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2020-02-15胡蓉代燕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期
关键词:状位轴位颗粒细胞

胡蓉,代燕增

(云南省曲靖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云南 曲靖)

0 引言

卵巢颗粒细胞瘤起源于性腺发育中的原始性索细胞,属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呈低度恶性,预后良好,临床有晚期复发的特点,约占卵巢肿瘤的0.6%-3%[1],术前常被误诊为卵巢囊腺瘤、卵巢囊腺癌或子宫肌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CT、MRI表现特点,旨在总结出相应的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10月至2019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16例,年龄11-65岁,平均38岁。

1.2 检查方法

14例采用Philips 16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下缘至髂前上棘,扫描层厚5mm,螺距1.5,重建层厚3mm;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普罗胺(300mgI/ml),用量80ml,注射速率3.0ml/s,注射开始后45s扫描(小病灶加薄层扫描,病灶巨大者扩大扫描范围)。2例采用联影1.5T磁共振平扫加增强扫描,应用体部线圈,序列包括:盆腔T1WI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平扫,T2WI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平扫及脂肪抑制,静脉注射钆布醇后T1WI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增强。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多以发现盆腔肿块就诊,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腹痛、腰痛、腹胀。实验室检查:10例雌激素水平升高,2例CA125升高。

2.2 影像学资料

2.2.1 CT 表现

囊性为主2例,CT扫描呈多房囊性肿块,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增强扫描动脉期间隔及囊壁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边界清楚;混杂囊实性成分为主的肿块10例,其内可见大小不一的囊变区或片状低密度区,增强后实性成分轻度强化,呈海绵状改变(图1);实性成分为主肿块4例,病灶有分隔,2例明显强化,2例轻度强化。

图1 左侧卵巢颗粒细胞瘤(1a CT 平扫显示左附件区囊实性肿块;1b 增强扫描显示海绵状改变;1c、1d 二维重建显示左侧卵巢颗粒细胞瘤)

图2 左侧卵巢颗粒细胞瘤(2a T1WI 轴位平扫呈等或稍低信号;2b T2WI 轴位压脂平扫呈高信号;2c、2d T1WI 轴位、矢状位增强后实性部分中度强化,实性肿块内伴多发簇状分布的小囊灶)

2.2.2 MRI 表现

2例病灶呈T1WI等或稍低、T2WI高信号,内部不规则分布的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呈不规则结节状,囊性区呈不规则蜂窝状改变,增强后实性部分中度强化(图2)。

2.3 手术和病理所见

16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表面光滑,包膜完整,质软脆,切面呈灰黄色,可见多处出血、坏死。镜下可见瘤细胞呈多边形或圆形,呈石榴籽样排列,其内均可见卡尔-埃克斯纳小体。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

卵巢颗粒细胞瘤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为45-55岁,可分为成人型及幼年型,成人型发病占95%,而幼年型占5%[2]。此类肿瘤能分泌雌激素,从而引发一系列内分泌紊乱,青春期患者可出现阴道少量流血,乳房早期发育等;生育期患者可出现月经紊乱,子宫肌瘤,阴道不规则流血;绝经期患者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大体上肿瘤瘤体为实性,表面光滑,切面为多房囊性[3]。少数瘤体可自发性破裂,可伴腹水。

3.2 CT 表现

卵巢颗粒细胞瘤以实性肿块内伴多发囊变最为常见,CT表现为肿块呈圆形、卵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晰,内常可见大小不等囊变区,囊变区大小不一,囊壁光整,囊与囊之间可见分隔,分隔厚薄不均,增强后囊壁及囊内实性成分持续明显强化。肿瘤多呈实性肿块内镶嵌多房囊变区,囊壁及囊内分隔粗厚、光滑[4]。海绵状为其典型表现,这是由于肿瘤的实性和囊性部分散在分布,形似“海绵”[5]。

3.3 MRI 表现

呈T1WI等或稍低、T2WI高信号,实性肿块内伴多发簇状分布的小囊灶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典型征象[6]。

3.4 鉴别诊断

(1)单房囊性及多房分隔囊性肿瘤需与卵巢囊腺瘤鉴别。囊腺瘤分隔纤薄且光滑均匀,而颗粒细胞瘤分隔厚薄不均,可结合激素水平及激素相关临床表现。(2)混杂囊实性肿瘤需与卵巢囊腺癌、卵巢转移瘤鉴别。卵巢囊腺癌的囊壁可见壁结节或不规则软组织伸入腔内,边界不清,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卵巢转移瘤常为双侧,瘤内常出现囊变坏死,常可发现原发肿瘤及其他脏器转移。(3)实性肿瘤需与子宫浆膜下肌瘤、阔韧带肌瘤、硬化性间质瘤鉴别。子宫浆膜下肌瘤平扫密度不均匀,以实性成分为主,增强扫描肿块呈较明显不均匀强化,内见斑片、裂隙状、同心圆状或漩涡状低密度影,边缘欠清楚,低密度区域不强化;阔韧带肌瘤特征性表现为子宫旁呈条块、哑铃分叶状及扁圆烧瓶状的实性或实性为主的肿块;硬化性间质瘤强化特征为渐进性强化,血管样充填。

总之,卵巢颗粒细胞瘤多为单发病灶,边界清楚,可为囊性、囊实性、实性为主肿块,以囊实性为主肿块居多,囊壁或间隔厚薄不均,海绵状为其典型表现[7];由于常伴有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易合并子宫内膜增生。熟悉卵巢颗粒细胞瘤典型的CT表现,结合临床表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等)及实验室检查(高雌激素水平),将有助于诊断[8]。

猜你喜欢

状位轴位颗粒细胞
体外诱导猪颗粒细胞黄体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双氢睾酮对小鼠卵泡颗粒细胞增殖与抗苗勒管激素表达的影响
TGF-β对水牛卵泡颗粒细胞的影响
不同部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手术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改善情况分析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失衡及椎旁肌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颈椎矢状位参数及其在疾病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髌骨轴位X线片的结构化报告:诊断和定量测量要点
正常国人脊柱骨盆矢状位排列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研究
虹膜纹理引导的飞秒激光囊膜标记法在Toric IOL植入中的应用
褪黑素抑制玉米赤霉烯酮诱导的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