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联合125I 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2020-02-15邢继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导管

邢继华

(新疆昌吉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新疆 昌吉)

0 引言

现临床中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主要采取化学药物、放射及手术等治疗方法,而手术治疗更是以其效果显著、见效快等优点,得到了医患的广泛青睐[1]。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是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的常见术式,但经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其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有研究指出,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联合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有显著的临床效果[2,3]。对此,笔者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这一时间段来本院治疗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象,对比其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的血清AFP水平改善情况与治疗有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这一时间段来本院治疗,经肝穿刺活检确诊,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现依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2岁,平均(53.5±18.5)岁;黄疸4例,腹水10例,高血压7例,糖尿病9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3-76岁,平均(54.5±21.5)岁;黄疸3例,腹水11例,高血压6例,糖尿病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与合并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较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步骤包括:利用Seldinger技术经患者股动脉进行穿刺,同时于X射线下展开插管操作,直到肿瘤的动脉鞘,明确具体的病变部位、血流情况与大小、形态,同时于导管当中灌注超液态碘化油与大剂量的顺铂,在肿瘤动脉血流出现停滞情况时立即停止灌注并拔管,同时对穿刺部位实施止血处理,避免出现血肿[4]。同时于术后进行常规的保肝药物治疗。为维持治疗效果,需每3-4周重新开展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于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后1-2周植入125I放射粒子,同时通过影像学检查对125I放射粒子的位置与数目进行明确,指导患者调整合理姿势,确定穿刺点,以利多卡因为麻醉药物,向未受累的肝段引入18G穿刺针,后将0.038英寸的导丝置入导管中,通过静脉造影观察病灶的位置及长度,沿着5F导管将125I放射粒子送入,确定粒子未出现脱落与移位的情况,对穿刺部位实施止血处理[5]。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1)在患者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3ml,经离心处理后送检,检测血清AFP水平。

(2)依照改良RECIST标准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①完全缓解:病灶得以完全消失,持续时间超过4周;②部分缓解:病灶明显缩小,缩小程度超过50%,持续时间超过4周;③疾病稳定:病灶缩小,但缩小程度未超过50%,或是增大了25%,持续时间超过4周;④疾病进展:病灶未得到缓解,甚至有所恶化。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清AFP 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清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AFP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在统计学当中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清AFP 水平对比()

表1 治疗前后血清AFP 水平对比()

?

2.2 治疗效果对比

经治疗后,研究组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2例,疾病稳定10例,疾病进展2例,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0例,疾病稳定11例,疾病进展5例,治疗有效率为83.3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更佳,数据差异在统计学当中有意义(χ2=4.735,P<0.05)。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属恶性肿瘤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该病发病隐匿、病情复杂且病况严重[6]。肝癌患者一般在发现时已是晚期,且可行手术治疗的仅有20%,术后复发率更是高达70%。现对无法进行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主要采取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实施治疗,通过在导管中进行药物灌注,可对肿瘤细胞的再次激活进行抑制,但随着手术的结束,患者机体的免疫抑制状态也得到了解除,在这种状态下机体虽会清除大量的肿瘤细胞,但肝细胞也会大量死亡,最终引发肝的衰竭。对此,可联合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进行治疗,而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属内放疗,是经CT、超声等手段于肿瘤组织内植入125I放射粒子,可对病灶的位置进行明确[7]。肿瘤的生长是因活跃细胞持续增殖造成,在DNA的合成后期或是有丝分裂期,125I放射粒子会于一段时间内不间断地释放γ 射线,对肿瘤细胞产生持续的照射作用,同时对DNA分子也有作用,使DNA链断裂,从而杀伤肿瘤细胞[8]。

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前,两组血清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AFP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经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研究组更佳,数据差异在统计学当中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患者通过应用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联合125I放射粒子植入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其血清AFP水平,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导管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