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山”理论下汽车维修行业的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2020-02-08孙晓峰杨哲薛鹏丽李纯

中国商论 2020年20期
关键词:汽车维修

孙晓峰 杨哲 薛鹏丽 李纯

摘 要:汽车维修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绿色发展越来越关注,同时在“两山”理论的背景下,对汽车维修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以及主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汽车维修行业的绿色发展模式,为汽车维修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两山理论;汽车维修;绿色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0(b)-083-04

1 “两山”理论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这一科学论断,清晰阐明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对于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绿色发展越来越关注。基于此,汽车维修行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基于“两山”理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经营过程中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 汽修行业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2.1 汽修行业现状

2017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101亿辆,其中汽车20816.0万辆,低速汽车820.0万辆,摩托车8200.0万辆。我国汽车保有量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维修需求进一步增长,维修服务与城市运行、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关联程度愈加紧密。据预测,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维修市场需求规模将再翻一番,维修产值有望超过1万亿元。无论汽修厂、4S店,还是快修快保,终端主宰未来已成为现实。根据交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机动车维修企业数量62万家,从业人员近400万人,完成年维修量5.3亿辆次,年产值达6000亿元以上。我国汽车维修企业数量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2.2 汽修行业主要环境问题

2.2.1 企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目前,汽车维修企业发展已经逐步面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主要为一类和二类汽修企业,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和技术装备水平比较高。然而还有相当数量的三类及其他汽修企业,这些汽修企业规模小,技术能力弱,硬件条件不足,环境管理能力欠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执法检查难以覆盖全面。

2.2.2 污染物负荷高,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汽车维修过程排放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主要为调漆废气、喷烤漆废气、机修过程废气以及汽车尾气。其中,喷烤漆废气排放量相对较大,主要来源于涂料以及溶剂、稀释剂的挥发。主要废气组分包括芳香烃类、醚酯类、醇类和烷烃类等。水性修补漆技术可从源头削减污染物的产生,欧美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起推广水性漆技术,而我国起步较晚。根据《中国水性修补漆技术和应用白皮书》的统计,2015—2017年我国水性汽车修补漆消费量分别为205万升、235万升、281万升,溶剂型修补漆分别为9265万升、9285万升、9349万升,水性涂料的使用比例不足3%,远低于欧美国家。

2.2.3 治理技術单一,治污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汽车维修行业使用的原料和溶剂中有机物成分复杂,且产生浓度较低,不具备回收的价值和条件,一般采用销毁技术进行治理。目前,由于各种技术的投资成本、成熟程度、治理效果等因素,北京市汽车维修企业普遍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喷烤漆过程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但存在活性炭使用量少,更换频次低的问题,实际处理效果不理想。经过调研50余家汽修企业,其中80%以上企业的喷涂废气治理装置使用活性炭吸附、紫外光催化等单一治理技术,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平均处理效率低于30%,难以保障废气稳定达标排放。

同时,机修工序的清洗剂废气、部分企业的调漆工序甚至中涂工序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尚未进行有效收集,造成企业约有50%的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废气收集过程低效问题突出。

2.2.4 基础薄弱,环境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1)污染物排放基数不清。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尚未掌握汽车维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污染物成分等数据。

(2)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不完善。在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面,国家和地方尚未出台相关污染物治理技术规范,缺乏对污染物收集、处理的指导性文件,导致市场上相关污染治理技术创新度不高,环保设施收集率、处理效率、稳定性、使用寿命等参数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3)环境监管手段不完善。国家提出环保督察工作禁止一刀切,实施精准执法的要求。但目前国家和地方缺少汽修行业环境执法的规范性指导文件,难以做到环境保护精准管理。目前,缺少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技术,给政府监管和企业自我环境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4)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缺乏有效监管。汽修行业产生废机油、废铅蓄电池、废漆渣、废电路板、废活性炭、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废汽车防冻液等危险废物。调研情况显示,汽车维修企业危险废物管理不规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建设不规范。如危险废物贮存场所选址不恰当,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空间偏小,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未设置导流槽和收集池,危险废物地面为水泥“硬化+铁板”,不符合防渗要求等。

第二,危险废物贮存管理不规范。如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标识不规范,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分区不规范,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混合存放,废稀料等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的危险废物存放容器未加盖,废活性炭、废顶棉、废底棉包装密闭性差,存在废气无组织排放问题等。

第三,危险废物转移不规范。如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与危险废物实际种类不一致,危险废物转移量与实际产生量差异较大,汽车维修园区内不同企业未单独签订危险废物处置协议等。

