料 2020年34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混合式教学教学实践

李国栋

摘   要: 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教育技术的进步,对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急需革新。混合式教学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和学习,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本文介绍了古代文学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对该模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等环节展开了论述,对指导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古代文学   混合式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实践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课程系统讲授从先秦至五四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包括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近代文学,内容丰富,需要阅读的文献很多,课程延续时间较长,教学任务繁重。作为中文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古代文学对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学欣赏能力,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古代文学课程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讲台、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一成不变,师生间、同学间缺乏互动交流,学生积极性不高,这种模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在“互联网+”时代,慕课、SPOC、翻转课堂等应运而生,融合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要跟上时代步伐,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提升,混合式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古代文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困境

(一)不能满足新时代对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经济发展契合起来。从市场角度来说,对专业实践技能掌握得比较精熟的应用型人才才是企业所渴求的。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教育观为先导,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中文专业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重任的同时面对社会多规格、多类型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应突出扎实的专业技能,学以致用,适销对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1](129-131)。因此,作为中文专业核心课程的古代文学,应该努力适应时代需求。

(二)古代文学传统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一直比较保守,缺乏创新,虽然运用了多媒体手段[2](170),但仍以讲授式为主,具体表现形式是:教师通过必要的备课,确定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借用多媒体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通过听课、记笔记、课后复习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课程考核重在教师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考核范围和要求完全由教师主导。讲授式的优点在于内容集中、信息量大、可控性强、传授快,缺点是学生活动少、易受教师教学经验与教材的难易及趣味性的影响。除讲授式外,启发式、讨论式也是常用教学方法,但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枯燥、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兴趣、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因此急需革新教学方式。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与优势

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又称Blending Learning),是指将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优势结合的教学模式[3](254)。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和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教师授课搭建了平台[4](105)。混合式教学的核心是教师和学生角色互换,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及学习空间的转移,由此达到最优的学习质量、最高的学习效率。混合式教学理论是多种学习理论的融合,包括教育技术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混合式学习的课程内容设计中,教师不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者,而是通过教育技术和教学模式改革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帮助学生知识建构。美国教育家戴尔提出“经验之塔”理论,认为经验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多种展现形式。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参照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如通过参与活动(演戏、表演)、电影、电视等活动经验进行混合式学习探究。

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古代文学课程能够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将线上线下教学结合起来,使老师明确自己的教学引导者角色,学生随时随地内化所学,并灵活运用知识。教师通过课程线上平台上传微课等学习资源,课前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线上学习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任务,课中学生就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课后学生还可以通过平台巩固学习。在课程线上平台,师生可以在讨论区进行专题讨论,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真正做到知识内化。

三、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基于混合式教学理念,围绕古代文学课程核心内容合理规划和安排教学进程,兼顾线上线下课程内容,结合古代文学课程特点,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对混合式教学进行设计。

(一)发布学习任务

古代文学传统教学流程通常是导入、讲解知识点、教学互动、课堂小结。混合式教学必须按照在线课堂学习流程和学习规律梳理知识点、视频、参考资料等,将其重新布置到线上平台,形成线上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所以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前提是建设课程资源库。可以自己录课,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平台,也可以依靠现有平台[5](144-146),增加视频、课件等资源,形成自己的平台。课程资源库一般包括教学团队、课程大纲、课程设计、微课、PPT课件、互动问题、作业测试、考核标准等,构建成适应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线上课堂,有效实现分层教学。

创建课程班级QQ群或微信群,并将学生分组,以便在进行基于项目的小组协作性学习时,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及时沟通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班级QQ群或微信群上传教学周历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通常是观看线上平台微课。例如,在《水浒传》章节的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前,布置的学习任务是:观看《水浒传》微课,收集整理作者及版本情况,了解全书内容梗概,分析结构,归纳主旨,在新媒体平台展示学习成果。

这一阶段,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和辅助者,帮助学生按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学习。可通过课程平台及相关软件,查看视频观看情况,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通过QQ群或微信群进行解答。

(二)组织互动式课内活动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活动涵盖解答学生疑问、解决重点难点、课堂讨论、探究实验和练习巩固多个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古代文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设计系列教学互动环节。实践中互动形式多种多样:个性化指导、知识问答、观点思辨、情景互动、小组研讨、协作训练、开展学习评价等。

