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0-03-06侯江娟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期
关键词:减退症糖化肾病

侯江娟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041500)

2型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习惯改变及人口老龄化加重,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危及人们健康的公共卫生疾病[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无典型临床表现,易被临床误诊、漏诊。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较高,推断2种疾病发生有一定的关联[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易导致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3]。临床中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笔者选取18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进行分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①年龄18~80岁;②襄汾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诊断标准[4];③入院后完善甲状腺功能检查;④临床资料均保存完整;⑤患者同意配合进行问卷调查。

1.2 排除标准①近1个月有重大外伤或手术史者;②患有脓毒血症及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者;③近1个月使用过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者。

1.3 一般资料按照上述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16年2月至2018 年5 月襄汾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98例,女84例;年龄21~80岁,平均(63.4±10.3)岁。根据患者入院后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A 组(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6例)和B组(单纯2型糖尿病,14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参照本院化验室诊断标准:促甲状腺激素(TSH)>5.6μIU/mL,游离T3<3.8 pmol/L,游离T4<7.9 pmol/L,TT3<1.78 ng/mL,TT4<12.23μg/d L。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收集由培训合格的医务人员在患者出院后对病历资料进行查阅,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并发症[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治疗药物(胰岛素、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磺酰尿类、胰岛素促敏剂)、糖尿病相关实验室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于上述资料收集不完整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联系患者或其家属,患者入院复查或上门调查。

2.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吸烟史、糖尿病肾病、使用胰岛素、使用二甲双胍、糖化血红蛋白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危险因素;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保护因素。见表2。

表2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临床中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合成和释放障碍性疾病。2型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均为代谢障碍性疾病。有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紊乱会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风险,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同样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5]。临床中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影响因素实施干预,对降低2型糖尿病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提高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及延缓患者疾病发生、发展,保障患者健康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均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危险因素,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保护因素。研究指出,年龄越大,机体内分泌代谢功能越差,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越高[6]。另有学者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代谢障碍越严重,甲状腺滤泡功能利用障碍程度越高,导致甲状腺对卵泡刺激素的敏感性降低,进而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7]。临床研究指出,吸烟人群的TSH 水平升高比例高于不吸烟人群,吸烟者还能干扰甲状腺激素生成和释放[8]。因此,临床针对吸烟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劝导其戒烟,并注重筛查是否合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受损。研究指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蛋白质排出体外的同时,伴随大量甲状腺激素排出体外,进而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9]。另有学者研究指出,肾脏具有代谢、滤过和分泌功能,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肾脏功能受损后,还能影响机体内分泌代谢功能,进而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风险[10]。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机体3个月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是临床中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长时间段内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异常,表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越差,机体糖代谢紊乱程度越严重,进而增加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风险。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本研究发现,使用胰岛素和二甲双胍降糖的患者,其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风险降低,分析原因可能为胰岛素降低血糖符合机体生理功能,能最大程度维持机体代谢功能正常,进而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风险。二甲双胍为临床中常用的降糖药物,能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肝糖原生成,增加对葡萄糖的利用度等,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能促进患者储备脂肪消耗。有研究指出,二甲双胍能增加靶细胞对TSH 的敏感性,还能降低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量,改善甲状腺储备功能,进而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风险[11]。

综上所述,临床中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患者的年龄、病程、吸烟、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但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风险。临床中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早期进行干预,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风险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减退症糖化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常吃煎蛋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