3 “两山”理论下的绿色汽修发展模式

3.1 积极推动汽车维修企业集聚发展模式

(1)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应与城市发展相适应。汽车维修行业应加强调控维修网点布局和引导业态发展,实行专业规划、标准规范和政策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总量和布局调控。目前,北京等大型城市提出核心区的汽修企业推出钣金、喷漆工艺,推动建立区域性集中式钣喷中心。为规范引导汽车维修行业的良性发展,建议各地方可建设汽车维修园区,形成产业链,包括汽车美容、汽车装潢、汽车维修、钣金喷漆、汽车零部件销售等。园区可实现统一标准化管理模式,同时可设置集中钣喷中心,提高喷烤漆效率和有机废气的治理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设置洗车中心,减少污水的排放;设置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场所,提高处置效能,降低环境风险。通过汽车维修园区的建设,可节约企业建设投入和管理负担,降低环境管理风险,提高整体环境管理水平。

(2)规范产业布局。由于汽车维修项目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比较突出,即使通过净化设施处理后,也需要进行高空排放,否则会影响居民的健康。应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汽车维修项目。

3.2 技术升級协同削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基于清洁生产理念,从源头、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多渠道实施技术升级,协同削减污染物。主要技术包括水性漆、环保清洁剂、省漆喷涂技术、挥发性有机物高效治理技术等。

3.2.1 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

自2013年起,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重拳治理环境污染,其中,针对涂料市场,推出多个VOCs污染防治政策和标准来确保降低在汽车制造和修补环节中的VOCs排放。汽车修补行业受到环保标准的驱动,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水性修补漆产品。由传统的溶剂型修补漆体系向水性修补体系的转变开始加速。4S店、汽修店,特别是针对中高端品牌的汽修店,对于水性修补漆的接受度日渐增强。

汽车维修行业的喷涂作业工序,建议使用水性漆,可以有效减少使用溶剂型涂料而产生的VOCs。水性色漆的有机溶剂含量为10%~15%,而溶剂型底色漆的有机溶剂含量为80%左右,使用水性底色漆替代溶剂型底色漆,可使VOC排放量从45g/m2降至7g/m2。相比传统溶剂型体系修补漆,水性(水性底漆、水性色漆)体系修补漆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削减65%。溶剂型涂料和水性涂料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对比情况如图3所示。

3.2.2 环保清洁剂

汽车维修过程消耗的原料除了涂料、润滑油之外,还使用多种清洁剂,包括发动机内部清洗剂、化油器清洗剂、节气门清洗剂、柏油清洗剂等。目前,清洗剂基本已淘汰了二氯甲烷等高风险物质,但是仍使用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其中化油器清洗剂的主要成分包括甲苯、丙酮、甲醇、二甲苯、丙烷。节气门清洗剂的主要成分包括石油溶剂、醇类和抛射剂。柏油清洁剂的主要成分包括石油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低HLB值乳化剂)、阴离子分散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汽车维修行业清洁剂典型成分如表1所示。

目前,大多数清洗剂均出现了环保型产品,不含有危害性较高的苯系物,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明显降低,但是仍含有挥发性有机物,使用过程产生的废气应该进行收集并有效处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3.2.3 省漆喷涂技术

汽车喷涂是汽车维修的重要工序,也是产生废气的主要环节。汽车维修企业一般采用空气喷枪,通过核查喷枪型号和喷涂压力,可以判断出喷枪的类型。其中,HVLP、RP喷枪的涂料利用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空气喷枪。采用省漆喷枪(高流低压喷枪),涂料传递效率高达65%以上,比一般喷枪节约油漆,可提高漆料有效使用率。各类喷枪性能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

在涂漆时推荐使用HVLP喷枪,HVLP(高流低压)喷枪利用高流量低压力的压缩空气提高油漆利用率。传统喷枪的油漆有效使用率(又称涂料传递效率)为30%~40%,而HVLP环保省漆系列喷枪的油漆有效使用率高达65%以上。由此可见,高上漆率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涂料成本,减少了VOCs排放量,改善了工作场所的环境,有利于喷漆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降低了处理废漆的费用。省漆喷涂技术效益如表3所示。

3.2.4 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

涂料、有机溶剂以及清洗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辅材料在储存、转移等过程中应保持密闭。喷涂、流平、烘干等维修作业应在密闭喷烤漆房中进行,调漆、清洗喷枪等涉及有机废气排放的操作应设置密闭空间或设备,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废气应设置排气管道集中收集并导入污染防治设施处理。

