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黄河三角洲儿童游戏种类、特点及传承途径

2020-02-21刘鑫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体育游戏

【摘要】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黄河三角洲的儿童游戏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具有普遍性特征的儿童游戏,包括丢沙包、跳房子、拔河等体育游戏,翻花绳、七巧板、猜谜语等益智游戏,“打板儿”“玻璃弹珠”等竞技游戏;二是具有地域特征的儿童游戏,包括体育游戏(骑马打仗、鬼子进村、地道战等)和美工游戏(娃娃模、摔泥巴、编苇子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黄河三角洲的儿童游戏表现出革命游戏种类丰富、户外游戏居多、自然性突出、性别差异较大等特点。本文基于对游戏种类和特点的分析,提出了直接式继承和创造式继承两种民间游戏继承与发展方式,以促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黄河三角洲民间游戏在当代得以传承。

【关键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黄河三角洲;儿童游戏;竞技游戏;体育游戏;益智游戏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0年度滨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中国成立后黄河三角洲儿童游戏变迁的阶段性特点研究”(课题编号:20-SKGH-12)。

游戏是一种极为古老、极为普遍的活动。早在2000多年前,游戏在希腊已发展为大规模的奥林匹克竞技运动。柏拉图认为,游戏源于一切幼崽(动物的与人的)要跳跃的需要。康德认为,游戏和艺术可以相提并论,因为它们本身都是令人愉快的事情。[1]从古至今,游戏是儿童的基本生活,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儿童游戏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另一个侧面展现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

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黄河三角洲儿童游戏的类型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黄河三角洲儿童游戏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具有普遍性特征的儿童游戏,即流行范围广,不仅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流传,在其他地域也普遍流行的儿童游戏;其二是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儿童游戏,即在黄河三角洲独特的地理特征及几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影响下产生的独有的儿童游戏。

(一)具有普遍性特征的儿童游戏类型

这一类游戏按照游戏内容不同可划分为体育游戏、益智游戏、竞技游戏。

1.体育游戏

当时盛行的体育游戏有丢手绢、跳大绳、踢毽子、丢沙包、跳房子、撞拐子(又称斗鸡)、抽陀螺、拔河、攻城门、滚铁环。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以上游戏的玩法与其他地区基本类似,但在命名上稍有区别。比如“撞拐子”游戏,由于儿童游戏时的体态像极了“金鸡独立”,所以江浙沪地区又称之为“斗鸡”。再比如,“跳房子”游戏,也有地区将之称为“跳飞机”,玩法类似,

2.益智游戏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本地区流行度较高的益智游戏有翻花绳、七巧板、猜谜语、跳棋、五子棋。跳棋流行度最高,其次是五子棋。与现代的五子棋游戏不同的是,由于建国之初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作为商品出售的五子棋较为罕见,常见的下法是在纸上画出十几条交叉的横竖线,两方用不同颜色的笔作为黑白棋。

3.竞技游戏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流行的竞技游戏打弹弓、弹玻璃珠、打板儿、抛石子在本地也极为盛行。其中“打板儿”和“弹玻璃珠”两种游戏流行程度并列第一。“打板儿”游戏的材料极其简单,用一沓废纸折成一个又大又厚的板儿,用力朝对方的板儿砸下去,砸翻者获胜。“弹玻璃珠”游戏需要用到玻璃弹珠,小朋友们轮流开“球”,往前方的小洞里“发射弹珠”,命中者获胜。

(二)具有黄河三角洲地域特征的儿童游戏类型

在黄河三角洲独特的地理特征及几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影响下产生的独有的儿童游戏,即具有地域特征的儿童游戏。这一类型的游戏按照内容不同可分为体育游戏和美工游戏。

1.体育游戏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儿童除了玩具有全国普遍性的体育游戏以外,还出现了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户外体育游戲,比如“骑马打仗”“鬼子进村”“地道战”等。

“骑马打仗”,有地方称之为“搭马架”,即两人为一组,一般较高大的男生做“马”,让另外一位男生骑在脖子上,上面的人一手搂住下面人的脖子,一手去拉扯或推搡对手,必要时也可用身体撞击,如果有人从马上掉下来,或者连人带马一块摔倒,这一对便淘汰下场。

