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联合补肾祛湿方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20-03-06韩丽娟张文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期
关键词:雌二醇肾虚卵泡

韩丽娟,张文红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030024)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患者多会出现月经不调、多毛、痤疮、黑棘皮症、肥胖和不孕等,是育龄期女性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1]。枸橼酸氯米芬片是临床常用的促排卵药物,但其会导致子宫内膜变薄,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不利于受精卵着床。研究显示,西药治疗时辅以中药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2]。本研究采用温针灸联合补肾祛湿方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6.41±4.57)岁;平均病程(5.42±0.63)年。观察组平均年龄(24.37±4.54)岁;平均病程(5.47±0.6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诊断标准[3]。②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4]。③已婚育龄女性,正常性生活12个月后未受孕。

1.3 排除标准①输卵管堵塞、子宫形态异常者。②配偶精液检查异常者。③合并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及近3个月内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于月经周期第5日给予枸橼酸氯米芬片(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039)口服,每日1次,每次50 mg,连续服用5 d;于月经第11日开始监测卵泡,当卵泡直径≥20 mm 时,给予10 000单位的注射用绒促性素(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3361),并指导患者同房。若患者此周期未怀孕,则继续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和补肾祛湿方治疗,于月经周期第5日开始加用温针灸和补肾祛湿方治疗。①温针灸:取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太冲、关元、肾俞、中极、子宫和卵巢,行平补平泻法,患者针感明显时,将点燃的艾炷插在针柄上进行温针灸,灸1壮,留针20 min,直至艾炷燃尽。②补肾祛湿方组方:熟地黄、枸杞子、淫羊藿、鹿角霜、苍术和陈皮各15 g,制鳖甲20 g(先煎),醋香附9 g,茯苓、石菖蒲各12 g,甘草片6 g。每日1剂,水煎至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以上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7 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包括促黄体激素、促卵泡激素、睾酮、雌二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②统计两组患者的排卵和妊娠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促黄体激素和睾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促卵泡激素和雌二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促黄体激素和睾酮均低于对照组(P<0.05),促卵泡激素和雌二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例数促黄体激素(U/L)促卵泡激素(U/L)睾酮(ng/L)雌二醇(ng/L)观察组 治疗前 45 15.54±4.32 4.59±1.12 13.26±3.32 66.49±13.07治疗后 45 5.73±2.65△▲6.40±1.31△▲ 4.49±1.85△▲95.73±15.06△▲对照组 治疗前 45 15.57±4.28 4.54±1.15 13.28±3.29 66.53±13.02治疗后 45 9.72±3.17△ 5.46±1.23△ 6.75±2.13△ 78.27±14.18△

(2)排卵和妊娠情况比较 观察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和妊娠情况比较[例(%)]

4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障碍、肾上腺功能紊乱和遗传等因素关系密切,因环境污染、饮食结构改变、女性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育龄期女性的生殖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5]。临床治疗以促排卵和调整内分泌为主,而中医药在调节内分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且安全性较高。

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中医“闭经”“月经后期”“崩漏”“不孕”等范畴。中医认为女子以肾为先天,肾藏精,主生殖,肾精所化之精血是子宫行经和受孕的物质基础,而肾精的充沛、旺盛和肾阳的鼓动又可促进卵子的发育、成熟和排出,故肾气虚损引起的“肾-天癸-冲任-胎宫”生殖轴功能障碍是本病的主要病机[6]。明·万全《万氏妇人科》记载:“惟彼肥硕者,膏脂充满,元室之户不开;夹痰者,痰涎壅滞,血海之波不流。故有过期而经始行,或数月经一行,及为浊,为带,为闭经,为无子之病。”说明痰湿阻滞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7]。故临床治疗应坚持补肾健脾、祛湿调经的原则。

本次研究中,补肾祛湿方中的熟地黄、枸杞子、淫羊藿、鹿角霜和制鳖甲益精补肾,苍术、陈皮、醋香附、茯苓和石菖蒲健脾祛湿。诸药合用,发挥补肾健脾、祛湿调经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益精补肾药物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不仅能兴奋卵巢,还可通过多个环节对性腺轴功能进行调节,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8]。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的治疗方法。针刺足三里、丰隆和三阴交具有健脾的功效,针刺关元和肾俞具有补肾的功效。针刺子宫和卵巢可通过对脑内多巴胺系统的刺激调节下丘脑-垂体-生殖轴的功能,不仅有助于卵泡的发育和成熟,还可促使卵子排出。艾灸的温热经针柄传至穴位深部,具有温阳补气和逐寒除湿的作用,可改善子宫内膜的形态,为受精卵着床提供良好的环境[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促黄体激素和睾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促卵泡激素和雌二醇水平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温针灸联合补肾祛湿方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可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还可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雌二醇肾虚卵泡
沼灌土壤17β-雌二醇专性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降解特性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肾虚湿瘀”理论下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学研究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PRSS35在鸡卵泡膜细胞中的表达与卵泡液雌激素含量的关系
“赶走”肾虚
透视“肾虚综合征”
基于AuNP—AuNP—UCNP三联体结构的传感体系高效检测环境雌激素双酚A和雌二醇
促排卵会把卵子提前排空吗
自测是否肾虚你中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