3.2.5 高效废气治理技术

汽车维修企业的喷涂废气主要成分为苯系物、醇醚类、酯类有机溶剂,由于汽车维修喷涂量小,喷漆室的排风量大,属于低浓度有机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回收技术、销毁技术、转移技术。这些技术在适用对象、处理效果、设备成本、运行成本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企业应根据当地环保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废气治理技术。挥发性有机物常见处理工艺对比情况如表4所示。

3.3 加快开展汽修行业环保标准体系建设

(1)地方综合考虑区域环境容量、汽车维修市场规模、环境监管需求等因素,相关管理部门可制订汽车维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汽车维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规范、汽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贮存技术规范、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技术规范、绿色汽车维修企业评价技术要求、汽车维修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等标准。同时,相关协会也可根据行业需求制定团体环境保护标准。随着汽车维修行业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逐步完善,通过标准引导行业技术进步、绿色发展。

(2)加强汽车维修企业环境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强化环境管理制度的全面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范物料使用台账、生产设施运行记录、治理设施运行与维护记录、危险废物出入库记录等工作文件。

(3)开展汽车维修行业环保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选择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的汽修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制度建设、人员培训等途径,高效形成环保标准化试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4 构建完善汽车维修行业环保管理体系

3.4.1 健全政府机制引导

汽车维修行业的管理涉及交通、工商、税务、城管等部门,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配合,而使各部门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大大削弱。因此,建议建立环保、交通等部门强化联动机制,建立监管信息通报和共享反馈制度,营造齐抓共管的声势,形成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合力共同推进汽车维修行业规范绿色化。以环境保护工作为例,相关管理部门应重点开展汽车维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监督管理工作。

3.4.2 落实排污许可制度

实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具体举措,是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加强污染物排放的控制与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对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及以上且有涂装工序的汽车、摩托车等修理与维护企业实施排污许可简化管理。各地应尽快落实汽车维修行业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充分运用企业自行监测、环境管理台账、执行报告等途径,细化对企业的监管。截至2020年1月17日,全国排污许可证信息公开的汽车维修企业有165家。不同地区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有所差异,如北京市主要针对锅炉提出排污许可要求,河北、江苏等地针对揮发性有机物提出排污许可要求。

3.4.3 加强组织推进实施

发挥汽车维修业协会、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汽车维修业成立行业清洁生产中心或技术联盟,指导汽车维修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加强清洁生产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推广,提高行业内部自主清洁生产审核和实施能力。建立汽车维修企业、零部件再制造企业的产业链,拓宽废旧零部件高效回收利用渠道。

3.4.4 创建示范引导体系

(1)创建汽车维修业清洁生产、绿色汽修等示范项目。支持有条件的汽车维修企业高标准实施一批从初始设计、建设、改造到运营全过程,以技术、管理和行为为一体的综合改造示范项目,为同行业深入开展清洁生产改造树立标杆。发布汽车维修业清洁生产典型项目案例,开展清洁生产交流和成果展示,推广成熟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解决方案。

(2)创建汽车维修业清洁生产示范单位。北京市率先推动汽车维修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近年来北京市发改委、环保局先后开展108家汽车维修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仅占汽车维修企业总数的2.8%。结合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建议推行快速清洁生产审核模式。通过推行快速清洁生产审核,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和危险废物管理等问题,开展问题诊断和改造工作。同时,围绕建立清洁生产管理体系、规范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采用清洁生产先进技术、系统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等内容,培育一批高标准汽车维修业清洁生产的示范单位,树立典型,带动其他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探索建立汽车维修业清洁生产行为诚信体系,引导相关单位自愿开展清洁生产。

(3)创建“绿色汽修”示范单位。2011年,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推动“绿色汽修”创建工作。《关于开展“绿色汽修”创建工作的意见》提出从管理要求、维修作业和废物处理三个方面具体指导汽车维修行业开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增效工作。通过绿色汽修创建工作,可引导汽车维修企业树立科学修车的理念,增强维修从业人员环境保护、节能增效的意识;引导企业制定落实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规章制度;引导企业积极使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形成一套维修废弃物和有害排放物少、资源利用效率高的工艺规范。全面提升行业资源集约化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两山”理念的指导下,对汽车维修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汽车维修行业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不仅要深化绿色管理理念,从源头和过程削减污染物的产生,规范污染物处理措施,而且还要建设汽车维修行业绿色文化,提供绿色服务,引导绿色消费。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装备、完善标准体系、健全管理模式等措施,可以促进汽车维修行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汽车维修
当前汽车维修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汽车维修专业中多媒体教学应用分析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
中职汽车维修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实施
车用千斤顶研究与设计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浅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专业课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汽修专业实践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增强职业意识
汽车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研究