“鬼子进村”是一种户外的模拟枪战游戏。最少需要10名玩伴,分为两队,一队扮演鬼子,一队扮演红军,用树枝、木棍做枪,用石头做炮,模拟抗日战争时的军队对抗场景。

“地道战”游戏,即在黄河边将泥沙堆积,泥沙堆高后在中间挖出长长的“地道”,一队扮演鬼子,一队扮演红军,进行对抗。

除了以上三种体育游戏外,风筝在当时受欢迎程度也极高。据《潍县志稿》记载:“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奇巧百出。”[2]据记载,风筝最早出现在潍县,也就是山东潍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商品化玩具稀缺,绘有人物、飞禽的民间工艺品——风筝成为街头常见户外游戏材料。

2.美工游戏

河南张泥娃娃、娃娃模、编苇子、团花剪纸等美工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儿童游戏生活中十分常见。

“河南张, 朝南门, 家家户户做泥人。”这句远近流传的俗谣,是对惠民河南张村泥玩具当年曾盛极一时的集体记忆。据村民说,该村泥玩具制作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上半叶,全村男女老少几乎都能制作泥玩具,当地儿童也将其作为玩具摆弄于手心。

“娃娃模”也叫孩儿模、泥模,是儿童用泥巴做玩偶的范模,用胶泥印出的各种图形,涂粉、上色,互相交换,形状有圆、半圆、椭圆、方形和长方形之分,以圆形居多。一般呈圆盘状,直径5厘米左右,圆盘的边缘多有沿,向上凸起,有的则呈扁平状,盘底印有或凸或凹的图案。[3]

由于黄河三角洲黄土黏性较高的特点,“摔泥巴”游戏流行于童年期处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人群中。孩子们挖一块黄河边随处可取的淤泥,找一块比较平滑的石头,在上面反复地摔打出泥的韧性来,几个小伙伴便开始“摔泥巴比赛”。

滨州市博兴县素有“草编之乡”之称,地处麻大湖之滨,盛产苇草、蒲草、荷叶和柳条。编苇子游戏,即用湖中的芦苇茎晒干后,编出螃蟹、蚂蚱、太阳等形象,儿童拿着编织好的“小动物”开展有趣的假装游戏。

格式简单的团花也出现在黄河三角洲五六十年代的儿童游戏中,例如三折花最常见,将一张正方形纸对角对折,再对折一次,找到中心点展开,恢复到三角形状态,以三角形底边中心点为轴心,将三角形折叠成三等分锐角,每个角60度。绘上花纹,剪制而成。与三折花相比,四折花稍显复杂,将一张正方形纸对角折叠一次,再对角折叠一次,第三次对角折叠,描出图样,剪下即可。[4]

二、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黄河三角洲儿童游戏的特点

与现代儿童游戏相比,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黄河三角洲儿童游戏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革命游戏种类丰富

童年时期处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们,对于“炸碉堡”“鬼子进村”“地道战”等革命游戏记忆犹新,朗朗上口的革命童谣“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依然常在耳边回响。《红色娘子军》《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著名影视作品渲染出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与不低头、不屈服的英雄气概,这对该时期的儿童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种社会背景下,革命游戏独具时代特色。

(二)户外游戏居多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儿童户外游戏时间占总游戏时间的87.3%。除了上文提到的骑马打仗、鬼子进村、地道战、放风筝四种具有地域性的户外游戏外,一批不受地域限制的普遍性儿童游戏在当时流行度也颇高。比如,“黄河三角洲儿童最喜爱的十大游戏”分别是:丢沙包、跳房子、拔河、踢毽子、捉迷藏、丢手绢、跳大绳、斗鸡、打弹弓、抽陀螺。很明显,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受欢迎的儿童游戏以户外游戏为主。

(三)自然性突出

这一时期的儿童游戏表现出较明显的自然性特点。一是,游戏材料大多取自自然界,或由儿童自己用自然材料制成,例如编苇子所使用的芦苇、泥娃娃和娃娃模所使用的黄河淤泥、地道战用到的黄河沙土等;二是,游戏场所多在室外,与现代游戏相比,当时的儿童游戏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密切。

(四)性别差异较大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黄河三角洲的儿童游戏中,男孩与女孩的游戏存在较大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男孩和女孩感兴趣的游戏类型存在差异,男孩更为感兴趣的游戏是竞争性游戏,包括部分户外体育游戏,例如骑马打仗、地道战、斗鸡、弹弓等,益智游戏(棋类)男孩也表现出很大乐趣;女孩对手工游戏以及竞争性较弱的户外体育游戏(例如放风筝、跳绳)更为感兴趣。二是游戏群体的差异,男孩喜爱的游戏多为群体性游戏,例如鬼子进村、地道战、摔泥巴、拔河等,认为“人越多的游戏越刺激”,而女孩则更喜欢单人或者两三人成队的游戏,单人游戏例如编苇子、剪纸、娃娃模,两三人成队的游戏例如跳房子、跳棋、丢沙包、跳皮筋等。

