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针刀结合脉冲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2020-03-06张晓娟郭俊岗高志雄张民民王金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针刀膜炎针刀

张晓娟,郭俊岗,高志雄,张民民,王金芳

(1.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西 大同037000;2.山西省大同市中医医院,山西 大同037000)

背肌筋膜炎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从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1]。患者背部出现弥漫性钝痛,触压背部的扳机点时,容易造成疼痛扩散、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小针刀结合脉冲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大同市城区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120例背肌筋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刀组、脉冲组及联合组,每组40例。针刀组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9.54±6.03)岁;平均病程(4.30±2.78)个月。脉冲组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8.59±4.38)岁;平均病程(4.25±3.57)个月。联合组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9.32±5.83)岁;平均病程(4.27±2.77)个月。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别均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背肌筋膜炎的诊断标准:有外感风寒湿邪或有急慢性劳损病史;腰背部有固定压痛点,触摸有条索状改变;腰背部伴有疼痛、酸胀感,劳累、久坐、久站后或阴寒天气时症状加重;腰背部肌肉僵硬,劳损肌肉呈发板或条索状痉挛;X 线片、CT 检查无阳性征[2]。

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25~60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有软组织挫伤、断裂伤者;因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脊椎结核等引起的腰背痛;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及肝肾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凝血功能异常者;针刀或脉冲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者。

2 治疗方法

2.1 针刀组取穴:附分、膏肓、肩井、膈关、痛性粘连点。操作方法:采用直径0.4~0.6 cm 小针刀(北京中研太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斜刺13~20 mm,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方向,使横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或使针刀尖端做横向或扇形的摆动动作,使纵向或无规律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为减轻局部操作引起的疼痛,可根据操作范围的大小采用2%利多卡因(上海现代哈森药业,国药准字H20173160)5 m L 在进针点做局部麻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2次,两次治疗间隔6 d。

2.2 脉冲组取穴:肩中俞、肩外俞、天宗、臑俞、肩贞。操作方法:采用拨通肌腱法、点压法、拿捏法沿肩关节颈项部进行治疗,时间约15 min,根据患者的耐受性,电流强度范围为20~40 m A,一般为25 m A。共治疗2周,每周连续治疗5 d后休息2 d。

2.3 联合组取穴:膏肓、肩井、膈关、肩髎、臑会。先进行脉冲治疗,再用拨通肌腱法、点压法、拿捏法沿肩关节颈项部进行治疗,时间约15 min,再进行小针刀治疗,斜刺13~20 mm,方法同针刀组。脉冲治疗连续治疗5 d,休息2 d后继续下一次治疗,入组第1 日和第8日进行小针刀治疗。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背部疼痛、沉重感等症状及体征消失,活动自如,半年内无复发;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但活动时或天气变化时稍有不适;有效:症状及体征改善,气候变化时背部仍有胀痛;无效:症状及体征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2]。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在治疗过程中,针刀组脱落13例,脉冲组脱落5例,联合组脱落4例。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脉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与脉冲组、联合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背肌筋膜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背肌筋膜炎是一种慢性病变,一般是指筋膜肌肉、肌腱、韧带等引起的病变,多因外伤、单一负重姿势等原因使背部肌筋膜及肌肉组织发生无菌性水肿、渗出、粘连及纤维性病变。中医将本病归为“痹证”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多责之于外感风寒湿邪或劳损、外伤等,导致不通则痛,如经络痹阻不通、气血凝滞不畅,日久则肌筋挛缩,僵硬成结。

针刀疗法是切开性手术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闭合性松解术,在治疗部位刺入病变处进行松解,剥离有害组织,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较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术后无须休息,且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穴位以局部取穴、阿是穴为主。附分为手、足太阳之会,布有第1、2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肩胛背神经,颈横动脉降支及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外侧支,主治肩背拘紧、颈项强痛、肘臂麻木等症。膏肓穴一压即痛,指压此穴,可以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膈关布有第6、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外侧支,以及肋间动脉和静脉,主治呃逆、噎膈、呕吐、脊背疼痛等。肩井为足少阳胆经穴,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主治肩背疼痛。脉冲推拿仪根据人体经络的走向与病证所处部位,将输出的电能经过调控后,运用经穴体控治疗不同疾病,刺激经穴或配合按摩膏。脉冲推拿仪通过定向药物透入功能,具备点穴、经络传导功能,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供给,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神经系统[3]。肩中俞、肩外俞、天宗、臑俞、肩贞均属手太阳小肠经穴位,深层为肩胛背神经及颈横动、静脉,主治肩背痛、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等症。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刀联合脉冲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推拿科、康复科、针灸科等科室,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猜你喜欢

小针刀膜炎针刀
厉害了,我的小针刀
颈肩痛,小心颈肩肌筋膜炎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肩关节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小针刀联合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让学生试刀的教授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老来爱运动要防足底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