课内教学要增强经典文学史意识,适当淡化基本文学史知识传授,适当加强对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名家名作的讲解和讨论,让学生带着个人的生命体验走进作品,而基本的文学史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学。在每个知识板块学习结束之后,采用翻转课堂方法,设置一次专门的讨论课,讨论题目在上节课发布,给学生留出充足准备时间。问题设置上,尽量给出选择性话题和问题[6](30-31),以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同时,随着教学的推进,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并在辩论和质疑中对问题进行深度的研判。引导学生接受挑战性学习,改变师生位置的边际效应。通过共同讨论,把课堂从知识授受引向深度的思考和问题探究。比如在讲述明代文学时,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长篇小说为何会成为明代文学的标志性文学成果?明代长篇小说主要有哪些类型?各个类型具有怎样的特色?它们的异同点在哪里?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教学,让学生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情况独立解答,力求找到符合客观实际的答案。最后,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答案进行中肯点评,指出答案的优劣之处,并指引出正确方向。如此,学生方能找到解决古代文学学习中问题的方法,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良好把握和对问题导向思维的良好训练。

(三)作业与答疑

课后,教师及时分享课程资源,在课程平台以课程打卡模式布置作业,增强学生课程学习的仪式感,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作业内容尽量压缩,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业形式尽可能活泼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代文学课程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要求很高,这也是作业布置的一个重要着眼点。

学习古代文学,除了听课之外,课下阅读文献和作品极为重要,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无法学好古代文学。此外,由于课程时间有限,授课不可能太过详细,因此需要学生课外多读书。近年来,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明显降低。一个表现是对作家作品的阅读非常少。这与学生普遍的浮躁心理有关,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读书,不仅是古代文学这一门课的问题。古代文学除了传授知识外,还需要培养文学审美趣味,文学趣味的培养比知识的积累更困难,也更重要。培养趣味,可以通过教师的熏陶、同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的陶冶。今天的大学生不大量阅读经典著作[7](100-102),而是大量阅读通俗作品。学生不读经典作品,在课堂上就没有与教师交流的基础,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因此,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著作的阅读理解[8](25-26),让学生领略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培养宽广的审美眼光和开放的审美胸怀,掌握专业的文学分析方法,学会欣赏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布置阅读书目,制定阅读进度,将学生分组,每周固定时间轮流在课程QQ群或微信群上传阅读报告,下一组打分、评议,通过层层环节的设置,督促学生阅读作品。学生自己查资料、准备报告,激发阅读作品的浓厚兴趣。

此外,定期统计数据、公布学生日常成绩,以竞争意识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将网络实时交流工具延伸到课下所有时间,做到学生问题及时回复,学生作业详尽反馈。

四、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反思

中文专业课程越来越多,古代文学课时本就不够,现已压缩到原先的一半左右,混合式教学恰恰可以设置大量自学环节,做到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有效互补,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保障。古代文学教学回归文学本位[9](90),教师在教学阶段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更多元化,真正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了“自主学习”与“课堂翻转”。学生的作业内容准确率高,态度积极认真,学习效果较好,但在实践中仍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设置激励机制

通常来说,学生对在线学习有一定兴趣,但一段时间之后,上课积极性时高时低。教师有必要设立激励机制,为学生开展混合式项目学习提供动力。教学平台通常可以提供学生视频学习、测试、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应跟踪相关数据及时给予激励。

(二)加强监管

在线课程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10](143)。必须加强对学生网络学习的指导和管理,避免学生投机和敷衍。要求学生每节课必须有课堂笔记,形式可以多样,如资料卡片、PPT等,整理本节课的主要概念,内容不求多但框架要尽量齐全。很多同学将课堂笔记做成了精美繁复的思维导图,既是对知识点和知识体系的全面整合,又锻炼综合学习能力。及时处理无主题、无意义帖子,以免影響网络互动质量。严格考勤制度,视频学习按照计划执行,线上作业和期末考试严格规范。尤其是加强线上作业、线上考试的指导和管理,避免学生舞弊。

(三)即时反馈

作为“移动互联网原住民”的当代青年学生从小接触互联网,已经习惯在线实时交流。教师在本课程QQ群、微信群中应随时扮演主持人的角色,只要学生提出问题,就给予实时反馈。教师应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利用更多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间讨论与互助,培养团队沟通交流合作能力,打造基于即时通信软件的学习社区。

参考文献:

[1]蒋继华.产学研合作下中文专业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

[2]邵琰泽.运用多媒体在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优势与方法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9).

[3]金勇,李烨辉,主编.侯福莉,张潇予,副主编.外国语言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

[4]徐东妹.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本科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11).

[5]程君.浅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20(7).

[6]陈彝秋.分享与引导——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问题设置的理论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8(33).

[7]徐猛.理工科院校中国古代文学类课程建设论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9(1).

[8]俞琼颖.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困境与对策[J].汉字文化,2020(7).

[9]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10]李思华.多媒体用于古代文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5).

基金项目: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的《古代文学》混合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2018yjjg022)。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混合式教学教学实践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