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黄河三角洲儿童游戏的当代传承途径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现……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黄河三角洲民间游戏的直接继承

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收集的民间游戏进行精心筛选后,可选择一些健康积极、寓教于乐、趣味性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进行直接继承。有些游戏中的童谣朗朗上口,易于理解和记忆,可直接沿用,比如跳皮筋游戏“马莲开花”,边跳皮筋,边念童谣: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有些户外游戏突出合作精神、运动强度适宜、安全指数高,可在幼儿园户外集体活动中组织开展,比如丢手绢、攻城门、拔河等游戏。

(二)黄河三角洲民间游戏的创造性继承

民间游戏虽然内容丰富,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玩具的游戏层出不穷,这使得民间游戏的当代传承受到一定冲击。[5]为了使民间游戏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丰富灵活,更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我们应在保持原有游戏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继承。

增加民间游戏内容,提高游戏趣味性和层次性。以摔泥巴游戏为例:“摔泥巴”蕴含的游戏价值颇为全面,从身体发展方面,“摔泥巴”的过程充分运用大臂和小臂的四块肌肉,增强手臂力量;从认知发展方面,“摔泥巴”游戏属于建构游戏的类型,对于幼儿空间方位认识、立体几何认识、结构稳定性认识等多方面均大为有益。但传统的摔泥巴游戏由于内容简单、手法单一,很难保持游戏的持久性,为了让“摔泥巴”游戏在当代幼儿的童年生活中继续保持生机与活力,可在传统玩法基础上增加游戏内容,教师在幼儿园操场准备一处有水源的场地和数篮干泥土,幼儿从体验和泥巴开始,到摔泥巴、糊泥巴、提泥人等,打造一整套“泥巴游戏”。

丰富民间游戏的组织形式,提升游戏体验感。以编织游戏为例:编织游戏包含编柳条、织毛线、编苇条等,属于手工游戏。所谓“手动带领脑动”,灵活的手部动作引领判断力、抽象力、分析力等思维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对于儿童游戏专注力、持久力也颇为有益。如何让编织游戏吸引更多孩子的兴趣?除了让幼儿进行自主创意编织外,还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邀请民间艺术家走进幼儿园,示范并指导幼儿更加深入领悟编织的乐趣。同时,开建“指尖艺术坊”区角,幼儿将自己的编织作品展示于区角内,讲解甚至是售卖,获得多种角色体验,将游戏形式由传统的独自游戏发展为与艺术家平行游戏、与小伙伴合作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儿童游戏。

增设民间游戏玩法,设置重重障碍,维持游戏兴趣。以“七巧板”游戏为例:七巧板游戏源于宋朝的一种家具名叫“宴几”,即宴请宾客时根据宾客人数可随机拼摆的桌子。在清朝演变成为“七巧板”,随后成为儿童人手一只的玩具。传统七巧板的玩法是“按图索骥法”,即按照图案拼摆七块小板,虽然图案多样,但玩法单一。为促進七巧板适宜于各个发展水平的幼儿,可增设玩法,比如,在每块小板的一角粘贴上磁铁,通过磁铁的吸附力,让原本只能在桌面上拼板的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再比如,为七巧板游戏设置游戏情境,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发放一张图画,图画中有海、海鸥,但不完整,幼儿需要发挥想象力,使用七巧板将图画补充完整。部分传统玩具的玩法对于当代儿童来说,吸引力不高,但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创新多种玩法(设置障碍、增设情景、与电子科技相结合等),引发幼儿对传统玩具的兴趣,发展身体素质、认知水平的同时,培养爱祖国、爱民族、爱家乡的深厚情感,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玩具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1):4-5.

[2]张基振.文化视野中民间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以潍坊风筝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7(6):12.

[3]姬升果,张从军.娃娃模[J].民俗研究,2017(6):46.

[4]孙永奇,季宏伟.黄河三角洲民俗剪纸艺术的特质[J].东岳论丛,2010(6):103.

[5]莫晓超,李珊泽.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及其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6(9):27.

作者简介:刘鑫(1990-),女,汉族,山东滨州人,硕士,滨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游戏。

猜你喜欢

黄河三角洲体育游戏
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灌丛周围有机质富集及水分运动研究
黄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氮的差异研究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预测
生态视阈下的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