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比较

2020-03-18王艳芳

文教资料 2020年34期
关键词:比较经验

王艳芳

摘   要: 本文从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管理三个维度,对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两所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为国内其他高校探索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道路提供可借鉴经验。

关键词: 通识教育课程   比较   经验

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本科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识教育课程是哈佛大学课程的基石[1],哈佛的通识课改革的成功经验是美国高校课程改革的风向标,同时是历年来国内外各高校谋求学校进步与发展的效仿对象。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开始致力于通识教育改革,走出一条“通专融合”的发展道路,培养既有多学科知识广度,又有专业知识深度的“T字形”人才。2015年,北大、清华、复旦和中山大学成立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旨在为我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寻找出路。2016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提高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需要实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北大与哈佛分别是中美的知名学府,两所高校在探寻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积累了豐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本文选取这两所大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比较研究,分析两所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管理三个方面的异同点,旨在为国内其他高校提供经验。

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

1929年,美国博德学院帕卡德教授在《北美评论》中谈道:“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学生一种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将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99-104)这是通识教育最初被赋予的含义,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3](64-68)。本文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注重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准备,为深入某一专业领域的学习奠定广阔的知识面,从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在知识面上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课程”用英文表示有“Curriculum”“Course”,表示跑马道、进程之意,即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通识教育课程是根据通识教育的目的而设计的课程学习任务及进程的总称,在高等学校的课程结构中,泛指专业必修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一般又分为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哈佛和北大的课程结构虽有不同,但在实践中都包括学生共同必修的通识课和自由选修的通识课,此外通识课程一般要求学生在入学的前两年完成。

二、哈佛和北大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概况

(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概况

1869年,在查理斯·W.艾略特的领导和推动下,哈佛大学推行全面选修制,奠定了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1945年,哈佛委员会发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报告,反映了哈佛实施通识教育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构想,拉开了哈佛大学全面实施通识教育的序幕[4]。1978年,罗素夫斯基发表“核心课程报告”,主张制定一种共同的基础课程,课程领域包括文学与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及推理、科学、外国文化这五大模块。2002年,哈佛又启动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最终形成美学的与阐释的理解、文化与信仰、经验的推理、伦理的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质世界科学、世界各国和世界中的美国八大领域。历经几十年的改革探索,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逐步稳定并为世界各国高校所效仿。

(二)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概况

2001年,北京大学成立了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并设立了元培计划实验班。2007年,元培学院成立,开始进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5](68-70)。2015年,元培学院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16年,《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出台,明确了建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的路径[7]。同年,出台《关于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建成并运行60余门核心课程,通识教育体系初步建立。2018年9月,元培学院与全校各院系合作,建设更丰富的新生讨论班和更多样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作为国内具有百年历史的一流大学,北京大学敢为人先,积极推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三、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比较与分析

(一)课程目标

虽然通识教育理念源远流长,但是通识教育的概念随着时代发展,在不同国家、不同高校的实践中各具特色,笔者查阅了两所高校官网对本校通识教育的有关介绍,将哈佛和北大的通识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进行了对比,如表1:

由此可见,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的通识理念和课程目标在表述上存在差异,但是都强调大学的使命首先是培养人,培养会生活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旨在让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能综合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设置比较

课程设置是培养人才的规划,体现了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目的、任务、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从北大教务处网站及相关课程建设文件、哈佛大学官网中学生手册栏目中查找、整理和比较出两所高校的通识课程设置情况:

两校都致力于完善具有模块化特征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分布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多个方面,几乎涵盖了人类世界的所有知识,体现出学科的交叉性,重视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培养;此外,两校均规定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但具体比重有所差异。从表格中可明显发现,在学生可自由选修的通识课程范围内,北大通识课学分占毕业课程的比重远低于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的学分毕业要求,与我国的课程结构有很大关系,比如北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校的公共基础课,本身占有很高学分,公共基础课和通识必修课的边界比较模糊,同时受到专业教育在国内高校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影响。

(三)课程管理比较

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离不开学校内部有关组织机构的设立及职责的明确,本文论及的课程管理是指学校相关部门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课程具体要求做出的规定,监督和评估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查阅学校官网,归纳出了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有关机构与职责:

两校都有一个主要的通识教育学院,引领本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哈佛大学注重顶层设计,在学校层面设立通识教育委员会以统筹全校的通识课程建设工作,有利于将理论建设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国内高校以北大为例,基本都设立教务部,负责全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相关事项。但是,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教务部(处)负责教学运行与管理、學生学业成绩与考试等常规性工作,北大也不例外,导致领导层面不能将重心落在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上,间接削弱了通识教育的地位,因而,建议国内高校逐步建立主管通识教育课程的部门,明确学校各种组织机构的权责,进而有效分工,推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四、结语

通过对哈佛和北大通识教育课程三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发现相同之处体现在两所学校的课程培养目标都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侧重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能力;通识课程都讲究模块化、跨学科化,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对跨学科人才的需要。不同之处主要是两所学校课程结构各异,导致对毕业生的通识课程学分要求出入较大,与两国教育在不同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发展有关,体现出教育理念、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两所知名高校在探寻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之路时都结合了国情、校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北大及国内其他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在通识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方面,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致力于培养在思想、知识、能力、品格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兼顾通识教育课程的数量和质量要求,给予学生充分选择权,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拓宽知识的广度,增进对人类世界的了解。在课程管理方面,注重顶层设计,建议在学校层面设立专门管理全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组织机构,与教务处的工作分开,有利于提高通识教育的地位,引起学校各领导层、教职工和学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Harvard University.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EB/OL]. https://handbook.fas.harvard.edu/book /general-education-requirement.

[2]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01).

[3]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03).

[4]哈佛委员会,著.李曼丽,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宋鑫,苏彦捷.北大元培学院通识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6(11).

[6]北京大学教务部.本科教学概览[EB/OL].[2018-04-20].http://www.dean.pku.edu.cn/web/about.php.

[7]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历史沿革[EB/OL].https://yuanpei.pku.edu.cn/xygk/lsyg/index.htm.

猜你喜欢

比较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小经验试试看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我对组织指挥作战的若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