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揿针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30例

2020-03-06辛随成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期
关键词:阴虚疗效评分

张 艳,辛随成

(1.北京市东城区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61;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患者无法保持睡眠状态或无法入睡的精神性疾病。失眠属于中医“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范畴,患者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浅睡性失眠),或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质量差等。由于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白天易出现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到极大的影响。裴清华等[1]认为过度饮茶、咖啡、饮酒等可导致患者出现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甚至出现日间认知功能障碍,大脑边缘系统及其周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王希林等[2]观察522例失眠患者,发现患者除失眠症状外,均伴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其中78.01%的患者伴有中重度抑郁,79.2%的患者伴有中重度焦虑。失眠与抑郁之间呈正相关,失眠越严重,患者抑郁程度越严重。因此,在失眠早期干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抑郁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1.1 一 般 资 料选 取2018 年1 月20 日 至2019 年1月20日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0~75岁,平均(60.31±13.35)岁;平均病程(36.16±10.79)个月。对照组男13 例,女17 例;年龄40~75 岁,平均(64.22±10.45)岁;平均病程(37.33±11.26)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符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中诊断标准[7]: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 min;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 次,早醒;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 h。

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未服其他药物治疗且可纳入问卷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心、肝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未能按照规定接受治疗患者;对多种药物过敏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口服百乐眠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0131,0.27 g/粒),每次3粒,每日3次,治疗2个月。

2.2 观察组取穴神门、三阴交、百会,揿针(杭州元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留针24 h,每周治疗3次,治疗2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8]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30 d和治疗60 d的睡眠情况,分析PSQI量表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7个因子的睡眠质量评分。0~5分,表示睡眠质量很好;6~10分,表示睡眠质量较好;11~15分,表示睡眠质量一般;16~21分,表示睡眠质量很差。本研究在病例入选时未纳入服用安眠药治疗患者,故不考虑安眠药物对指标的影响。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PSQI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60 d时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30 d 治疗60 d观察组 30 12.85±2.95 9.53±1.16△ 7.64±1.44△▲对照组 30 12.92±3.05 9.97±1.41△ 8.52±1.37△

(2)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失眠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一般包括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很难入睡、睡眠多梦等症状。《黄帝内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认为脾胃不和可影响睡眠。中医认为,失眠病位在心,与肝、脾、肾相关密切[9]。病机多为营卫失调,阳不入阴,阴阳不交或阴虚阳亢;病理变化总属阴阳失调。辨证当分清虚实,虚证多属阴之不足、心失调养,实证为邪热扰心、心神不宁。临床将失眠分为心肾不交、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及心胆气虚等证型,治疗当补虚泻实[10]。阴虚火旺型失眠多由阴液亏虚、虚火亢旺、热扰神明所致,易出现入睡困难、多梦。

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针刺法、灸法、耳穴、埋针、腹针及综合疗法等,皆可取得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11]。尹小娟[12]采用靳三针(四神针、定神针、智三针)疗法治疗失眠患者30例(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舒乐安定(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及其评分变化值、失眠中医指标积分、中医指标积分变化值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张智忠[13]运用平衡针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105例,发现平衡针组临床疗效显著。梁永瑛等[14]采用头针配合梅花针治疗失眠患者,取穴百会、四神聪、神庭,治疗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刘卓兰等[15]用督脉压痛点埋线法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结果显示埋线法治疗失眠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揿针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可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针刺治疗失眠的同时,可缓解伴随症状。中医针刺治疗失眠具有疗效快、实用、安全的优势[16]。揿针为埋针疗法,不会出现滞针、断针、弯针等情况,可以长时间留置在人体内,通过持续且较稳定的刺激,促进体内经络气血的运行,促进人体正气运行,从而消除疾病[17]。揿针使用时为无菌操作,但长时间置留体内是否会出现并发症还未见相关报道。

猜你喜欢

阴虚疗效评分
阴虚体质的人炎夏要会调理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我给爸爸评分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2型糖尿病阴虚体质者的中医症状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